人物

辛芷蕾:影后的性格

倪伟  2025-11-19 11:04:21

闭上眼睛,陷入沉默,全场鸦雀无声。几分钟后,辛芷蕾抬起头,给导演蔡尚君比了个手势。开机。

 

东莞一座老式汽车站里,盛夏午后,阳光猛烈。电影《日掛中天》正在拍摄全片最后一场戏。辛芷蕾(饰演美云)跪在地上,头发蓬乱,双眼哭得红肿。

 

张颂文(饰演葆树)痛苦地捂住肚子,难以置信地俯身看她,眼神满是疑惑,继而闪过原谅。他把她抱向自己,遮挡住腹部正在流下的血。镜头拉远,一辆客车驶进车站,乘客陆续下车,面无表情地各奔前路,无人在意这一对男女。

 

拍完一条,辛芷蕾瘫在地上,无法起身,筋疲力尽。在她身上,附着一个失落、彷徨、痛苦的女人,几分钟之前,刚刚在车站的公厕意外流产,现在近乎一无所有。辛芷蕾陪伴了“她”一个多月,似乎经历了她悲喜交加的半生。

 

不远处一个临时搭建的棚子里,蔡尚君在监视器前眼含热泪。辛芷蕾抬起头那一瞬间,他确信,这部电影成了。那张脸上有什么呢?“伤心欲绝,绝望里又带着渴求,带着一丝最后的期望。”蔡尚君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道,“穿透力太强大了。”

 

9月6日,辛芷蕾因为在《日掛中天》中的表演,获得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第三位华人“威尼斯影后”。

 

电影上映后,她回了趟鹤岗老家,鹤岗近乎全城震动。同学、熟人挤在人群里要签名,她一转头,突然走向人潮,握住人群中的一双手:“舅姥爷!”辛芷蕾身上有一种难得的“活人感”,一路走来,她的欣喜与失落、耿直与爽朗,都毫不掩饰。这就是影后的性格。

 

9月6日,在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闭幕暨颁奖典礼上,中国演员辛芷蕾凭借在电影《日掛中天》中的表演获得沃尔皮杯最佳女演员奖。图/视觉中国

 

耗尽

 

“真是耗干了我。”回想起最后那场戏,辛芷蕾对《中国新闻周刊》感叹,做演员十几年来,这是最累的一场戏,超过演侠女时飞天走地,也超过浸泡在严冬的长江里。别人问她梦想的角色,她曾经回答,能在体力或情感上耗尽自己的角色。在《日掛中天》里,美云让她做到了。

 

辛芷蕾为美云赋予了自己的想法。美云是服装店主,在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拥有一家店面。线下生意难做,照顾店面之余,她每天还要在直播间带货。进货、直播、发货、客服,所有环节她一人张罗,没有帮手。辛芷蕾跟导演说,这么忙碌的一个人,应该背两个包,大包可以装样品,小包装钥匙、手机,方便拿取。

 

这是她自己的经验,跟美云一样,她也风风火火。“美云是个步履不停的人,背上两个包,一下就有感觉了。”辛芷蕾说。蔡尚君觉得这是点睛之笔。

 

电影接近尾声,美云穿上一件连衣裙样品,准备直播,突然发现葆树(张颂文饰)不告而别。她有些慌张,套上外套,赶去车站。辛芷蕾向蔡尚君建议,连衣裙的吊牌不要剪掉,当时美云顾不上这些。最后的镜头里,美云在厕所流产后,忍痛去找葆树,吊牌挂在脖子后面,随着凌乱的步伐无助地翻动。

 

电影上映后,有观众感叹,辛芷蕾值得称赞的演技,不是最后在车站的“爆发”,而是前一百分钟里,她演出了一个真实活人的样子。“日常是最难演的状态。画鬼容易写人难,这种微妙的分寸感、准确性,其实是需要丰富的表演认知和生活质感才能达到,是更难的。”蔡尚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人物盘根错节的过往,通过电影里几场情感沉郁的对话呈现。在一场发生在医院的对话里,美云与男友其峰(冯绍峰饰)坦白了与前男友葆树的往事,也坦白了葆树为她顶罪入狱的真相。她将这个压在心头的最沉重的秘密和盘托出,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其峰面前,等待一个结果。

 

那是一个两分多钟的长镜头,拍了5条。蔡尚君突然心里有底了:辛芷蕾一定能获表演奖。“我当时这么跟她说,她觉得我在忽悠她。”蔡尚君回忆,他一直觉得这是部可以成就演员的电影,但辛芷蕾还是带给他巨大的惊喜。

 

“其实表演并没有很困难。”回忆这次收获奖项和赞誉的表演,辛芷蕾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主要建立在对美云的理解,我特别能理解她的困境,加上我的演戏经验和生活阅历达到了这个状态,就很自然地演出来了。”

 

对于辛芷蕾,诠释美云,不完全依靠表演技术,也依靠生活。伏笔埋在多年之前。

 

饥饿

 

20多年前,辛芷蕾经常出现在东北的服装市场,那时她正在读服装设计专业,常去服装市场选面料、挑衣服。午饭时间,店主们在凳子上吃几口饭,有客人来,就随时放下筷子照应。她把这段记忆用在了《日掛中天》里,美云一边在凳子上吃外卖,一边打着电话,跟工厂商量退货。

 

“这一点是我比较巧合的一个优势,我见过这个行业真实的样子。”她笑着说,“人生真是没有白走的路。”

 

辛芷蕾出生于黑龙江鹤岗,跟着姥姥和姥爷长大。大学期间,她去电视台兼职当礼仪人员。2007年的一天,甄子丹到当地电视台参加活动,在现场留意到辛芷蕾的独特气质。辛芷蕾随后获得了签约机会。不久以后,她选择转行,决心转换人生方向。

 

入行时,她没有任何演艺基础,也没多少天生的镜头感,她一边接受训练,一边在一些影视剧中露脸,面对镜头,手抖个不停。她心里打起了退堂鼓,甚至跟发型师说,不如去学做发型。她并非科班出身,起初演技也并不出众,最初数年,一直没有得到太好的机会。

 

2018年在《星空演讲》上,她回忆起早年经历,坦诚地说:“我希望自己有钱,我承认对金钱有欲望。因为我希望自己永远都不要因为一顿饭去后悔,去自责。”

 

演讲的主题是欲望和野心。在那之前,她被称为“把欲望和野心写在脸上的女人”。知乎上有个问题:一看就不好惹的女生长什么样?下面一个高赞答案,是一张辛芷蕾的照片。她坦然地接受了这些标签。

 

“我觉得对家人有亏欠,希望他们过得好,我必须得努力。”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当你在某方面特别匮乏时,会像饥饿的动物一样,眼里充满欲望。你得不到时,反而更能确认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有三四年的时间,她一直没戏拍,每天的工作就是试戏,一年试几十个,自信逐渐被消磨。她看了些心灵鸡汤类的书,想要宽慰自己,安于不争不抢。但后来发现,这骗不了自己,能够治愈自己的,只有成功。

 

那时她终于明白,真实的欲望是掩饰不住的,也不必隐藏。“后来我发现,‘躺平’的时候我更累,更难受。”她说,“我总觉得,人生就是来体验一次的,整天躺着不是白来了吗?”

 

辛芷蕾在电影《日掛中天》中扮演美云。图/受访者提供

 

转动

 

演艺上的自我怀疑持续了多年。她的第一部代表作是《长江图》,这是一部文艺片,班底豪华,主演是秦昊,摄影师是侯孝贤御用搭档李屏宾。辛芷蕾演绎的角色需要多次下水,电影在2012年元旦后开机,正是长江流域天寒地冻之时。江水如冰,侵入骨髓,她常常在水里泡着,从不抱怨。她知道,如果这次表现出色,这部电影或许可以将她从冰河中打捞起来。

 

起初,导演杨超问她:会游泳吗?她二话没说,就说会。其实她不会,也不知道这部戏是真的在长江里拍。但机会胜过一切,对于后来拍戏吃的苦,她毫无怨言。

 

她把握住了这次机会。《长江图》入选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但已经是遥远的4年以后。文艺片常常命运多舛,等待对于每个演员都是煎熬,尤其是尚无代表作的辛芷蕾。这部戏也有意外收获,剧组在长江的船上漂了三个月,闲时就坐在一起聊天,聊电影,聊艺术。导演杨超给辛芷蕾推荐了很多电影和书,这对她后来选择剧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直到2016年《长江图》上映,为她带来的改变也十分有限。圈内很多人并不熟悉这部小众的艺术电影,她依然还是在到处见组、试戏。她看到过几个喜欢的剧本,但因为自己没有名气,没人来找她。这让她气恼,她想红,只有红,才能有更好的机会。

 

2017年,辛芷蕾登上演技竞技类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她的几段表演获得了不少关注,更因为心直口快引发了讨论热度。她没有刻意谦虚,会耿直地对输赢结果表示不解。她承认,自己不服输,不认输,不愿意输。

 

命运的齿轮从这一年开始暗自转动。

 

这一年,辛芷蕾入行十年,三十岁了,没有太亮眼的成绩。茫然之时,导演路阳邀请她参演电影《绣春刀Ⅱ:修罗战场》,饰演侠女丁白缨。辛芷蕾没有练过武,但丁白缨的侠气,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丁白缨最鲜明的气质,就是一双堪称坚毅的双眼。辛芷蕾天生双眼凌厉,这双眼睛为很多角色注入了灵魂。也正是因为丁白缨一角,辛芷蕾又被邀请饰演《繁花》的李李,因为李李很江湖,一身侠气。蔡尚君选中辛芷蕾,也是因为看到她“眼神里带着一种渴求”。

 

蔡尚君看完《繁花》,对辛芷蕾的感觉是:“光彩照人。”他觉得,《繁花》里的辛芷蕾迥异于她之前的所有角色。为了演出李李的气质,辛芷蕾专门去学舞蹈,日复一日练习走路,雕刻体态。身为导演,蔡尚君知道这种训练对于演员的意义,“没有那么艰难的打磨过程,不会有她今天这样一种自然的(表演)反应”。

 

然而,过程确实是艰难的。《繁花》拍摄周期很长,辛芷蕾反复杀青四次,有很多时候演到“怀疑人生”。在那些时刻,内心深处的自我怀疑浮现出来,她感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匮乏。

 

匮乏

 

2023年6月15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话剧《初步举证》中文版首演。这是一出全球正当红的话剧,伦敦西区版连续在欧美获得戏剧大奖,首次排演中文版,辛芷蕾是第一个说中文的泰莎。

 

大幕拉开,聚光灯下,舞台宽阔而深邃。接下来的近130分钟,没有暂停,没有NG(重拍),全靠她自己撑下去。辛芷蕾听见了心跳声,“感觉心长在了耳朵里”。

 

2023年的辛芷蕾,正在迎接演艺生涯的新阶段。她知道,自己需要一些有深度、有挑战性的角色,丰富自己的代表作;同时,她也需要拥有具备驾驭这些角色的能力。到了职业生涯的中段,阶段性任务是什么,她心里很清楚。

 

“那时我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我发现自己作为演员,在台词、形体等方面的技术,不是那么过关。”她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以前我很自信,觉得演戏靠情感带动就够了,但演《繁花》时才发现,当需要技术支撑时,我相当匮乏。”这么多年来,她依靠六个月中央戏剧学院的进修班和一个又一个剧组的打磨,以及表演天分和原始情感,到现在,她发现还是不够。

 

这时,《初步举证》中文版的剧本递了过来。话剧正是她此时想挑战的。她决定为自己补课,去上海戏剧学院进修,跟学生一起上表演课,从最基础的学起。

 

前一年,英国演员朱迪·科默演出了这个话剧的伦敦西区版,借此在欧美多项戏剧奖中获得最佳女主角奖。这是一个女律师的故事,她既是辩护人,也经历过一段被性侵的创伤过往。剧本贴近社会现实,情感力度强烈,吸引了辛芷蕾。但问题是,这是一出独角戏。

 

两个多小时,一人分饰20多个角色,台词多达112页。身边人建议慎重考虑,第一次演话剧,最好能演群戏。一个人在台上忘词了怎么办?如果出了舞台事故,后果难以设想。但辛芷蕾考虑之后,决定接下,因为这件事让她非常激动,她知道她想演。

 

“这就又说到我这个人的性格了,我就是越挑战越兴奋。”辛芷蕾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但她并不曾掩饰自己的恐惧,两三个月里,她常常梦到背词,排练期间,她坦诚地倾诉:“我真的!很害怕!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

 

首演那天,她“使出两百分的力气,从头到尾都是比较亢奋的状态”,但舞台事故还是发生了。她站在桌子上,桌身晃动,桌子中间的连接机关松了。她跳下来,一边拧着机关,一边说台词,观众竟以为是设计的桥段。后来工作人员上台处理,她沉静地坐在一边,观众一起安静等待。两分钟后,演出继续,热烈掌声响起。

 

那是话剧舞台上独有的感动。虽然初演不乏瑕疵,但谢幕时,掌声与欢呼淹没了她,“我觉得像重生了一样,无比幸福。”

 

2023年,辛芷蕾演了30场《初步举证》中文版,次年,她凭借这部戏获得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她收到很多信件,也看到一些反馈,很多女孩经受过与泰莎相似的创伤,感谢她讲出了她们未曾说出的话。辛芷蕾心疼她们,甘心当一个“树洞”,倾听、理解、安慰她们。

 

2024年10月18日,辛芷蕾出演话剧《初步举证》。图/视觉中国

 

“演第二年的时候,就完全是一种责任感了,我意识到这个戏确实能帮助很多女孩走出困境。这成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获得白玉兰奖之后,她说,这部话剧让她对演员身份有了更深的感受,“我们需要责任和信念,去创造出这样的空间来讨论一些事情,只要说出来,就会有意义”。

 

巨星

 

“国际巨星!”两个月来,在辛芷蕾出现的地方,人群里常有人冷不丁这么喊她一声,点燃一阵欢笑。这是她与影迷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

 

起因是威尼斯电影节上那一番获奖感言:“十几年前我刚入行的时候,吹过一个牛,也算是一个梦想。我说有一天我一定要站在世界级的舞台上,我想成为一个国际巨星。但是呢,那时候我遭受了很多很多的嘲笑。但是你看,今天我终于站在这儿了。”那天晚上,她手捧奖杯,平静地说:“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起初这是个玩笑。7年前一条微博里,她就喊道:“大家好,我是国际巨星辛芷蕾。”配上捂脸的表情。那时,几分戏谑的“国际巨星”,半是调侃,半是梦想。今年9月,很多人又“考古”到这条微博,在评论里发出她在威尼斯举起奖杯的照片,说:“姐,成了!”

 

辛芷蕾经历过很多并不顺利的时刻,20年前,她还在上大学,正是“生活一团糟”的时候,她给自己写过一句QQ签名:你的前途一片光明。这句话背后的乐观主义,是她性格中的底色。

 

现在人们说起“国际巨星”这个称号,欣慰于一个曾经似乎多么不切实际的幻想,竟然真的梦想成真。2023年是辛芷蕾人生的重要一年,那年,热门剧集播出,她本可以有很多更轻松的选择。相比之下,话剧和《日掛中天》都是更艰难的选择。但她决定接下挑战,原因是,她想要。

 

回想2016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颁奖礼,评审团主席梅丽尔·斯特里普上台,全体起立,为她鼓掌十分钟。辛芷蕾坐在观众席,热泪盈眶。那年她三十岁,作为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长江图》的女主角,第一次进入国际电影节。

 

曾经,她认为演员只是一份工作,直到看到梅丽尔·斯特里普受到的尊敬,她心想:这才是演员,这才是我想成为的演员。

 

九年之后,今年9月初的威尼斯,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颁奖之夜,评委会主席念出最佳女演员的名字。辛芷蕾平静了下,走上台。这一刻,灯光为她亮起。

 

记者:倪伟

编辑:杨时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