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智博会纵论跨境投资 助力企业“出海”远航

方昶  2025-07-30 16:50:10

7月28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的2025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上, 一场人工智能跨境投资交流会吸引了中、日、韩、德等国企业、高校、产业社区和咨询机构代表参与。

本次交流会聚焦人工智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邀请日本华侨华人博士协会理事长、名誉会长葛宗涛, Hopejets Consulting合伙人鈴木滉司,迅达电梯中国区总裁施达毓,中国泰国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邢倜辰和苏州工业园区跨国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星辰仕达联合创新中心创始人唐晖等知名专家和业内人士分享真知灼见和成功实践。

 

日本工程院院士、千叶大学教授鲁云,东京人工智能社区、苏州微耳精创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位龙,韩国科学技术院电子工程系教授、中韩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韩永男,中韩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总经理杜晓晶等项目合作方负责人出席交流会。

“参加此次活动,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加了解韩国与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整体产业布局和发展态势。”交流会现场,DELL Technologies业务负责人、韩国明知大学融合软件学部教授金正旭说,他期望在智博会期间结识中国优秀的AI企业,寻找潜在的合作机会。

“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出海拥有特殊的便利条件。”SISPARK(苏州国际科技园)董事长、总裁张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园区设立“企业出海一件事”服务平台,提供跨境数据合规、金融结算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园区拥有省一级的境外投资备案审批权限,3亿美金以下的单个项目可自行审批,通过园区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的专业服务,可以帮助企业较快完成资金出境等审批。此外,作为园区培育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的核心阵地,SISPARK借助在硅谷、波士顿、东京等地布局的国际商务中心和合作机构,为有跨境需求的科技企业提供更佳的跨境架构设计及相关服务,帮助企业高效实现跨境落地运营及跨境投融资对接。

张峰表示,SISPARK依托苏州工业园区得天独厚的政策高地、成熟的产业生态与丰沛的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孵化到资本化上市,再到全球化布局的全周期、一站式服务。对内,SISPARK深度赋能企业成长,高效对接科创板等资本市场,助力众多科技企业成功上市。对外,SISPARK通过专业的跨境投资服务平台及遍布全球的国际商务合作中心网络,为企业“走出去”精准导航,扫除障碍,加速实现全球化发展蓝图。同时张峰发出邀请,对于寻求拓展海外版图的中国企业,SISPARK不仅是理想的合作伙伴,更是能提供“从实验室到全球市场”全程护航的卓越平台。

金正旭从中韩在AI领域均积极布局着手,详细讲述了韩国通过采购GPU、发展国产芯片和NPU提升竞争力,同时中国也在大力推动AI技术发展。两国在AI技术上的竞争与合作,将为全球AI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鈴木滉司聚焦日本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状,讲述了日本制造业市场快速增长以及其重点领域包括数字孪生、生成式AI和供应链韧性等详情。在此背景下,重点阐释了中日企业合作的三大机遇:机器人技术、3D视觉系统、生成式AI。

会上,施达毓通过实战案例讲述中国企业在欧洲和中东拓展业务,应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区域特性定制策略。中东合作环境友好,欧洲则机会与挑战并存,中国企业需通过并购、优化供应链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措施,并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稳步增长。

邢倜辰系统阐述了泰国投资的核心优势与机遇——经济稳定,拥有战略区位和完善基建,重点产业包括数字产业、电子产品及电动汽车;政策上,提供最长13年企业所得税减免、进口设备免税及东南亚唯一的土地永久所有权;叠加劳动力成本低、工业电价优惠等。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为中国企业南下提供了关键坐标。

活动现场,SISPARK与苏州工业园区跨国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东京人工智能社区、中国泰国发展有限公司、德国畅远科技、科沃斯蒲公英加速器五大平台进行全球伙伴计划签约,覆盖广阔亚欧大陆的“创新服务网络”正式贯通。

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久保田教授团队“微型手术机器人平台项目”、日本千叶大学鲁云院士团队“光触媒小球机械成膜技术项目” 、韩国顶尖团队“人工智能语音项目”、瑞士精密科技“高分辨率X射线显微镜与光学元件项目”4家国际技术项目签约落地,有力推动了资本与技术的全球奔涌。

 

在圆桌讨论环节,东声智能创始人兼CEO韩旭、庄生晓梦创始人兼CEO朱雷震、古月居创始人兼CEO顾强、赛那德合伙人张金跃四位业界领袖围绕“AI+科创企业全球化增长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度对话。观点碰撞、直击痛点,为本地企业跨境合作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苏州工业园区AI企业出海已形成“头部引领+生态赋能+政策护航”的成熟模式,正从产品出口向技术标准和全球价值链高端跃迁。未来随着国际技术协作深化与新兴市场开拓,“园区智造”的全球化影响力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