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那些跑去种咖啡的年轻人,都怎样了?

刘焕  2024-10-30 11:19:21

早C(Coffee,咖啡)晚A(Alcohol,酒)的年轻人,这些年C含量越来越高。晨起一杯,开始一天的忙碌;中午一杯,清醒昏沉的头脑;晚上一杯,为身体驱走伴随加班而来的腺苷。咖啡可谓是当代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

 

‌Science杂志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天要消耗22.5亿杯咖啡,杯子连起来能绕地球7.5圈。仅就我国来说,在一二线城市,咖啡消费量已达到300杯/年。这意味着有人几乎每天都喝,“咖啡续命”属性无疑。

 

有趣的是,有人不仅爱喝,还跑去村里喝,甚至从喝咖啡变成了种咖啡。在有“中国咖啡之都”称号的云南省普洱市,随着近几年乡村旅游兴起,“村咖”文化开始流行,一座座“把咖啡搬进大自然”的咖啡庄园受到众多年轻人青睐。他们在这里喝咖啡,还交流怎样种植咖啡、管理好咖啡,俨然成为一种时下潮流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种咖啡很容易吗?那些已经跑去种咖啡的年轻人都怎么样了?带着这样的好奇,我们也走到咖啡田中,去和年轻的咖农们聊了聊。

 

即将成熟的咖啡果

 

30岁,回到田间地头

 

蔡晴开决定去普洱种咖啡时,刚刚30岁,正是闯的年纪。在此之前,他是一名货车司机。从昭通到昆明,近350公里,一趟4个多小时,蔡晴开在20岁出头的年纪就这样开着货车往来两地,“拉苹果,拉炭,夏天拉肥料,所有的东西都拉,老板说拉什么就拉什么”。

 

靠开货车,蔡晴开很早就在镇上盖了新楼,一部分租出去,剩下的铺面做点生意,夫妻俩有稳稳的幸福。唯一辛苦的就是,一个人跑长途太累,尤其是夜间开车很容易犯困,很危险。那个时候,蔡晴开就喜欢冲一壶速溶咖啡来提神。

 

蔡晴开

 

2006年,蔡晴开到普洱的叔叔家探亲,那时当地正值咖啡的成熟季,看着满山咖啡树上挂着红彤彤的鲜果,埋藏在体内“种点什么”的基因一下觉醒了。

 

“我也想种咖啡。”第二天,他就跑去山上,转了一圈立马盘了80亩地,此后变卖了在老家昭通的所有家产,带着全部积蓄和家人把家安在了普洱市思茅港镇那澜村海拔1200米的高山上。

 

蔡晴开之所以看中这里,一来是因为地理条件。北回归线贯穿全省,让云南有相当一部分面积位于“咖啡种植黄金带”,云南普洱就属于低纬度、高海拔的优质产区。二是这里悠久的咖啡种植历史。云南种植咖啡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一位法国传教士从境外将咖啡种带进云南。到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为了给苏联供应咖啡,云南咖啡第一次开始产业化种植。

 

时至今日,经过100多年发展,云南已经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咖啡产区。2023年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约120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98%以上。其中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67.9万亩(2022年至2023年产季),占云南省的一半以上。

 

晴开农场咖啡庄园

 

但是在真正种咖啡之后,蔡晴开才知道咖啡树有多“脆弱”:只能“靠天吃饭”,在雨季种植咖啡树存活概率才更高;万一遇上霜冻、病虫害,影响咖啡树的生长和产量不说,还可能导致整个咖啡园毁灭;咖啡的管理、采收、加工等每一步都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这和想象中的田园牧歌生活不同,种咖啡很辛苦,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甚至是青春年华,奉献在咖啡田中。今年35岁的刘晓蓉,已经种了十多年咖啡。当年大学毕业半年后,她就跟丈夫结婚回了普洱,开始了种咖啡的生活。

 

“那时候我才20多岁,每天在几千平方米的大山上给咖啡树剪枝,当时剪着剪着就哭了。我就觉得我这么年轻,为什么要来这里晒太阳种咖啡。”种出来的咖啡也不好卖出去,刘晓蓉说,那时每到产季结束,就自己开着货车,一家公司一家公司上门去卖,好不容易排到自己了,人家一检查不合格,只能降为次级豆卖。“虽说一级豆和次级豆差了几块钱,但我们这一车货就是少了几万块,说不定那年做下来我们是亏本的。”

 

今年在“星巴克云南生豆优秀供应商大会”上见到她时,她说:“现在种咖啡心里很甜的。”她所在的合作社种植了600多亩咖啡,2023—2024产季光给星巴克的供货量就超过了12万公斤,按近期咖啡国际期货价格36元/公斤(最高价)来算,收入最高可达四百多万元。

 

刘晓蓉与1500名咖农参加“星巴克云南生豆优秀供应商大会”

 

12年,必不可少的“咖啡搭子”

 

情况是什么时候变好的呢?在问了多位云南咖农后,他们给了同样的回答,2017年。

 

这一年,位于澜沧江河谷地带的思澜佳咖啡园的黄蜜处理咖啡豆,入选星巴克臻选咖啡,这是云南咖啡首次入选。

 

星巴克臻选的含金量在于,作为全球最大咖啡连锁店,星巴克的寻豆师每年要走访世界各地搜罗品质出众的咖啡豆,在25万杯咖啡品鉴里,只有少量珍贵而独特风味的豆子,才能入选星巴克臻选咖啡。

 

这意味着云南咖啡已经有了“高品质”光环。事实上,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云南咖啡在京东的销量增长超过30倍,增速为普通咖啡的5倍以上,2024年“云南咖啡”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超过30%。

 

云南咖啡在中国和国际市场越来越火热,背后离不开一群热爱咖啡的年轻人共同的努力与坚持。2012年,星巴克在云南普洱成立中国及亚太区首个“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Farmer Support Center,以下简称“FSC”),希望把最专业的知识、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带到云南,提升咖啡的品质,也能够把最好的云南咖啡带给世界。

 

这一年,30岁出头的佟亚伦第一次来到云南,成为FSC负责人。他聊到当时收购咖啡豆的场景,咖农们开着货车把咖啡豆卸在FSC晒场上,以做来料检验,好多咖啡豆里还掺着石子、木屑、铁钉。“因为光照、雨水等气候条件原因,一棵咖啡树上的鲜果成熟时间不同,只有全红果子的粒径、水分等达到一定标准,才有成为一颗好咖啡豆的基础。但实际上很多当地咖农采摘时是比较粗放的,直接一把都抓下来。”

 

佟亚伦在10月19日举办的“星巴克云南生豆优秀供应商大会”上

 

“云南咖啡价格低,最大的诟病就是质量不稳定,同一个人卖货可能一批好一批坏,买家不愿意买货,因为这纯靠拼运气。”基于此,佟亚伦和团队在当地率先推出了“优质优价”政策,即不仅会以高于市场均价20%—30%的价格收购高品质咖啡豆,还对满足甚至超过星巴克采购标准的精品咖啡豆给予额外奖励。

 

以“咖二代”朱庆艳为例,有一年她家卖给星巴克的咖啡豆因质量上乘、供货批次量大,仅现金奖励就高达29万多元。

 

星巴克这一自上而下的分级鼓励策略,极大调动了当地咖农的种植积极性,云南咖啡的精品化逐渐萌芽。

 

比如加工上更精细化。蔡晴开在传统日晒和水洗咖啡豆加工方式外,独创“金袍处理法”,加工过程中完全不使用水,采用机器烘干,最大程度地保留咖啡的原始风味。2019年和2020年,他的“晴开农场咖啡豆”两度入选星巴克臻选系列,并成为星巴克中国第一款以咖农名字命名的咖啡。

 

种植上也向精品咖啡靠拢。刘晓蓉提到,有人说哪个品种好,她就去合作的科研所做品种测试,以此来确定在合适的海拔、地块来种,并针对性地施肥,从而种出风味更好的咖啡。

 

星巴克农艺师王万东(右一)与咖农在咖啡田里

 

星巴克农艺师王万东很开心这样的观念转变。王万东也是12年前来的普洱,他被认为是当地咖农最信任的“咖啡搭子”。深入田间地头,为咖农提供免费、专业的可持续种植培训;建议他们全红果采摘;免费提供遮阴树——咖啡树喜阴,在咖啡田里种植桃树、芒果、黄花梨、澳洲坚果等高大树种,可以在其周围形成更好的微型气候帮助果实吸收营养;提供病虫害防治方法,检测土壤状态,为咖农针对性配置肥料……

 

在星巴克农艺师、杯测师等团队的努力下,2017年首款云南咖啡豆入选星巴克臻选系列,而且开始被国际认可。佟亚伦介绍:“12年前云南咖啡豆在国际市场上售卖,得在基础期货价基础上减去30美分。在我们的努力下,咖农种高品质咖啡豆的意识转变了,每批咖啡豆质量逐步提升,2017年开始,我们再和其他国际客户打交道时,已能将价格从减30美分谈到加5美分,因为人家已经认准你的质量,愿意出这个钱。”

 

星巴克杯测师团队负责为云南咖啡豆的品质把关

 

“工业上可能哪个技术攻破了就一下带来行业提升,农业就慢一点,需要不断地去强化咖农种好咖啡的意识,才有可能带来改变。我们就一点一滴去做,最后滴水成江河。”王万东说。

 

留下的年轻人,云南咖啡的希望

 

马孝金是众多云南咖农中特殊的一位,他的咖啡田在海拔2300米的哀牢山上。

 

2017年,他第一次把自家种的咖啡豆卖给星巴克。当时还有一个小插曲,他开车200多公里来到FSC,结果排队五天轮到自己时,工作人员正好下班。又下雨,他不想等了就打算比收购价低两块卖给别人,结果没人敢要。在工作人员再三承诺第二天第一个就验他的货后,他等到了,最终以比收购价高两块的价格卖掉,“我还多赚了两万块”。

 

这让他更加坚定了种好豆的信心。这几年,在星巴克捐赠一套30万元的污水设备后,马孝金的合作社不仅可以继续水洗加工咖啡豆,而且更环保。他的咖啡农场也通过了星巴克的“咖啡和种植者公平规范”(C.A.F.E. Practice)认证(涉及品质、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能持续为星巴克及更多咖啡采购商供货。

 

通过星巴克CP认证的咖啡示范农场

 

如今咖啡不愁销路,马孝金计划着在咖啡庄园开辟哀牢山徒步游路线。毕竟要想让村庄的咖啡事业焕发新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种植好咖啡,更需要创造一种全新的咖啡文化,吸引人前来消费体验,尤其是吸引远离家乡的年轻人回来,才能为当地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星巴克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早在2021年初,星巴克基金会通过赠与亚洲携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捐赠逾1700万元发起沪滇协作星巴克“共享价值 美丽星村”示范点项目,旨在立足普洱咖啡产业资源优势,围绕咖啡+旅游促进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乡村融合发展,打造吸引咖啡爱好者寻咖之旅目的地,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旅游效益的“多赢”。

 

今年7月20日,美丽星村正式开村,以思茅区白沙坡村为核心示范村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建成了占地面积达1700平方米的咖啡文化体验中心,以及多个餐厅和精致民宿。体验中心被村庄、咖啡田环绕,游客可以实现咖啡采摘、加工、杯测、烘焙、品尝,即“从种子到杯子”全流程闭环咖旅体验。民宿则由当地20个农户共同运营管理,农户们还可以在自家庭院里提供烤面包、绝版木刻等特色产业,增加额外营收。

 

“现在老百姓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空前高涨,他们还接受了很多服务培训。村里不少原来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他们要创收创业在家门口10米处就能实现。”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党委书记查健介绍。就在今年国庆期间,七八个返乡年轻人组织了一场“有点意思国庆赶街gai天”活动,吸引了7000多人次客流。

 

美丽星村由咖啡文化体验中心、餐厅和民宿组成,周围被咖啡田环绕

 

“我觉得年轻人很重要,新鲜血液的加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村发展能走多远。我们接下来就要聚焦人才和文化帮扶。”28岁的徐玉文说话格外坚定,她来自星巴克社会影响力部门。从美丽星村开始规划就进驻到白沙波村,三年来,这位上海姑娘两个月就来一次,一次待一两周,跟几个年轻驻村干部写规划、做动员、建厕所、跑政务。她说年轻人的活力是无限的,他们有一颗赤诚之心,只要想做什么就没有做不成的。

 

因为有了彼此的信任和扶持,相信这些年轻人、有担当的企业与云南咖啡一起成长,云南咖啡会越来越好。

 

如今随着云南咖啡逐渐走到市场C位,星巴克仍在为它努力和投入。10月19日,星巴克全球执行副总裁兼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宣布,从今往后,星巴克计划将高品质的云南咖啡豆,加入到中国内地售出的每一杯星巴克经典浓缩咖啡中。中国内地的每一家星巴克门店,将出售云南单一原产地咖啡豆。这意味着云南咖啡将迎来更大的市场和机会。

 

另一方面,不少咖二代、咖三代、咖四代陆续返回家乡,甚至有很多外地人,最远的有东北人来包地种咖啡、做咖啡,并学习把咖啡与文旅结合。而当更多年轻人留下来,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希望,咖啡就不再只是一杯饮料,更是连接乡村田园与现代都市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