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深圳福田:“楼宇经济”成为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的典范力量​

方昶  2025-08-05 14:36:05

福田区拥有纳税超亿元楼宇159栋,名列全国前茅,其楼宇经济作为“垂直印钞机”和“高产经济单元”的巨大能量,彰显全球高端资源的吸附力和承载力。

7月30日,“2025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据悉,在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楼宇经济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本次大会上,深圳市福田区获评“2025年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区”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今年6月福田区成功获评“2025年度低碳榜样案例”后,再次获国家级殊荣。


7月30日,“2025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福田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下,营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已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深圳市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和经济高地,其蓬勃发展的楼宇经济,不仅构成了壮美的城市天际线,更成为驱动区域经济跃升、营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的典范力量和核心引擎。荣获“2025年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区”这一国家级殊荣,正是对其在这一领域系统性布局与卓越成效的高度认可。

​​空间筑基,资源汇集创价值​​


福田楼宇经济为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的构建提供了坚实且高效的物理载体和空间基础。


作为深圳的行政、金融、商务、文化与国际交往中心,福田坐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平安金融中心、深交所广场等地标性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共同勾勒出极具现代感的都市天际线,这本身就是高端经济活动和国际形象的重要象征。


千楼竞秀的壮观景象,不仅提升了城市的辨识度,更提供了海量的、高品质的办公空间,满足了世界500强总部(如中国平安、招商银行)、行业龙头(如荣耀终端、华为数字能源)以及各类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对一流物理环境的需求。


通过《福田区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系统规划和统筹,福田区科学拓展空间,优化城市更新路径,持续推出高标准、智能化、绿色化的高品质楼宇。这些精心打造的产业空间,是吸引和承载高端要素(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的“磁石”,为企业在中心城区集聚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优质资源。


同时,完善的交通网络(如福田、皇口岸直连香港)和中心区完善的商业、文化配套,进一步提升了楼宇作为工作场所的综合价值,构成了世界级企业总部和机构落地的首选之地。


因此,福田楼宇经济首先是世界一流营商环境赖以存在的“硬支撑”和“强磁场”,通过卓越的空间供给力,极大提升了区域对全球高端资源的吸附力和承载力。


深圳福田CBD 千楼竞秀,蔚为大观。(福田区委宣传部供图)


​​制度赋能,生态优化提效能​​


福田通过制度创新和机制优化,构建了协同高效的产业空间治理与服务生态,这是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的核心软实力。


福田区并非依赖先天优势止步不前,而是以“奋斗者”的姿态,锐意进取,持续精进。其核心举措在于建立健全了楼宇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全国领先的《深圳市福田区楼宇经济和产业空间资源协同管理办法》及其不断迭代更新,是福田区制度创新的重要体现。该办法在政府产业空间管理、社会空间协同(涵盖专业楼宇打造、商业楼宇运营与改造、产业集聚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精细化管理与定向支持,显著提升了空间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适配性。


同时,福田区建立了长效的产业空间管理机制,包括数据采集更新机制、产业载体地图的建设与维护等。这张动态更新的产业地图,使得空间资源信息高度透明化、可视化,极大降低了企业的选址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


深圳福田产业地图(福田区委宣传部供图)


更为关键的是,福田区开创性地实践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共赢”的楼宇经济发展新模式。


例如,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联合楼宇运营方,采取“政府支持、楼宇让利、资源共享、聚焦特色”的策略,成功打造了53处聚焦金融、科技、智能制造、时尚、文创、商务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楼宇。


这种专业楼宇模式,精准引导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和知识外溢效应,显著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活力。这超越了简单的空间租赁关系,构建了一个个特色鲜明、配套完善、服务专业的产业微生态,成为企业成长的沃土。


福田区还通过政企联动,整合全区优质地块和楼宇资源,用于招引和扶持重大项目,将空间优势转化为招商引资的利器。这一系列制度设计和服务生态的构建,极大地提升了区域经济的运行效率和企业的获得感,充分体现了福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的系统性思维和精细化治理能力。


​​服务破界,精准滴灌润无声​​


福田楼宇经济在营商环境建设上的另一显著贡献,在于其将服务触角深度延伸至楼宇一线,打造了精准、高效、便捷的企业服务体系,实现了服务的“破界”与“下沉”。


福田区将营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落脚点放到企业对服务的感知上。为此,他们创新性地搭建了“福企服务站”并嵌入重点楼宇和专业楼宇,真正将政策宣讲、诉求办理、资源协调等政府服务送到了企业的“家门口”和“办公桌旁”。这种“服务前置”的模式,变“企业找服务”为“服务找企业”,大幅压缩了响应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


例如,“福i企”小程序、“虚拟园区”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的运用,则实现了企业诉求的实时跟踪办理和各类资源(政策、空间、人才、金融等)的在线精准供给,构建了全天候、不打烊的线上服务体系。


福田区针对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打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商务楼宇内设立全市首个实体化运作的区级外商服务平台——“福田区外商服务站”,以及在深圳福田高铁站启用“GoGBA港商服务站(福田)”,融合咨询、转介、展示等功能于一体。这些举措精准对接了外资、港资企业的特殊需求,为他们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获取“第一手”营商资讯和政策解读提供了“一站式”窗口和“零距离”服务,显著提升了国际投资者在福田发展的便利度和信心。


福田区探索的这种精细化、差异化、国际化的企业服务模式,将传统的“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极大地滋润了企业的成长土壤,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是打造“服务型政府”、构建世界一流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市、区领导挂点服务重点企业,产业部门、街道办联合上门服务的机制,更是体现了服务的决心和温度。

 

​​标杆领航,示范未来谱新篇​​


福田楼宇经济所取得的斐然成绩及其发展模式,本身具有极强的标杆价值和示范意义,为中国乃至全球高密度中心城区探索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宝贵的“福田样本”。


最直观的成果体现是其强大的经济产出能力,统计显示,福田区拥有纳税超亿元楼宇159栋,数量全国名列前茅。这充分证明了楼宇经济作为“垂直印钞机”和“高产经济单元”的巨大能量。


福田区金融业体量和增速持续 “领跑”深圳市,大量科技龙头企业的孵化和引进,引领“科技创新回归都市中心”的浪潮,这些都是楼宇经济驱动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密度的生动体现。获得“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30强”、“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标杆城区”、“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合作联盟首任轮值主席单位”以及最新的“2025年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区”等国家级殊荣,也是对福田模式权威性的高度认可。

深圳福田CBD夜景(福田区委宣传部供图)


梳理发现,福田区并非孤立地发展楼宇,而是将楼宇经济置于城区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战略中,与产业规划(聚焦“8+3”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空间规划(打造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制度创新深度绑定,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此外,从全国首部区级楼宇经济管理办法,到专业楼宇的打造模式,再到嵌入楼宇的“福企服务站”和实体化外商服务平台,福田在楼宇经济的制度、模式、服务等多个维度都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和实践。


​​福田区还着力于创新对接香港、服务外资的系列举措,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提供了城区层面的实践范例。


据了解,未来,福田区在着眼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中,继续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跑出楼宇经济“加速度”的决心,预示着其将持续引领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这种以楼宇经济为重要抓手,系统性、创新性、持续性地优化营商环境,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能级跃升的“福田路径”,为全球致力于中心城区复兴和竞争力提升的城市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坐标。它不仅证明了楼宇经济是提升城市实力、完善城市功能、集聚高端产业形态的“重要抓手”和“强大助推力”,更生动诠释了如何通过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将中心城区的空间潜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