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黄桃“竞速”变罐头,草莓带富全村:零食店如何撬动乡村经济?

舒克  2025-09-23 18:08:59

清晨的江西省修水县,鹌鹑养殖户罗敏拎着音箱走进棚舍,46万羽鹌鹑在舒缓的轻音乐中开始产蛋。此刻,远在1500公里外的云南会泽县,草莓基地负责人李正高正吆喝着收草莓,新鲜的果实被迅速装车,奔赴山东莱阳的加工厂。而在山东平邑县,黄桃缀满枝头,村民汪会泉摘下带着露水的鲜桃,满载的三轮车风风火火地驶向镇上的收购点。

这是央视财经纪实专题节目《乡村振兴中国行》溯源鸣鸣很忙旗下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门店零食食材的精彩片段。

 

田间地头最新鲜的食材,在短短12小时内便会依据其独特品性精心加工,化作舌尖上的美味零食,上架鸣鸣很忙全国2万多家门店。

作为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鸣鸣很忙正以一条标准化链路紧密联结零食产业与乡村经济。

一场追踪零食的 “田野历险记”

“鹌鹑也爱听音乐?”央视记者张曼在修水县看到了这一幕。养殖户罗敏笑着解释:“雷声鞭炮会惊到它们,轻音乐能安抚情绪。”三年来,罗敏积累了不少“伺候”鹌鹑的法子:调整饲料配比,甚至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来判别蛋的质量。

这些经验是罗敏从盐津铺子养殖场负责人李成凤博士和鸣鸣很忙的品控专家那里获得的。在盐津铺子车间里,鹌鹑蛋将经过18道工序变成解馋零食,随后运往鸣鸣很忙全国门店。

 

两家企业专家的定期指导,让罗敏对养殖很有信心;合作社的保底收购政策更让他安心——无论市价多低,均按约定价收购。自家315筐、约4.2吨重的鲜蛋正在装车,他预计45分钟后就能到达加工厂。

严选优育的原料,最终会成为门店里“一尝倾心”的零食。盐焗鹌鹑蛋是“听着音乐长大”的,糖渍草莓干则选用了特优品种“蒙特瑞”——这种草莓质地紧实,最适合加工成果脯。

这些草莓来自云南会泽县的种植大棚。负责人李正高专挑半青红的果子采摘:“要考虑运输,全熟的隔天就烂了。”采摘后的草莓先去蒂,再进入冷库锁住鲜美,12小时内会乘着冷链车奔赴2500公里外的山东莱阳加工厂。随即在兴润食品的解冻流水线上,草莓在25℃-30℃的环境中缓缓苏醒,经过腌渍、烘烤等工序,最终化作晶莹香甜的草莓干。

山东平邑县的黄金冠黄桃,更是上演着与时间的“竞速赛”。从枝头采摘到变身为黄澄澄的罐头,全程仅需6小时,期间还要经历“塑形”与“选美”两道特殊考验。

这场从枝头到舌尖的极速蜕变,离不开全产业链的紧密协作。村里种桃,镇上加工,运输仅半小时,损耗率大幅降低。

蒙水集团玉泉食品厂的女工庄静手持小刀,熟练削去桃尖:“修得越齐整,罐头越漂亮。”黄桃瓣在糖液中舒展身姿,经高温灭菌后,摇身化作鸣鸣很忙货架上颜值和口味的双重担当。

除去鹌鹑蛋、草莓干、黄桃罐头外,速冻食品赛道的“黑马”皇家小虎的美味烤肠也是鸣鸣很忙门店的明星单品。但谁能想到,就在几天前,鲜嫩Q弹的烤肠还在山东济宁养殖场扑楞着翅膀。

济宁的养殖场,是这场美味接力的起点。85后养殖户周吉华介绍,在鸡出栏后最快8小时内,肉原料就会完成标准化处理,化身新鲜的食材,直达皇家小虎的自有超级工厂。

“我们要求选用高品质冷鲜肉,全程0-5℃冷链锁鲜,避免过度低温冻结产生的冰晶刺破肉原料中的细胞膜。”鸣鸣很忙品控经理杨开杰透露,烤肠进厂后还要经历“多重质检”。皇家小虎生产中心总经理石惠芳在生产线旁介绍到,所有有瑕疵的烤肠不会通过生产线进入下一个生产流程,皇家小虎要确保每一根烤肠都完美符合标准。

 

严苛的标准塑造了烤肠的品质,也拉动了源头养殖的蓬勃发展。烤肠的热销不仅带动周吉华的养殖场“战绩”飙升,也促进山东济阳形成了28家规模化养殖场,并形成从养殖、加工到物流的全产业链条。

万亿零食产业,激活乡村经济

越发成熟的产业链,让更多养殖户稳定致富。

三年前,罗敏还不时为鹌鹑的行情而焦虑;如今,他的鹌鹑蛋登上鸣鸣很忙全国货架,合作社每日上门集中收购4吨鲜蛋。“以前最怕价格大起大落,现在合作社按保底价收,帮我们规避风险,心里踏实多了。”

鸣鸣很忙通过签订长期采购合同,帮助农户摆脱“丰产不丰收”的困境。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不仅生产更有保障,收入也更加稳定,让农户真正吃下了“定心丸”。

山东平邑县地方镇的黄桃种植户们也深有同感。过去一些年份里,黄桃集中上市时收购价暴跌,桃农只能对着满树果子发愁。

如今的黄桃通过鸣鸣很忙的稳定采购,真正化身为“致富桃”。每到7、8月的丰收季,收购站里电子秤的跳动声此起彼伏。村民汪会泉一天能摘2000斤黄桃,按每斤1.3元算,日“薪”达2600元。说到今年丰收的18亩黄桃,他藏不住的笑意:“以前种桃靠天吃饭,现在靠罐头致富。”

保障到位后,果农敢于放开手脚扩大种植,也主动钻研科学技术,提高黄桃品质,地方镇的黄桃林越来越茂密。2025年,鸣鸣很忙的黄桃收购量就突破了4亿元。

 

 

稳定采购推动着当地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全链升级”。

围绕黄桃罐头加工,地方镇不仅形成规模化种植,更衍生出印铁制罐、玻璃制品等配套产业,形成罐头产业集群。地方镇镇长徐健介绍,过去主打鲜桃市场,但销售有限。如今罐头加工让产业“活”了起来,果农收入翻番,也真正形成了现代产业。地方镇蒙水集团年产罐头8万吨,真正实现了“小罐头撬动大产业”。山东济宁的28个养殖场也呈现集群化趋势,传统养殖业焕发新生。

产业规模化助推供应链智能化,“链主”企业鸣鸣很忙进一步助推零食行业智能化转型。

修水县盐津铺子鹌鹑养殖场被认证为“鹌鹑养殖农场规模中国第一”,引入了智能化设备设施实现自动化,获颁原料蛋与成品蛋“无抗生素”认证,从源头实现高品质;济宁周吉华的鸡场实现全自动化管理,囊括自动加水、加料、温控、除粪等一系列操作。

大数据进一步重构了采购模式。鸣鸣很忙通过大数据预测、全链路溯源等手段,实现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高效协同。智能化体系不仅让农副产品能够快速、安全地流通,还可以让上游农户和工厂能够通过终端消费数据及时调整种植与生产,更好匹配市场需求。

零食产业链的种种变革,更深刻地改变着乡村面貌。

基础设施率先跟上。为保障鹌鹑蛋运输平稳,乡镇专门修整了道路;一座座养殖场与加工厂陆续落地,为当地带来大量就业机会:个体养鸡场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数十个稳定岗位,并带动产业相关服务人员等170多个灵活就业机会,“皇家小虎华北超级工厂”更是吸纳就业近2000人。

会泽县的草莓采摘和加工每年要持续八个月,本地人和周边村民踊跃加入。采摘工胡冬对“日赚二三百,加班还有补贴”的待遇很满意;平邑县食品厂的女工庄静则难掩自豪:每天熟练处理500斤黄桃的她月薪能达五六千,还用赚的钱添置了一辆小汽车。

 

产业集群效应也同步凸显。山东平邑形成黄桃种植、罐头加工及配套企业聚集区;江西修水以智能养殖引领产业转型。

小零食撬动了大产业。民建中央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林龙指出:“订单农业让小农户直连大市场,是联农带农的最有效路径。”

从田间到舌尖的旅程中,一条融合基础设施、就业带动与区域集群的现代化乡村发展路径正徐徐展开。

鹌鹑蛋、草莓干、黄桃罐头、烤肠摆上零食货架的背后,是鸣鸣很忙牵动的标准化、集群化、就业化的产业链在发力。

 

简单说,企业以生态产业化激活乡村资源,将零散农户纳入工业体系,促进乡村基建升级并反哺农业,推动乡村走向产业链的核心。

当万亿零食产业与广袤乡村深度融合,每个环节都成为致富齿轮——种植端提质、加工端增效、就业端扩容,乡村经济如精密齿轮般逐步运转,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跨越。这不仅是商业的成功,更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县域市场的“幸福造梦师”

以零食产业为纽带,鸣鸣很忙更成为连接城乡、推动县域经济的商业先锋。

截至2024年,鸣鸣很忙门店58%扎根县城与乡镇,进入1224个县,县城覆盖率高达66%——近七成中国县城,都有它的身影。2025年9月,鸣鸣很忙全国门店数量已突破2万家,网络如毛细血管般广泛覆盖全国28个省份。

依托强大的门店体系,鸣鸣很忙也堪称当代的“幸福造梦师”——它不仅是遍布全国的零食集合店,更极大地拉动县域消费、创造就业、推动服务升级。

货架,丈量着消费选择的平等刻度。过去县城超市零食种类少、品质参差,山寨泛滥。如今,鸣鸣很忙直连超2300家供应商,引进750余个品牌、上架3380个SKU,大牌、厂牌、网红款和怀旧零食都能在这里逛到;同等规模下单店SKU是传统商超的两倍,但品质相当的产品均价却便宜25%,县城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惊喜地拥有丰富、平价且可靠的选购体验。

 

就业,从泥土田间延展到明亮门店。2万家门店创造出门店运营、仓储管理、物流运输等超10万个岗位,7241家加盟店助力创业者圆梦。小城居民不再必须外出打工,他们留在故乡,也能共享发展红利——这不仅关乎生计,更关乎幸福。

数字化,悄然弥合城乡差距。智能巡店系统,让店员专注服务消费者;会员系统精准推送优惠,打破信息壁垒。便捷的消费体验不是一线城市的专属,而是每位消费者的权利。

作为“便民、利民、亲民”的品牌,鸣鸣很忙以零食产业为支点,撬动县域消费生态的全面升级。当企业“社会价值”具象为田地里的喜悦、工厂中的火热、货架前的愉悦、收银台后的从容、创业路上的希望,这才是“商业向善”最真实美好的模样。

作者:舒克

编辑:田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