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清远阳山:“民宿+模式”激活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承孟华 孟齐飞  2025-08-08 18:09:51

近年来,清远市阳山县在不断深化“三地”改革中,立足自身实际,允许经营主体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发展精品民宿、升级特色农家乐,既降低了用地成本和开发门槛,又推动民宿产业规模化布局,实现了“村庄变景区、民宿变景点”的转变。目前,随着广东“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阳山的“民宿+模式”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沉睡资产”到“增收活水”的新业态转变

阳山县大崀镇松林村位于阳山县西北部,距离县城12公里,总面积21平方公里,是阳山的明星村之一。松林村先后获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等,美誉满满。

图为阳山县大崀镇松林村一角。阳山宣供图

据了解,近年来,松林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在盘活闲置农房上精准发力,探索出“政府引导、运营商主导、强村公司入股、村集体和农户参与”的乡村运营路径,将村内闲置资产转化为发展资本,通过宜居农房改造、特色民宿建设等举措,推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时下,走近“果然居·松林小筑”民宿,宽敞的院子里,汤泉泡池、室外茶几等设施一应俱全,清澈的小溪穿院而过,溪边石径点缀着花草,鱼池里的鱼儿自在游弋,一幅惬意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在此背景下,“果然居·松林小筑”项目由大崀镇统筹财政奖补、社会捐赠等资金,以松林村强村公司——阳山县兴村有限公司为业主建设,引入英德市果然居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项目盘活松林村内闲置资源,规划建设了8栋木屋别墅,其中旧房改造2栋,在闲置地上新建6栋,共设26个房间、49个床位,打造高品质乡村度假空间。同时,项目配套建设有游客接待中心、美丽钓场、牛栏咖啡厅、松果餐厅、停车场等完善设施,旨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


曾经沉寂的荒废农房和闲置宅基地,摇身蜕变为集高端民宿与多元业态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完成从“沉睡资产”到“增收活水”的惊艳转身,有力证明了“闲置农房是‘沉睡的黄金’。”

政府引导 依托景区活化资源融合发展

近年来,秤架瑶族乡政府积极引导村集体和村民盘活闲置宅基地与农房,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模式,推动全乡民宿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目前,全乡已备案登记民宿81家,培育出“田园居”“龙泉度假山庄”“好客瑶家”“瑶门客栈”等一批精品民宿,成为展示瑶乡风情的重要窗口。


既能沉醉于广东第一峰的壮丽景致,欣赏原汁原味的瑶族歌舞、体验独特民俗风情,又能在静谧夜空下定格璀璨星空……昔日冷清的农舍,如今已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为瑶乡乡村旅游注入强劲活力。

 夜色下的阳山县秤架瑶族乡田园居民宿。阳山宣供图

 

时下,在广东第一峰脚下的秤架瑶族乡,当地村民正依托南岭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干坑古树公园等优质自然景观,以及浓郁的瑶族文化资源,在乡政府的引导下,盘活闲置宅基地与农房,通过多种模式推动民宿产业蓬勃发展。

 

灰白石子铺就的庭院质朴自然,绿植盆栽点缀其间,木质平台与遮阳棚营造出惬意休憩空间,同时这里也是观星露营的绝佳去处——夜幕降临,繁星满天,在庭院支起帐篷或躺在露营椅上,可沉浸于浩瀚星河,远离城市喧嚣,尽享宁静惬意……


干坑古树公园沿线的“田园居”,是闲置农房活化利用的典型。8间曾闲置的酒坊旧厂房,经改造后,既保留原建筑结构特色与历史肌理,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瑶族文化元素,成为月营业额超万元的精品民宿。


据了解,目前,秤架瑶族乡通过发展“民宿+”产业,实现了“农村变景点、农房变民宿、农民变经营户”的转变。数据显示,目前全乡民宿产业已带动200余人就业。今年上半年,全乡累计接待游客28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600万元,群众在绿水青山间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民宿+模式”赋能阳山乡村振兴


夏日,阳山县城贤令山脚边,青郁竹林间,慢点儿·伴山民宿的庭院错落有致,与醒目的“我们是如此热爱阳山”打卡点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动人的乡村画卷。


作为阳山民宿界的后起之秀,慢点儿·伴山民宿致力于将自然风光与摩旅文化完美融合,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吸引着八方游客,带动乡村经济发展。2024年,慢点儿·伴山民宿上榜广东省级银宿级乡村民宿达标名单,其品质与特色得到官方认可。


慢点儿·伴山民宿。阳山宣供图


民宿老板彭伟能介绍,民宿采用工业风装修,融入大量摩旅文化元素,设有机车展示区、骑行装备租赁点等特色区域。“这里不仅是住宿之处,更是摩旅爱好者的聚集地。在这里,游客可近距离欣赏酷炫机车,租赁专业装备开启摩旅之旅。”


据了解,该民宿单日最高接待量近300人次。民宿带动的“我们是如此热爱阳山”话题在某短视频平台点击率高达72.9万次。


无独有偶,在位于阳山县七拱镇七拱河畔的禾田童画民宿,同样也在不断书写着闲置资源活化的故事。


禾田童画民宿依山水而建,与七拱镇学发公祠古建筑、潭村村古村落毗邻,风景优美,充满田园诗意。民宿女主人陈文积是土生土长的潭村人,她和丈夫在民宿一楼配备了户外唱K、露营帐篷、烧烤区域,二、三楼设置亲子房、商务套房等,还设有会议室、茶室等多功能区域。入住游客可开展“田园采摘+公祠游览+特色美食品鉴”的闭环体验,沉浸式感受田园生活。小院里的菜地种满了蔬菜,客人喜欢可免费带走。今年“五一”和端午假期,民宿全部住满。


通过整合资源,阳山正大力驱动民宿产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据悉,截至目前,阳山全县登记经营范围含“民宿”的存续经营主体共270户。根据新的《国家文旅部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调查制度》和可比口径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阳山累计接待游客83.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6亿元,分别同比上升19.85%和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