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生命奇观》HDR Vivid如此菁彩观影会举行

王倩  2025-01-09 16:41:36

1月6日,由中国国家地理、哔哩哔哩(bilibili)、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WA联盟)联合主办的“《生命奇观》HDR Vivid如此菁彩观影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生命奇观》中国国家地理、B站的主创成员、Vivid菁彩视听品牌方与众多媒体嘉宾齐聚一堂,共同领略《生命奇观》的独特自然魅力,感受HDR Vivid(菁彩影像)技术带来的“菁彩”视觉盛宴。

 

HDR Vivid点亮《生命奇观》,绽放自然之美

 

《生命奇观》是B站首部支持HDR Vivid技术的影片,由中国国家地理和B站联合出品,B站UP主「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张辰亮担纲监制并全程出镜主持。HDR Vivid技术为本片带来了更细腻的色彩表现、更丰富的细节层次和震撼的视觉体验,每一帧画面都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更加生动、真实的自然奇观世界。自开播以来,《生命奇观》备受网友关注与喜爱。

 

活动现场,嘉宾共同“抢鲜”观看了《生命奇观》第三集,片中形态千奇百怪的沙漠动物,外表软萌粉嫩的沙漠植物,跃然于大屏之上,从毛腿沙鸡细腻的羽毛到沙拐枣娇艳的色泽,HDR Vivid技术让每一个细节都无限接近于真实,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神秘的沙漠之中,近距离感受大自然与生物界的鬼斧神工。

 

“分辨率、帧率、高动态范围、颜色、声音,是超高清视频体验提升的关键维度。”Vivid菁彩视听品牌主理人曹济川先生在现场分享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HDR Vivid(菁彩影像)和Audio Vivid(菁彩声)的技术能力和生态进展。他阐述道:HDR Vivid是以高动态范围、广色域带来更真实的颜色和丰富的细节;而Audio Vivid则让声音有高度,可以让声音有轨迹,可以呈现真实世界声音的感觉。目前,Vivid技术已实现贯穿从内容制作、传输到终端呈现的端到端全产业链,作为该标准的发起单位, UWA联盟发展迅速,会员单位已达400家,涵盖22个国家的产业伙伴,HDR Vivid和Audio Vivid相继成为了我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行业标准且逐步走向国际化。现在,主流视频平台纷纷上线Vivid菁彩内容,全网上线内容超5万小时,支持该标准的终端产品型号超500余款,Vivid生态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消费者在人、车、家场景都可以尽享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视听体验。

 

双向奔赴,HDR Vivid与艺术创作的融合之美

 

艺术创想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为超高清高品质影视内容的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在创作分享环节,嘉宾们为观众揭开了《生命奇观》背后的创作故事。中国国家地理制片人康辰宇表示,中国国家地理致力于将自然博物之美,通过《生命奇观》系列纪录片以视觉形式传递给大众。“其实,自然类纪录片对风光、动植物细节在拍摄和调色上要求严苛,正是得益于HDR Vivid技术,《生命奇观》在画质和展现细节的能力上有了极大提升,色彩更丰富逼真,细节处理更生动,远超以往4K呈现效果。”未来,中国国家地理将继续与HDR Vivid深度合作,持续创作更多高品质内容,让观众领略到更真实、更震撼的自然生态。

 

“这是一次双向奔赴的梦幻联动。”《生命奇观》主创—哔哩哔哩纪录片国际部制片人苏巍说到。从制作初期,B站和中国国家地理就为《生命奇观》定调,在追求科普内容严谨、有趣的同时,给予观众最高品质的视觉享受。HDR Vivid技术恰好契合这一愿景,与节目追求高品质体验的理念不谋而合,于是三方迅速确定合作。目前,B站用户对于HDR Vivid技术的反馈积极向好,B站未来也将有节奏、有规划地在站内应用HDR Vivid技术,推动更多的创作者积极运用这一技术,共同打造高质量的影视内容。

 

来自北京上添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胡旭阳是《生命奇观》HDR Vivid版本的调色师,他在现场分享了使用HDR Vivid技术的亲身感受:在制作过程中,HDR Vivid版本在监视器环境下峰值亮度可达1000尼特,相比SDR亮度更高,因此本片对比度更高。同时HDR Vivid使用BT.2020色域,色域覆盖面更大,相较SDR版本能展现更多颜色。在《生命奇观》的第二集—马来西亚雨林,调色师利用HDR Vivid技术可使光束形态更立体,明暗过渡更分明,增强画面纵深感;夜景中的荧光画面,HDR Vivid能突出荧光且保证亮度和饱和度,为影片调色提供了更多创意空间,使影片更接近真实还原的效果,让观众身临其境。

 

技术创新绽放《生命奇观》,强强联合引领前行方向。此次观影会不仅展示了《生命奇观》的精彩内容,也体现了中国国家地理、B站和UWA联盟在推动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方面的共同努力。未来,Vivid菁彩视听将持续携手产业伙伴,为消费者带来画质更细腻、色彩更生动、声效更震撼的影音内容,提供焕新高品质的美好视听体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