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在公园里蹦迪,成都将世运会变成“全球大派对”

郭盼盼  2025-08-19 15:52:23

因为世运会,成都再次火“出圈”

8月17日晚,第12届世界运动会闭幕式在成都世界园艺博览园举办。

闭幕式以“W”为核心符号,诠释胜利(Win)、团结(We)、世界(World)的美好寓意。当运动激情与城市烟火共同绽放,一个个赛场内外的精彩瞬间串联起无数“成都记忆”,再次向世界传递出这座国际化都市的热情与蓬勃活力。

闭幕式结束,当灯光暗下,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却没有离场,他们自发地聚在一起,跟随音乐律动尽情舞动。有人说,成都世运会变成了“全球大party”。这一刻,成都让世界看到了体育最美的样子,这也是这座“世界赛事名城”带给世界的浪漫记忆之一。

2025成都世运会闭幕式。图/新华社

作为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世运会首次与成都相遇,激荡出无限火花。这也是继成都大运会后举办的又一国际体育赛事。成都这座千年古都,再次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借助赛事窗口,向世界诠释中国文化与古蜀文明,展现“运动无限”的万千气象,并汇聚起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新势能。


“史上最好的世运会”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评价,“这将是史上最好的世运会”。

当皮划艇马拉松在兴隆湖激情开赛,当掷准飞盘在桂溪生态公园飞跃,当无人机竞速炫出科技范儿……世运会在时尚青年聚集、科技发展迅猛、环境优美的公园城市,找到了一片理想之地。

而作为“赛事大户”,成都这座“世界赛事名城”,成功举办了诸多重大赛事,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本届世运会,成都秉持“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27个竞赛场馆均为改建或者临建。这一创新举措受到广泛好评,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副主席汤姆·迪伦称其为“树立了世运会办赛新标杆”。他还说,这届世运会是迄今为止最具可持续性的一届。

成都世运会是世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迎来116个国家和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成都不仅提供了热情周到的赛事服务,还充分挖掘世运会项目潮流、户外、大众参与度高的特质,充分结合资源禀赋,在公园里打造了诸多独特的赛事空间,并向世界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赛场,让参赛者切实感受到成都的生态美。来自爱尔兰的00后运动员Paul,完成皮划艇马拉松比赛后兴奋地说,“场地太棒了,这可能是参赛以来见过最好的场地之一。”

市民在兴隆湖划皮划艇,这里也是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单位。图/祝纯健


除此之外,成都还为世界留下诸多独一无二的“成都记忆”。本届世运会创新举办了世运会史上首次火炬传递活动,将世运会带到大众身边;世运会史上首支火炬“竹梦”,从三星堆传递到金沙,串联起千年文脉,推动与世界的文明交流。

与传统大型赛事在封闭场馆举办不同,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移步“天府之檐”,依托亚洲最大单体木结构建筑及湖景、湿地、草坪等景观,生动诠释成都“公园城市”理念;创新设置“草坪观演区”,体现成都特有的城市亲和力,打造独一无二的公园城市“成都表达”。

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现场燃放焰火。图/新华社孙非

赛事举办期间,成都还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在世运村里,成都开展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互动体验,让参赛者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打造“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指导外国运动员体验汉语文化;组织开展露天派对活动,让世运村成为文化交融的桥梁和情感共鸣的驿站。


每天晚上,世运广场主舞台上总会有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带来的体育项目表演,更有彰显巴蜀韵味的特色节目和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每日“最佳运动员”颁奖仪式成为焦点,来自瑞士、德国、中国等国的运动员先后获此殊荣。在成都世运会期间,参加世运广场活动的参赛人员和市民游客累计有3万余人次,参与城市文化体验活动的运动员、嘉宾累计有2500人次。

成都世运会嘉宾参与城市文化体验活动。图/成都发布


为让来蓉运动员和技术官员近距离感受成都魅力,成都以公园城市、时尚商圈、烟火成都为主线,甄选17个点位串联成7条城市文化观光体验线路,来客纷纷前往熊猫基地、武侯祠、锦里、环球中心、宽窄巷子、东郊记忆等地参观“打卡”。

成都还推出夜间特色体验,即乘“火锅巴士”赏都市夜景、品尝火锅,再乘锦江游船观灯光秀,最后在望江楼公园欣赏非遗变脸表演。

运动员和技术官员们纷纷在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成都的美食、美景、美好体验,向世界推荐成都。阿鲁巴空手道运动员Rob在品尝火锅、功夫茶,体验采耳、汉服,使用快捷支付购物后说,以前成都对他来说是一个“概念”,现在“热辣”“茶香”“大熊猫”,还有人情味,都成了特别的成都记忆,以后还会再来。

当公园城市遇上世运会,成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带来全新办赛范式,更紧抓机遇推动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融合,让世界认识这个开放、包容、热情好客的成都。

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

每年暑期的热门城市,成都总是榜上有名。今年因世运会,成都更是“热上加热”。

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开幕式后近一周内,成都旅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6倍,机票、酒店住宿及景区门票预订热度持续增长。春熙路、宽窄巷子、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受到游客热捧。不少游客表示,来成都感受世运会氛围,更有家长带孩子来感受运动魅力。

当体育赛事转化为文旅“流量密码”,成都牢牢抓住了契机。比如,成都推出“世运有礼成都等你”活动,在暑期持续开展“跟着世运逛成都”活动,还策划“跟着文博品成都”“跟着商圈耍成都”“跟着展演游成都”等主题丰富的活动和场景,提供多元化的消费产品,满足游客需求。

吉祥物“蜀宝”“锦仔”亮相宽窄巷子。图/运动成都

 

发挥“双机场”优势,成都不断增加国际航线,并优化通信、支付、退税等入境游客购物体验;此外还推出10条涵盖熊猫生态、古蜀文明、川渝美食的入境旅行线路,每一条都让人流连忘返。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世运会元素随处可见,为游客带来千年古城与潮流时尚运动融合的特殊文旅场景。

数据统计,本届世运会超22万人次购票观赛,体操、泰拳、武术等多个场次“一票难求”。成都更是为赛事观众准备了诚意满满的“好礼”,观众持赛事门票可在特定时间享受青城山—都江堰、金沙遗址博物馆等景区及文博场馆门票五折优惠;56家优质酒店推出房费三至八折、延迟退房等礼遇。看完赛事再citywalk,一张门票变成了“留客请帖”,这样的“票根经济”解锁城市新玩法,既彰显待客之道,又巧妙地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外国友人购买世运文创和四川特产。图/成都发布


重大赛事周边产品的消费带动力,亦不容小觑。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提到,成都世运会创造世运会市场开发收入历史新高,重塑赛事的商业格局。就拿特许经营来说,围绕吉祥物“蜀宝”“锦仔”及世运会特殊标志,成都累计推出玩具、徽章、文具、陶瓷制品、生活用品等16大类500余款产品,多款特许商品受到消费者欢迎,上架即售罄,多次补货。

可以说,这个暑期成都又“赢麻了”。但世运会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世运会的比赛项目时尚前沿,备受年轻人喜爱,而成都拥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一些原本小众的运动,很可能借助世运会这一大窗口而火起来。成都抓住机会发展赛事经济,比如三岔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是世运会索道滑水比赛场地,将在赛后持续运营,并不断推出休闲产品。

今年以来,成都围绕世运会举办相关活动1200余场,举办国际和全国性体育赛事40余项,吸引观赛者80余万人次,激活了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新势能。今年成都还将持续撬动赛事经济,力争全年体育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体育消费规模超800亿元。

近三年来,成都已成功举办世乒赛、大运会、汤尤杯等140多项重大赛事,持续拉动消费。以赛兴业、文商旅体融合,成都打出了一张漂亮的“体育赛事经济牌”。这座国家首批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也在持续探索中为经济发展注入动能,国际知名度大幅提升。

体育便民更惠民

如今,说起成都,“运动”“赛事”成为避不开的话题。“运动无限”已经变为成都的一种内涵,“运动成都”也成为成都响当当的新标签。

其实,自古以来成都人就有鲜明的运动基因,商周人面鱼鸟箭纹金王冠带,让我们看到原来射箭在古蜀时期就流行,汉唐时史上第一支女子马球队在这里组建,清朝时“捶丸运动”流行于此。

跨越千年,成都持续深化“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运动基因越来越发达。

为助力世运会,一场文体旅盛宴在麓湖海浪公园激情上演。图/周巧旻


一直以来,成都都在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在世运会期间,成都持续为市民打造和优化运动空间,新建改造77个体育公园,建设407个社区运动角,新建830处天府绿道新空间,还推动市民家门口的130个“世运空间”陆续开放。

成都还通过开展世运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壁球、飞盘等走进百姓生活。自筹办世运会以来,成都年均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超5000余场次,市民参与新兴潮流运动项目的占比提升至18%,带动全市体育人口突破980万人,市民体质总体达标率突破95%。

“环境更好了,运动更方便了。”市民说道。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总能与运动的人们不期而遇,街角、桥下、屋顶、河边这些城市的“边角料”都被利用起来,变成了“运动黄金角”。而成都切实将赛事办成了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

世运会掷准飞盘澳大利亚队教练和队员在成都公园与飞盘爱好者交流互动。图/成都发布


在成都,对运动的热爱,渐渐地沁润进每个人的心里。如果你走在成都的绿道上、公园里,随处可见跑步、骑行、打球的身影,运动已经成为成都人的日常生活甚至是文化符号。

成都借助世界级赛事,以生动的运动生活图景,向海外友人打开了一扇窗,展示着成都的文化积淀,也展示着“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的城市气象。以往提起成都,国际友人总会说“熊猫”“火锅”,现在提起成都已有数不尽的新标签: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目的地、世界赛事名城、世界美食之都……

虽然世运会收官了,但更多赛事值得期待,据悉今年成都计划举办承办80多项国内外高水平体育赛事,目前正积极申办2026年亚洲大洋洲六人制棍网球锦标赛、2029-2031年射箭世界杯等大众喜爱的赛事,持续擦亮世界赛事名城招牌。

开放包容的成都,始终以活力满满的姿态,向世界敞开怀抱。相信未来,随着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及世界赛事名城的持续建设,成都的国际影响力必将再上新台阶。去成都运动一下,也将成为解锁成都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