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张彩票都能点亮生活,每一份善意都能守护身旁。

这是九江市浔阳区南司社区“幸福食堂”门口
临近午时,九江市浔阳区南司社区的“幸福食堂”里,烟火气升腾。78岁的邹大爷熟稔地走到取餐口,刷脸、端餐,一气呵成。“不用开火,天天吃热乎的,70岁以上还减2块钱,真是贴心。”他开心地分享道。
在“幸福食堂”门口,“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红色标牌格外显眼,这正是福彩公益金精准滴灌服务民生的温暖体现。2024年,九江市浔阳区投入292.5万元福彩公益金,兴建25家“幸福食堂”,日均服务超120位老人。
当热粥暖了胃,生活更方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读懂,福利彩票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幸运游戏。那些从指尖递出的善意,正让公益化身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温度。中国福利彩票的社会价值,正随着这些落地的民生项目,被更多人看见、认同。
“幸运”之下的公益底色
时间拉回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彼时的中国社会福利事业正站在十字路口。一方面,敬老院“一床难求”、残疾人帮扶体系亟待完善、孤儿照料设施落后;另一方面,全国社会福利经费“杯水车薪”,难以覆盖巨大的资金缺口。
1987年,“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应运而生。其名称中的“有奖”代表着幸运游戏属性,而“社会福利”四个字,则鲜明地宣告其核心使命。自此,我国开辟出一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新途径,“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八字宗旨便成为福利彩票一以贯之的公益底色。
进入新时代,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剧,“扶老”被赋予了更重的分量。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自2022年起,民政部本级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将不低于55%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为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福彩公益金正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绘就一幅“老有颐养”的温馨图景。
在硬件上,福彩公益金主要支持以服务生活困难和失能失智老年人为主的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街道(乡镇)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维修改造和设备配置,2024年全国共完成1191家养老服务机构维修改造,新增护理型床位36680张,新配备服务设备4259台(套)。
在软件上,福彩公益金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养老护理员,在全国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浙江湖州市依托福彩公益金在200多个社区开展日间照料、老年课堂、健康理疗等服务,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扶老”之外,福彩的公益版图同样温暖着其他群体。在教育帮扶领域,“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持续推进,仅2024年便资助孤儿30293人;在助残领域,福彩助力科学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黑龙江鸡东县的“东曦心愈园”康复基地通过模拟生活场景、专业心理疏导等方式,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回归社会的桥梁。

这是福彩公益金资助的天津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
涓滴之力,汇聚成河。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福利彩票销售总额已经达到8525亿元,筹集公益金2566亿元,在补充社保基金、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益升级与角色跃迁
初冬,山东潍坊的山间田野寒意渐浓,但临朐县柳山镇的一座座蓝莓大棚内却暖意融融。数智化操作员王荣正在智能监测屏前查看蓝莓的生长态势。
“以前种地,忙活一年也攒不下几个钱,现在可不一样了。”王荣细数着如今的收入,“土地流转有租金,入股有息金,进园上班还有稳定的工资。”这份工作,让她从外地打工的游子,变成了能照顾家庭、收入倍增的“新农人”。
王荣的转变,源于她所在的“丰年年”蓝莓数智产业示范园。这个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700万元撬动的标杆项目,建起了600亩现代化园区和27栋日光温室,更请来了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的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物联网技术,每株蓝莓都被精准照料,产值比传统种植高了2000万元。”园区负责人李鹏杰说,“我们采用‘政府出资引导、集体出地出工、专业管理运营、多方共享受益’的模式,带动10个村集体年增收达68万元,周边群众累计增收超600万元。”
“丰年年”蓝莓数智产业示范园不仅是乡村振兴的缩影,更是福彩公益理念进化的注角。从“给资金”到“促生态”,从“短期帮扶”到“长期效应”,福利彩票在公益领域的社会功能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2024年8月,汕头市福彩中心与汕头市救助站联手,将15个福彩代销点变成了备有药品和救助物资的爱心救助联系点。2025年8月,第二批福彩爱心救助联系点也正式启动使用,中心城区的福彩爱心救助联系点增至30个。
在龙湖区新溪街道,谢灿伟的福彩代销点便是爱心救助联系点之一。不过,谢灿伟代销点扮演的角色,远不止于此。去年,谢灿伟在站点外墙上,立起了一块足有一层楼高的宣传牌,上面清晰印有“爱心驿站”几个大字,旁边还列着免费热水、免费网络、临时休息、手机充电、紧急避雨等一系列标识。
如今,这样的“爱心救助联系点”“福彩爱心驿站”已遍布全国,它们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社区、乡镇,一边连接着亿万公众的“善意”,一边对接着急需帮助的人群。福彩的角色,也早已从“公益资金筹集者”成长为“善意枢纽”,这也正是福利彩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真实写照。
公开透明筑起信任基石
9578亿元,是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国福利彩票累计筹集的公益金总额。公益金体量越大,公众对公益金使用透明度与福彩履行责任的期待就越高。为此,福彩正逐步构建一个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责任闭环。
在销售端,福彩代销点“理性购彩、量力而行”“不向未成年人售彩和兑奖”等提示语随处可见。同时,福彩正在从“善意提醒”迈向“技术赋能”的新阶段。2024年,河南省福彩中心通过技术手段监控网点的销量、兑奖额度和大额充值等数据,实现对非理性购彩行为的精准、及时干预。这种技术防线,与站点内标语和工作人员的提醒相结合,共同构筑了坚实的责任体系,将“寓募于乐、理性购彩”的理念落到实处。
此外,福彩“走近双色球”邀请公众观看直播开奖的活动已持续开展20年。为了满足更多公众的参与需求,近两年,福彩又开通了社会公众自行报名的参观渠道。
在公益金使用上,国家财政、民政等部门每年都会公告上一年度彩票公益金筹集和使用情况。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公益金的使用成效,2025年,福彩中心启动“福彩圆梦·福暖四季”福彩公益行主题活动,当前已在江苏、贵州、安徽、江西、湖南、陕西等多地成行。
在蚌埠站,30余位福彩代销者、志愿者和公众代表来到由福彩公益金资助的市儿童福利院。35岁的福彩代销者陈文娟由衷感慨:“我越发感觉到,福彩站里那方寸大小的销售台,连接的竟是如此广阔的天地,汇聚着千万份沉甸甸的爱心。”
一系列举措,正不断夯实福彩的公信力基石,让公开透明从一种承诺,内化为制度自觉、行动自觉。与此同时,许多代销者意识到售卖彩票不再是一份简单的营生,而是一项承载着社会责任与公众信任的崇高事业。同样,人们购彩既是出于对未来抱有幸运期待,也是向社会献出温暖善意。
从1987年第一张彩票诞生,到如今成为连接亿万善意的“公益枢纽”,福利彩票不再只是“幸运”的代名词,更是“公益初心、社会信任、责任担当”的载体。未来,期待福彩继续探索“善经济”生态的新路径,让责任融入日常,让公益温暖前行。
(供图/中国体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