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在“中国荔乡”广东茂名市,荔枝林海翻涌着红浪,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果农们穿梭其中,忙碌而喜悦。
在这热闹的丰收场景背后,是茂名市委市政府将荔枝产销这一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搞好开门教育紧密结合,通过优化产销流程、强化科技支撑、深化农文旅融合、落实质量监管职责,以务实举措推动荔枝从“土特产”蝶变为富民兴村的“大产业”。
“今年荔枝收成怎么样?销售方面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在荔枝产销的关键时期,茂名各地党员干部把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果的实际行动,以“脚沾泥土察实情”的态度,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果农家中、企业车间、交易市场,切实解决荔枝产销过程中的“痛点”。
现在正值茂名荔枝等当季水果大量上市。今年第一号台风“蝴蝶”刚吹散,茂名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党组织立刻迅速行动,集中力量深入一线指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针对荔枝等水果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组织抢收抢摘,做好未成熟上市水果防护。根据农情调度,目前荔枝采摘产量超4752.5万吨,成熟部分已抢收90%以上,约占荔枝总产量75%。
“三、二、一,起飞!”日前,高州市平山镇党委以“创新服务”破题,协调全省首例低空无人机运输荔枝试点,实现跨水域无人机运输出岛,展现产业拥抱科技的服务理念。
荔枝贵在鲜,运输就是与时间赛跑。据试飞分析,此次展示的无人机运输荔枝技术,每台无人机每次可运输170斤,一公里仅需5分钟,每小时约运输3000斤,运输成本可降至每斤约0.15元,降幅达62.5%,全面打通从枝头到冷库的“极速通道”。
高州市分界镇党委联合茂名水果研究所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设立“党员技术服务站”,推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与广东铭景农业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研发全链条荔枝保鲜技术,出口荔枝损耗率从15%降至5%。同时,引进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研发出荔枝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建成“冻眠”荔枝生产线,使荔枝保鲜期延长至18个月,深受消费者欢迎。
高州市荔枝产业链党委协助高州市委组织部、高州市科工商务局开展荔枝保鲜技术科研攻关计划,组织企业以及联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功申报7项荔枝保鲜科研攻关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引进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肖更生院士团队,推动荔枝精深加工低温制汁、超高压非热杀菌、节能速冻等技术突破,实现荔枝从“当季卖”到“卖四季”。
“田头小站”荔枝保鲜冷链车间。丘立贺 摄
3月17日举办的2025茂名荔枝“12221”市场营销暨高州荔枝赏花叹蜜游春活动现场,彩旗飘飘,人声鼎沸。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游客穿梭于高州荔枝花海中,热闹非凡。活动结合“一骑红尘妃子笑,缘是茂名荔枝来”历史佳话,以华丽大气的唐风美学,策划系列主题活动,打响广东省2025年荔枝季营销第一枪。
此外,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织开展荔枝定制、产销对接大会、荔枝古树采摘权拍卖等为荔农办事实系列活动,吸引大量市民走进产地,体验购买特产、品尝农家美食、游览景点、入住民宿等,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全链条消费场景,为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组织3家企业赴天津滨海新区,与10家重点采购商开展荔枝产销对接;举办“荔香四海・产销共赢”茂名荔枝产销对接活动,推荐12家企业与外地采购商携手,现场达成约5300吨荔枝采购量……从过去的卖农产品到现在的卖商品转变,茂名市商务局致力于多举措扶持优质荔枝供应链企业,通过建立规范化的产销对接机制,构建起从产地到市场的全链条标准化供应体系,有效促进荔枝产业提质增效,为企业增收和市场供应提供双重保障。
主播直播带货荔枝。吴昊 摄
直播3小时售罄2.5万斤荔枝,这是台风“蝴蝶”过境茂名化州前,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助农行动交出的成绩单。6月中旬,正值化州中垌镇荔枝采收关键期,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却裹挟着风雨来势汹汹。“气象预警发布后,我们每天盯着台风路径,心都悬在嗓子眼!”一位荔农回忆道。枝头的荔枝一旦遭遇暴风雨,落果、裂果、病虫害将接踵而至,数月辛劳恐化为泡影。紧急关头,“百千万工程”帮扶化州组团单位迅速响应。化州市委市政府联合广东省二十支公司、化州市农业农村局、电商协会等10余家单位,从选址布场到对接物流,从筛选产品到培训主播,组团单位每名党员干部都在争分夺秒推进工作。工作人员抓紧调试直播设备,农技专家加急指导抢收技巧,村干部挨家挨户统计荔农待售数量,台风来临前的最后窗口期,“荔刻尝鲜 甜蜜助农”直播顺利开播,短短3小时内,超2.5万斤荔枝便被抢购一空。
目前处于荔枝大量上市阶段,茂名相关部门加强对荔枝各个环节的监管,认真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健全荔枝生产主体建档立卡,加强宣传及时更换张贴新版重点品种宣传清单,及时掌握辖区重点问题品种的生产现状。在用药高峰期强化巡查,做好巡查工作记录,上市季节加大检测力度,形成关键节点“防护网”,不断推动重点问题品种专项治理工作稳步向前,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未来,茂名将继续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融入学习教育开门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把作风转变直接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上,让荔枝产业成为共同富裕的“甜蜜引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