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阿仁的心愿:高原上又来了医疗队

刘焕  2024-08-05 16:23:30

“你还有弟弟妹妹吗?”

 

“一个都没有。本来应该有的。”

 

7月8日上午,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下称“州医院”)六楼手术室外,12岁的藏族男孩阿仁平静地说着自己那未能出生的弟弟或妹妹。

 

在高原,基本是多孩家庭,但阿仁是独生子。阿仁的母亲曲拉也曾两度怀孕,但都因身患肝包虫病,没能再成功生下孩子。

 

肝包虫病是一种高原地区较常见的因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六年前,曲拉被查出患有肝包虫病,随即在州医院做了第一次手术,将包虫侵犯的肝左外叶和右肝部分切除。不幸的是,那次手术未能完全清除病灶,包虫继续寄生,再加上两次生产手术,曲拉的身体越发不好。

 

眼下,曲拉再次被推进手术室,这已是她人生的第四次手术、第二次包虫病手术。这一次,为其手术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被业内称为“国际精准肝胆外科第一人”。

 

董家鸿此回再上高原是作为专家团主席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项目,该项目隶属中央统战部指导的“同心工程”,自2008年启动以来已连续16年救治救助近千名建档且符合手术条件的肝包虫病患者,也是国内唯一在所有高原地市州都开展过健康志愿服务的公益项目。

 

2024年7月7日至14日,“同心·共铸中国心”携手首都800多名优秀医务工作者走进甘孜,这也是项目继2016年、2020年之后,第三次走进甘孜。今年活动由中央统战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主办,四川省委统战部协办,中共甘孜州委、甘孜州人民政府承办。与前两次相比,今年公益活动实现了甘孜州18个市县全覆盖,并施行“一县一策”。其间,除为当地的肝包虫病、先心病、骨科、脊柱、外科等患者进行免费手术救助外,还开展包括义诊巡诊、疾病筛查、带教查房、爱心捐赠、学术讲座和百姓健康科普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帮扶活动。

 

“同心·共铸中国心”2024甘孜行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图/ “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提供

 

雪域高原战“虫癌”

 

7月9日,再见到阿仁时,他和一大家人正围在曲拉的病床前说说笑笑。曲拉的状态不错,已经能正常说话和进食。“董爷爷说妈妈的手术很成功。都好了,我的心安下来了。”年少的阿仁为家人充当翻译,语气里满是兴奋。

 

曲拉今年43岁,住在德格县然姑乡,平均海拔约3700米,境内定柯沟水草茂密,适宜牧业生产。曲拉就曾养过不少牛,两个哥哥因肝包虫病去世后就不再养了。而在六年前,她自己也因腹部疼痛难忍被查出患有肝包虫病。

 

董家鸿介绍,肝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病因与当地生产、风俗、卫生条件及高海拔地区人们普遍免疫力不强有关。该病在我国常见的有囊型和泡型两种,尤其是泡型肝包虫病,因其几乎100%的原发病灶都在肝脏,多数患者中晚期才出现上腹部胀痛等症状,但此时包虫已侵犯到重要的肝脏脉管,患者十年病死率达90%以上,因此也被称为“虫癌”。

 

“相当于把一棵长在腹部根系发达的‘大树’连根拔起,需要彻底清除病灶。”董家鸿说。肝包虫病的治疗也被视为肝脏外科领域的世界性医学难题。

 

2009年,董家鸿首次将体外肝切除术应用于终末期肝包虫病,从此开创根治终末期肝包虫病的最佳方法。随着国家对牧区传染病的重视和投入,2015年起,他开始前往高原上的包虫病感染重灾区进行医疗帮扶。2016年,董家鸿随“同心·共铸中国心”第一次走进甘孜,当时就在州医院为两名肝包虫病患者进行体外肝切除及自体余肝原位再植术,并进行了全球直播。

 

“董院士在我们这儿做完手术大概两周后,我们又在华西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王文涛教授带领下,做了一些相应手术技术尝试,取得不错成果。”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肝胆一科主任陈颖再见到董家鸿难掩激动。他表示,“同心·共铸中国心”带来大专家和他们的技术支持,基层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作为甘孜州唯一一家包虫病定点治疗医院,州医院自2016年以来已经做了3000多例包虫病手术。加上国家、省、州、县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投入,遏制包虫病攻坚硬战在甘孜大地全面展开,阶段性成果显著。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 (右二)术后与患者家属交流。图/ “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提供

 

数据显示,2023年全州包虫病人群患病率已经由2012年最高点1.72%下降至0.82%。下一步,为逐步实现高原地区肝包虫病动态清零,手术当天,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联合董家鸿在甘孜州设立“消癥灭瘕”专项基金,计划在此建成包虫病防治枢纽,构建起县、市/州、省、北京多级防治机制。同时强化医学教育与培训,培养一支能力过硬的包虫病防治队伍。

 

董家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这次手术和查房来看,病情复杂的存量病人还有很多。像跟曲拉同一天手术的11岁藏族女孩细姆,5年时间体内包虫从4厘米长到12厘米,体内近70%的肝脏和肝脏里的血管、胆管都被虫子吃掉。“这些病人大多是泡型包虫病,体内的包虫像癌细胞一样到处去浸润、扩散。作为有能力的医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来帮助这些偏远地区缺少优质医疗资源的少数民族群众。”

 

攻克“虫癌”,仍是一场艰苦战役,但因为有了各方不懈努力,每一步的迈进都预示着向胜利更进一步靠近。就像曲拉和细姆,在董家鸿和团队为其手术后,均得以恢复健康。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一直在做的事。“哪里最需要?就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广大农村牧区。”“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副秘书长赵超表示。

 

7月10日上午,赵超和来自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的几位医疗专家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儿童福利院,这是涉藏地区成立的第一家儿童福利院。此时,十多个脑瘫患儿和家长早早在这里等待着。

 

一位身高只有50厘米的五岁男孩,被母亲紧紧抱在怀里。他不能自主进食,也不会说话,不太灵活的四肢像一根根细长的麻秆。

 

“这是脑瘫患儿脑袋受损的严重症状,而且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还有一对双胞胎兄妹,哥哥只能躺在婴儿车里,妹妹能在地上走两步,情况也很不乐观。”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孙建军是第一次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他感慨,平时在大城市看诊,接触到的患儿都已经有过基本治疗,这是第一次接触到一手病人,比自己想象的严重得多。

 

完成诊疗后,孙建军收集了每位患儿的信息,还与每位家长建立联系,嘱咐他们拍下孩子每天的康复状况和日常生活发给自己,以为其提供适宜的康复治疗手段。

 

不只是一次性义诊,而是主动建立起长期监测和关注,在“同心·共铸中国心”16年历程中非常常见。正是这样的行为,组成了“同心·共铸中国心”的底盘。它如一座坚实的桥梁,一头连接全国顶尖的医疗技术与资源,一头对接边疆地区迫切的医疗需求,为那里的民众铺开了一条通往健康与希望的康庄大道。而一开始,“同心·共铸中国心”正是废墟上建起来的公益项目。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震级里氏8级特大地震。5月16日,“共铸中国心”基金正式启动,30多名医务工作者奔赴灾区,开展公益救援活动,此后又发展成为关注西部老、少、边、穷地区人民健康问题的公益项目。2010年起,这一项目被纳入中央统战部“同心工程”,称为“同心·共铸中国心”。每年,项目都组织千人左右的医务工作者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健康志愿服务,切实帮助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平,改善民众的健康生活观念,更为团结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鲜活内涵。

 

项目会针对当地百姓健康需求,设置涵盖神经内科、妇科、心脑血管、消化、呼吸、骨科等不同科室义诊点;筛查重症病人,入户巡诊慰问,以及实施手术救助、带教查房、爱心捐赠等形式多样的内容,照亮了当地各族群众的健康之路,也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反馈。

 

13岁的泽让初就对这份善意一直念念不忘。7月9日,当听闻“同心·共铸中国心”再次来到了她的家乡,她和家人迅速前往丹巴县体育广场义诊点,并拦下了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安七一的车辆,送上了感谢信。

 

原来八年前,年仅5岁的泽让初因高烧不退住进医院,“同心·共铸中国心”医疗专家团经过诊断,确诊她患有先心病。这是好发于高原地区的另一种高危疾病,也是所有先天性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确诊治疗,后果严重。

 

泽让初家里无法承担先心病高额的治疗费用。组委会通过多方沟通协调,结合义诊情况,将在甘孜州筛查出的共76名先心病患儿接到北京进行免费治疗。“是北京的专家和基金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泽让初说。

 

“同心·共铸中国心”医疗专家组为甘孜州当地儿童开展先心病筛查。图/ “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提供

 

在距离丹巴县150公里的新都桥镇新一村,一处典型藏式民居中,75岁的布拥老人,因脑梗偏瘫在床五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朱峻达来到其家中,以传统的中医推拿理疗模式,在20分钟时间里为老人从脚、腿、手、肩膀到胳膊进行手法干预,之后老人感觉明显缓解了。老人惊叹地为北京来的中医师点赞。临走前,朱峻达还将手法教给老人的亲属,让亲属进行理疗按摩。

 

16年来,“同心·共铸中国心”几乎深入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每一个角落,深深植根于当地群众的心田。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些专家叫什么,但知道“北京来专家了”,有些骑着马、骑着摩托车不远百里来到义诊点,手拿病历和片子等着医生看。这样的场景每一次都会出现,那一刻,他们常常双手合十,不断向医生们重复着说“谢谢”。

 

带不走的医疗队

 

提升基层民众健康水平,仅凭外部资源的单向输入还不够,关键在于“造血”,培养本土医疗人才,从根本上增强基层医疗体系的韧性和服务水平。

 

7月13日,著名微创脊柱外科专家张西峰在州医院完成了一台高难度手术。患者青尼措是甘孜州土生土长的居民,过着典型的高原牧民生活。平日里她照料着自家的牛羊群,每年夏末穿越十几里的崎岖山路,把数十斤重的菌类背下山。长期的重体力劳动和高海拔环境,逐渐影响到她的脊柱健康。一天,青尼措发现自己的腰直不起来了,甚至开始依靠拐杖。此时,她已经出现腰椎退行性滑脱,如不及时手术,最终可能无法独立行走。

 

在甘孜,脊柱侧弯、脊柱结核等病症困扰着众多居民。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治医师曾雪忠介绍:“医院脊柱外科每月接待约20例患者,其中近四分之一需要手术干预。”

 

虽然近年来州医院已具备实施微创脊柱手术的能力,但因医疗知识普及不足和技术限制,真正开展的高难度手术数量有限。这不仅无法满足患者医疗诉求,更让基层医生在追求医术精进、服务患者健康的道路上遭遇无形的障碍。

 

张西峰在2003年将第一代脊内镜技术引进国内,并在此基础上经长期改良和研发,发明了“脊柱内镜简式技术”(脊柱微创手术)。手术只需通过一个较小的切口或经自然腔道,即可完成操作。更重要的是,患者在术后能更快恢复正常活动,降低围手术期心脑血管并发症。

 

来到甘孜,张西峰马不停蹄开展了3例脊柱微创手术。手术期间,他会在关键性节点对当地脊柱外科医生进行适时指导。“现在,我们将使用内镜和微型器械,精准地进入椎管,目标是去除压迫神经的骨刺和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记住,关键在于最小化对周围组织的干扰。”到了最后一场手术,曾雪忠已经能独立完成手术后半段。

 

第一次操刀该类型手术的他很兴奋,“我对一些复杂病理有了新的认识,在张教授的指导下,逐渐开始尝试高难度微创手术”。张西峰乐见这样的成长,这些年,基层医院的硬件设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匮乏的是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指导。“实际上,这些医生经验丰富,只需稍加引导便能发挥出更大的潜力。”张西峰的目标是“造血”,他想在甘孜培养一支永不离开的医疗队伍。

 

著名微创脊柱外科专家张西峰(右)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开展带教手术。图/ “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提供

 

这与“同心·共铸中国心”的理念不谋而合。2009年,“同心·共铸中国心”健康学院成立,旨在全面提高受援地的医疗水平、提升当地医生的诊疗技术、向当地民众普及健康知识、建设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目前已设立有阿坝分院、甘孜分院、林芝分院、甘南分院、迪庆分院等,为受援地医务人员培训3000余场次,覆盖人员达10万余人次。

 

早在健康学院成立时,“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执行主席金大鹏就表示,要紧密结合中国健康管理实践,通过高端专家资源整合和培训方法创新,形成公益、医学、健康管理紧密结合的培训、研究与应用平台,持续改善落后地区的医疗条件水平,提高落后地区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一方面,持续优化医疗人才队伍培养培训。四川省甘孜州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李伟介绍,健康学院甘孜分院已成立八年。依托“组团式”帮扶和对口支援优质资源,目前全州本科及以上学历卫生技术人员占比增长到40.17%,其中,通过重点强化实践技能和理论培训,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增长至2.34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另一方面,通过转变当地人健康观念提高当地整体健康水平。以高原常见的妇科疾病为例,由于当地妇女的生殖及生理健康知识较为欠缺,妇科疾病在这里十分普遍。甚至孕妇很少进行孕检,这也可能导致了当地脑瘫和先心病高发。为此,“同心·共铸中国心”专门成立妇科志愿团队,进行相关疾病科普,同时设立高原妇女健康帮扶工程“母亲浴室”,为没有家庭洗浴条件的村庄、乡镇及寺庙安装公共浴室,从而逐步改变当地妇女群众的生活方式,改善疾病状况。目前已在高原建设30余个“母亲浴室”。今年,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妇产科专家王建六带队,继续开展“宫颈癌的防治”等科普讲座。

 

七天时间里,这样的培训课堂在甘孜各地上演,如董家鸿在康定市开讲“精准肝脏外科范式与技术体系构建与实践”,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岳小林在稻城县开讲“药学学科发展和规范”,等等。其间,共开展健康讲座171场,带教查房81场,另有13家首都医疗单位和甘孜州属地医院签署一对一医疗帮扶协议。

 

仁心仁术的种子,正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生根发芽。

 

“同心”16年,治病修心

 

“看到当地百姓脸上的笑容觉得一切都值了。”采访中,这是“同心·共铸中国心”医务志愿者们反复提及的话。

 

16年来,“同心·共铸中国心”先后组织了以北京为主的各地千余家医院、超20个专业学科的2.2万人次医疗专家,深入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开展大规模健康公益帮扶;累计为16个地市州50余县50多万人次的青藏高原地区各族同胞,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志愿服务;为近1000名先心病患儿提供手术治疗,救治救助近千名建档且符合手术条件的肝包虫病患者。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个志愿者对“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项目的生动实践。张伯礼院士博士团队十几年来跟随项目走到了高原每个有需要的角落。201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第一次跟随“同心·共铸中国心”来到青海,他感叹:“偏远民族地区太需要医疗志愿者了,志愿公益事业只能向前,志愿者队伍只能扩大,不能中断。”当知道患者无法负担化疗费用时,他还临时凑了5000元送到患者家里。

 

此后,张伯礼成立博士志愿者团队,每年都带队或派团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今年带队来甘孜的天津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黄明,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了,“90后”的他和团队一起参与义诊、入户巡诊,并延续张伯礼给受援地捐物资、捐现金的传统。今年他把这批物资和5000元现金,送给了远赴高原支教20多年的谢晓君,支持她所在的福利学校孩子们的教育和生活。

 

“这个活动是真正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给藏族老百姓带来福祉。所以来的时候张院士嘱托我一定要把队伍带好,把老百姓服务好。”黄明说。虽然博士团成员大多是第一次参加,但通过内部带动,一批批新鲜血液通过“同心·共铸中国心”来到高原,了解高原民众的健康诉求,并持续给予实际的帮助。

 

当然,大家也见证着改变正在这片土地上发生。已经能独立开展体外肝切除术的州医院内,随处可见看病和规律复查的少数民族群众和僧侣,阿仁正为家人和周围人一条条科普“不能喝生水、不能碰羊、吃饭前洗手”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种子留在当地人们心中,引领着他们迈向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

 

当一个公益项目走过16年,它所能延伸的触角更远,带来的影响也更深。今年“同心·共铸中国心”还在甘孜州揭牌了同心书画院、同心营等项目,在医疗之外,触及美育和儿童心理健康,构建起更完善的多方位帮扶,助力边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同时,更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医疗之外,“同心·共铸中国心”还触及美育、儿童心理健康等方面,构建起多方位帮扶。图/“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提供

 

海拔3750米的稻城县,很少有机会接触绘画的藏族男孩顿珠第一次跟着同心书画院院长辛有芳学习山水画,他说:“拿起画笔的时候感觉内心特别宁静,好像什么烦恼都忘记了。”公益就是,治病也修心。“同心·共铸中国心”16年,每一步都坚持着向前。

 

发于2024.8.5总第1151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同心”十六载 共铸高原健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