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宝马创新之道,新世代面向未来

郭凌  2025-04-27 13:44:36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前夕,几场交通事故让智驾问题引发广泛关注。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强调“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因此,尽管在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1308台车辆中,新能源车占比仍超七成,但过去几年间被频繁提及的“智驾”“高阶智驾”“自动驾驶”等宣传内容在本届车展上鲜少出现,“辅助驾驶”又重新成为车展高频词汇。

 

作为公认的辅助驾驶起点,定速巡航功能早在1910年就初见雏形,1958年开始搭载车型真正进入汽车市场。定速巡航,也可以说是最早的辅助驾驶功能的量产运用,甚至比三点式安全带的量产使用还早一年。

 

辅助驾驶的要义在于“辅助”,在经历了数十年进化后,依然以此为本。然而过去短短几年间,在许多夸张宣传下,智驾逐渐概念模糊,面向消费者传达的核心信息从辅助变成了替代托管。

 

科技创新、技术进步追根溯源,终于回归以人为本。

 

 

 

2025年被业内认为将成为智驾元年。同时,L3级自动驾驶车获得合法上路资格且覆盖私家车领域,今年也被认为将成为L3级自动驾驶规模化元年。

 

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几场事故敲响了警钟,也让行业重新审视和思考汽车创新的根基所在。

 

新世代开启强大攻势

 

在车展及其他发布会上不再反复宣传“自动驾驶”“智能驾驶”“高阶智驾”的企业,又会将重点放在哪里?

 

4月23日,宝马集团携旗下三大品牌BMW、MINI与BMW Motorrad超30款新车型与多项首创新技术亮相2025上海车展:从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带来的智能驾控技术,到首创BMW新世代智能超感座舱和全新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驱动的人机交互创新,宝马集团以前沿科技演绎电动化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这些全新车型和新科技展示,体现出宝马正携手中国力量,全面应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创新技术,凭借数字化加持的全新人机交互和智能驾驶乐趣,将“中国速度”转化为提升用户体验的核心动力。

 

据了解,首款中国专属新世代车型为BMW iX3L。目前,首款国产新世代车型测试车已在沈阳下线并开启全面测试,明年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以此为开端,以BMW新世代车型为代表,宝马将全面开启强大产品攻势。2025年,宝马集团计划在中国推出10余款新车型;2026—2027年,将推出包括新世代车型在内的20余款BMW新车。

 

作为宝马面向未来所打造的创新技术集大成之作,新世代诠释了宝马与众不同的创新理念。驾驶乐趣是宝马的品牌核心,宝马致力于以智能科技赋能驾驶乐趣,为客户带来情感化、沉浸式的驾驶体验。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作为一家360°全方位科技公司,宝马将创新无缝融入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将工业制造与数字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如今,我们正将智能纯粹驾趣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宝马集团的创新成果就是新世代,以宝马独特之道,创智能未来出行。人工智能赋能、驾驶动态、动力总成、电池技术、操作理念、数字化和生产——新世代在每一个维度上都代表着全新一代产品。新世代是宝马面向未来写的一本新书,为大家呈现更智能、更人性化、更负责任的未来豪华出行。”

 

近年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大潮下,L2级辅助驾驶功能得以持续渗透和普及。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乘用车L2级,也就是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新车渗透率已经达到57.3%。

 

但随之而来的,是技术创新方向上的过度集中,多家车企尤其是以新能源车为主的新势力品牌,将创新方向集中在L2级向L3级的过渡上。

 

而被行业视为从辅助驾驶向L3自动驾驶过渡的NOA系统,因此迎来了爆发期。而对此模糊且夸大的宣传,也为近期关于智驾事故的热议和监管埋下了伏笔。

 

在齐普策看来,创新不是单一技术的发展,而是整合所有技术,全面满足客户需求。他强调:“我们追求的不只是炫酷的技术,而是提供让客户会用、敢用、能用的技术。”同时,宝马在快速推进创新的同时,始终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每一项新技术都提供可靠、安全的出行保障。宝马斥巨资打造的驾驶模拟中心和未来出行开发中心,致力于在智能辅助驾驶等技术开发过程中进行严苛的测试和验证。齐普策指出:“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汽车的‘传统价值’,如安全性、产品质量、系统整合能力和品牌建设。这些恰恰是宝马的优势所在。”

 

事实上,近期有关智驾事故所带来的巨大争议,以及过度宣传被监管部门“叫停”,正是消费者重拾汽车“传统价值”的具体表现,也让行业开始重新思考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进程。

 

重塑汽车智能标杆

 

“软件定义汽车”“电动化时代汽车已经成为智能设备”“汽车竞争的核心将从硬件转变为系统”……近几年来,相关话题在汽车行业内争论不休、争议不断。

 

不同于一些在竞争中逐渐边缘化的弱势品牌,宝马对此的态度相当坚定:宝马不生产车轮上的智能设备,而是将智能融入汽车的血脉。

 

这一坚定并不是刚刚开始,而是自始至终,且已经逐渐开花结果:

 

开年以来,宝马集团已经陆续发布了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三大突破性创新技术——BMW首创全景iDrive、宝马独创BMW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革命性大圆柱电池,这些都将应用于BMW新世代车型。

 

于上海车展首次亮相的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搭载了BMW驾控超级大脑——行业独创的智能驾控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将动力传动系统与驾驶动态功能的深度融合,将宝马在智能时代的高性能驾趣推向新高度;宝马百年驾趣精髓融合全新自研软硬件技术: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搭配高速数据传输,为车辆带来数字化神经系统,集成算力提升20倍,支持AI 用户体验和场景;首次应用完全自主研发的BMW动态性能控制系统(DPC),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完成所有驾驶动态功能的计算;得益于动力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的深度集成,98%的日常制动场景无须机械制动参与,仅通过能量回收产生的制动力即可满足日常需求,能量回收效率提升高达25%;BMW驾控超级大脑已在中国开启路测,将针对性测试超过70万公里中国路况,完成本土化精准调教。

 

这些成果共同呈现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宝马展台变身“巨幕影院”版的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沉浸式诠释BMW首创全景iDrive与深度融入本土创新的新世代操作系统X,再次树立智能人机交互的行业标杆。BMW首创全景iDrive涵盖众多交互“黑科技”,四大全新交互界面重新定义汽车人机交互:行业首创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集成行业首创的超近距投影技术以及宝马专供的纳米涂层风挡玻璃,搭配再次革新的3D抬头显示、颠覆性竖向双幅设计的超感智控方向盘,以及行业首个“自由裁剪”式设计的BMW首创向心中控。

 

为中国量身定制的中国版本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完成。优化中国用户常用五大用户场景的10个本地化交互体验,深度接入本地生态,更具“中国味”,精准贴合中国用户的偏好。如,宝马定制版车载高德导航为中国用户打造沉浸式导航体验,行业独有的BMW四屏联动交互界面设计与高德地图强大的本地化数据完美融合,高德3D高精地图无缝协同呈现在用户面前。中国最热门数字服务从音乐、视频到游戏、生活类应用等,都将被集成至车辆的核心交互系统中。东方美学与功能需求进一步得到融合,尤其在用户界面设计中,比如“二十四节气”等带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可投射于视平线全景显示。

 

与此同时,宝马携手中国科技巨头开启合作共赢2.0时代,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高度自研、深度定制的专属解决方案。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宝马上月发布了“360度全链AI战略”,在中国各业务板块加速AI运用和落地,并强调AI技术应为人赋能,以安全、公平、合规、负责任的方式使用AI,塑造智能时代的竞争优势。

 

凭借着多年来深入研究中国消费者的本土需求、携手中国力量,宝马不断将前沿技术融入宝马创新体系,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核产品和“黑科技”,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智能驾趣新世代,重塑汽车智能新标杆。

 

齐普策表示:“要在全球市场成功,我们不仅要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产品,更要在每一个本土市场深耕厚植。”

 

在中国,宝马正以坚定的步伐,凭借新世代车型的创新技术、强大的中国研发体系、深化的本地合作以及对责任的坚守,加快创新步伐,以中国速度书写品牌发展的新篇章,为中国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可持续的出行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树立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