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清远清城:推动高校智库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 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样板

承孟华  2025-08-06 16:08:59

8月4日,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清城分院和清城区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园正式揭牌。据悉,此次该产业园的揭牌运营,将创新“政、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推动高校资源与清城实践的深度融合,助力农业产业实现升级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清远乡村振兴的“清城样板”。

图为当天揭牌仪式现场。


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耀光,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薛红卫,清远市副市长苏锦丹,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庄志辉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并一同为产业园揭牌。现场还进行了“广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作物精准育种基础研究卓越中心清城产业基地”牌匾的授予。


庄志辉在揭牌仪式上表示,清城区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分院和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园,既是清城区农业“借智登高”的战略选择,更是校地双方“双向赋能”的生动诠释,将进一步打通全区优质农产品“科研-转化-产业”全链条,推动清城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品牌”的发展路径转型。清城区将以此合作为契机,全力当好“服务员”,在政策扶持、要素保障、营商环境上狠下功夫,为研究院和产业园提供最优服务。希望此次合作,能充分发挥华南农业大学“智库”作用,将更多创新成果落在清城田间地头,共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清城模式”。

据介绍,清城区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园实验基地位于洲心街道民安路,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产业园设有农业成果展示与展销中心、农业科研实验室及用于招商、推广及培训的多功能拓展区,是一个集科研、办公、培训、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核心实验基地。同时,产业园创新采用“1+4+N”和“1+8”产学研协同机制,即通过一个专班统筹管理,政府引导、国企担当、高校赋能、镇(街道)共建四方协同推进,吸纳企业、协会、种植大户等社会N元力量联动参与“技术推广、产销对接、品牌打造”等环节;以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清城分院为科技引擎,带动8个镇(街道)联动发展。

图为华南农业大学与清城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现场。


此外,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园试验田位于横荷街道赤岗村委胜龙村小组,占地面积约73亩,首期致力于对水稻、玉米、大豆、甘薯等农作物进行品种筛选和种植技术优化,探索适合清城区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同时创建清城区周年丰产绿色低碳种植模式。今年上半年,试验田试种了约2200个水稻品系、5个优质丝苗米、13个优质玉米、13个大豆和11个甘薯品的种植工作;丝苗米实割实测亩产达1163斤(干谷),玉米最高产的品种达每亩1358公斤,充分展现了校地合作的良好成果。

图为清城区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园内部环境一角。


携手合作 推动清城人才振兴


根据华南农业大学与清城区人民政府共同签订的“共建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清城分院”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开展科技创新及产业园区、示范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其中,双方通过优质农作物品种引进、种植养殖技术指导、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特色农产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强化、农产品推广和营销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方位提升。同时,合作开展基层干部培训及高素质农民(如:农村工匠、“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的培育;共建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和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展全方位的农业技术提升培训,培育乡村振兴人才,推进清城区“百千万工程”提质呈效。


“此次校地共建‘清城分院’,是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也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具体行动。”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组建全产业链专家团队、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采取长期稳定的支持方式,建立起乡村全面振兴支持体系。希望通过优质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产品的深加工,打造“清城”特色品牌,大幅度提升当地农产品附加值,结出“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累累硕果,为广东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提供“清城样板”。

图为产业园内农业科研实验室一角。

 

专家齐聚 共话农业发展图景


为推动华南地区作物领域的发展和基础研究,激发学术领域交叉,增进相关领域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还在清城区举办了学术交流会,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省电子商务协会等多所高校、组织的农业产业与科研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优秀企业代表参加。


交流会以“融学科之力·铸新质强国”为主题,围绕“乡村智库万里行走进清城”“作物抗逆性与环境适应”“作物智能生产与生物技术创新”“作物遗传改良与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开展专题讲座,共同交流新质农业生产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学科交叉赋能种业振兴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在“乡村智库万里行走进清城”板块中,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充分结合清城区农业发展实际,通过案例展示、数据分析等方式,为清城区优质农产品供应链及数字赋能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思路。企业代表还围绕自身企业发展分享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心得与经验。

图为“乡村智库万里行走进清城”专题讲座。

 

校地合作 助力清城乡村振兴


近年来,清城区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农业基础,以打造清远鸡百亿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特色农业产业,获中国绿色食品标志产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22个,拥有省级“菜篮子”基地6个、国家级、省级等农业龙头企业10家。2025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69亿元、同比增长4.1%。此次清城区与华南农业大学的深度合作,无疑为清城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装上了“超级大脑”,为推动“百千万工程”注入了强劲动力。


清城区农业农村局方面表示,将充分发挥华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团队在新品种选育、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借助广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作物精准育种基础研究卓越中心清城产业基地平台,促进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同时,依托清城区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园与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清城分院,打造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体系,推动清城农业从“低端生产”向“高端价值链”升级,为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清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