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市博物馆,有这样一件镇馆之宝——红褐陶鬶。
它出土于胶县三里河(原属昌潍地区),器身低矮,形似肥硕大鸟,伏于地上,仰望高空,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100~4600年)的代表性陶器,亦被看作是彼时人们对鸟图腾崇拜的物化表达,与公输班削竹以为鹊、墨子制木鸢等风筝起源的传说一脉相承。
潍坊市博物馆陈列的红褐陶鬶
或许大汶口先民在制作红褐陶鬶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种对天空的原始想象和探索,会在潍坊持续演绎数千年。而今,一到每年4月,千鸢竞飞、云端共舞的盛景便会如约在这座“世界风筝都”上演。
一根风筝线让潍坊走向了世界
1984年,首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启幕,自此这根细细的风筝线成为了潍坊连接世界的纽带,到今年已经是第42个年头。
4月19日,2025“春游齐鲁”服务消费季、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在世界风筝公园开幕。来自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的257支队伍、1564名参赛者携1971只风筝,于云端竞技,再次在空中铺开想象力的巨幅画卷。
在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开幕式现场,各参赛队伍上台。
被放上天的“山东地图”风筝、“齐鲁天路”风筝,将齐鲁大地上的标志性建筑、特色风光,用精湛的风筝技艺一一呈现,以此表达对五湖四海游客的欢迎;翼展20余米、身长15.6米的“和平精英”运输机风筝,将老手艺与潮流游戏IP结合,由潍坊风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团队对“和平精英”游戏中的飞机进行了1:1还原;为庆祝中国、古巴建交65周年的龙头蜈蚣风筝,则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红卫创作而成,用65节腰片祝愿两国友谊长长久久。就连在蛇年央视春晚舞台上转手绢的“宇树机器人”,此次也没有逃脱上天表演节目的命运。
来自国外的风筝参赛队伍同样不容小觑。德国风筝代表队参赛者66岁的于尔根·施奈德长期致力于推广风筝文化,曾在1995年获得德国双线特技风筝飞行冠军,此次更带来了包括幽灵风筝、折叠星风筝、护身符风筝等在内的多款别开生面的风筝作品;来自瑞士的参赛者奥利维尔·雷蒙德,今年已经是第四次参加潍坊国际风筝节,目前他的多款风筝作品陈列在潍坊风筝博物馆。
此外,还有来自意大利的长达220米的“火龙风筝串”风筝,来自韩国的寓意友谊与和平的46面国旗风筝,以及来自俄罗斯的颇具特色的动物类型大型风筝……从渤海之滨到大洋彼岸,这根风筝线作为文明互鉴的介质,连古今、通四海,正在编织着全球文化交流的网络,不仅吸引全球各地的游客在潍坊共叙情谊,也让潍坊之美、齐鲁之韵通过“云端”走向世界。
从短期消费脉冲到长期消费提振
其实,这场以鸢为媒的年度节庆盛宴,早已超越简单的文化交流活动范畴,成为了撬动潍坊城市经济发展、提振文旅消费的有力杠杆。
潍坊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现场共吸引游客23.7万人次。围绕“风筝+消费”创新模式,4月上旬以来共开展商文旅体各领域消费活动51场,直接拉动消费约12.5亿元,仅4月19日至20日两天,各类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达到2.1亿元。
在世界风筝公园的风筝放飞场,形态各异的风筝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
今年,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则有望在撬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层面,再上新台阶。为了更好地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和游客,世界风筝公园对原有场地进行扩容升级,在本届活动开幕前完成了520亩的场地扩建,并在园区内部新修主干道路2840米,园区内外停车位总数达到31000个。
而被称作“显眼包”的各品牌们除了在潍坊的上空扎堆发“疯”,在地上也没闲着。其中,滴滴出行携手“春游齐鲁”发放了1800万元优惠券;美团发放“美团神券”,为市民、游客“吃喝玩乐住”带来多重优惠;中国银联山东分公司联合3000余家商户及金融机构发放了2000万元文旅体育消费券……一系列真金白银的让利措施,为提振消费提供了强劲支撑。
此外,同期举办的风筝赛事、文旅宣推、体育运动、经贸合作等系列活动更是多达60项,以“风筝+N”模式带来消费新场景的持续裂变。比如,用“风筝+露营”“风筝+演唱会”的方式圈粉Z世代,“五一”风筝露营节、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筝筝日上 青春飞扬”群星演唱会等为人们五一小长假出行带来更多新选择。
再比如,用“风筝+文旅/产业”带动全域旅游,将潍坊国际风筝会与青州古城、杨家埠木版年画、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等非遗资源、产业资源联动,推出联游路线,为走进潍坊的游客带来沉浸式深度游体验。
其实,早在1987年第4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潍坊便开辟了一条以市区为轴心,途经下辖7个区县,24个景点、3个民俗旅游村庄、4个博物馆的千里民俗旅游路线。如今,这条路线因产、文、旅的有机融合,正焕发出新活力。
位于潍坊市临朐县的沂山风景区景色秀丽。
毫无疑问,在文旅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节庆经济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如何让短期消费脉冲变长期消费提振,将流量变留量,还需要构建文旅消费的长效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以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启“春游齐鲁”篇章为始,后续还将有夏品美食、秋享康养、冬玩冰雪等季节性主题,贯穿全年的“齐鲁服务消费季”活动。这也意味着,潍坊国际风筝会或将从春日盛会变成永不落幕的消费嘉年华,持续释放文化赋能与产业联动的叠加效应。潍坊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4月15日,于本届风筝会开幕前夕举行的潍坊市名优特色产品采购对接会,已促成46家企业与各大采购商达成合作意向,年采购额达3.7亿元。
从“风筝之都”到活力之城
近年来,潍坊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也如同风筝般越飞越高。2024年,潍坊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203.2亿元,居山东省第四;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1.6亿元,同比增长6.7%,居山东省第四。强劲的经济韧性和消费活力,让潍坊被看作是山东省内下一个GDP破万亿的“头号种子选手”。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了政府工作任务的首位。42年来,潍坊一直致力于将潍坊国际风筝会打造成为文化交流、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共赢的新范式,并用一年又一年持续扩大的活动影响力验证了“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这一路径的可行性,为提振消费、“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提供综合性高能级平台。
作为潍坊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制造产业,潍坊风筝及相关产业目前总产值已突破20亿元,风筝年产量超过1.2亿支,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带动就业超10万人。
位于渤海湾南海岸的潍坊港。
以风筝牵线,潍坊的优势产业集群也在持续引入源头活水。目前,潍坊拥有动力装备、高端化工、食品加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动力装备集群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约占全国的1/3。根据“潍坊国际风筝会”官方微信发布数据显示,仅2024年第4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办期间,便促成了高端装备、新能源、高端化工等8个重点项目签约,涉及总投资达95亿元。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在出席今年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时,亦提到了风筝会对经贸合作的带动作用。他对此前举行的“鲁英产业对话——农业科技专场合作交流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该行程让他有幸结识了70余家当地企业与机构,并期待在同期开幕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一睹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所取得的成就。
倪乐思说,“展望未来,我期待加强英国与潍坊之间的人文贸易交流,深化双方在农业、教育、贸易与投资等领域的合作,推动英国与潍坊的经济发展,共促繁荣。”
从春秋时期的木鸢传说到城市品牌IP,潍坊通过国际风筝会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风筝给潍坊带来的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对城市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以及激发消费活力的层层拉动。
正如潍坊市博物馆陈列的那件红褐陶鬶,数千年前它便以昂首向上的姿势仰望天空。未来,潍坊这座城市也将如它放飞的风筝一般,在时间的长风里,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