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三卷“自然城市指南”:奥迪中国以履责韧性扎根本土

谭莉莎  2025-10-17 16:24:20

在城市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如何与自然共生已成为一道现实命题。奥迪中国携手北京绿化基金会,于近日共同发布《北京自然城市湿地游赏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这道题提供了一个温情而专业的答案。

 

这已是“奥迪中国自然城市行动”连续第三年落地。从2023年聚焦城市鸟类,到2024年关注古树名木,再到今年将视野投向城市湿地,奥迪中国正以持续而系统的企业公益实践,逐步构建起一幅城市生态保护的立体图景。


《指南》不仅系统梳理了湿地的定义、分类与生态功能,还遴选了北京市二十处具有代表性的湿地空间,将专业生态知识转化为公众可感知、可参与的自然导览。它既是一本工具书,也是一封邀请函,引导市民走进那些被忽略的城市“生态绿洲”。


“《指南》不只是纸面上的成果,更是一份沉浸自然的倡议。”奥迪中国运营和变革管理部执行副总裁梅忆莲在发布仪式上如是说。她希望,这份手册能吸引更多人走进湿地、理解生态,并将保护理念转化为切实行动。


北京绿化基金会理事长杨树田则回顾了与奥迪中国的合作历程。从古树到湿地,他认为,这一系列行动正在唤醒更多市民对城市生态的长期关注,“我们正共同推动一场静默而深刻的城市自然启蒙。”

 

作为《指南》的撰写者,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的张明祥教授在面对主持人“如果没有湿地,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的提问时,用了“不敢想象“四个字来回答。同时,张教授指出,湿地在城市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不仅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之所,更是缓解热岛效应、净化水体的天然屏障。他期待市民能以“湿地守护者”的身份,共同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画卷。


发布仪式当天,奥迪中国还组织志愿者走进湿地,在专家带领下开展实地观察与科普活动。参与者通过亲手触摸、亲眼观察,切身感受湿地作为“城市之肾”的生态价值。


“奥迪中国自然城市行动,不仅以企业社会责任推动美好生活,更是我们作为本土企业公民,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有力印证。”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博士这样总结项目的深层意义。

 

从观鸟、护树到探湿地,三年来,奥迪中国正在用一场又一场的“自然叙事”,逐步垒高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维度。在商业之外,车企的角色也可以是一名城市生态的共建者、一种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在当前经济环境充满挑战的背景下,企业履责面临的压力如同“逆水行舟”。然而,重压之下,奥迪中国连续三年持续推进“自然城市行动”,其意义已超越项目本身。这既是对“在中国,为中国”承诺的生动诠释,更彰显了其超越商业周期、扎根中国市场的决心。


企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顺境中的扩张,更体现在挑战下的坚守。奥迪中国以三年不间断的生态行动证明,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既关乎自然生态,也关乎企业与这片土地的情感联结。当短期效益与长期价值相遇时,选择后者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而这正是百年品牌得以传承的根基。

(供图/奥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