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教授,别跑啊

俞杨  2021-12-24 14:24:25

高教机构的人才流动 跟薪酬待遇直接相关

 

科研可以暂无成绩,不能无诚信。

 

撤销“昆仑英才”人才称号、追回科研项目经费、追回奖金、撤销荣誉称号……

 

日前,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决定对出现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的39人,给予上述处理方案。

 

说是违背科研诚信,实际上跳槽跑路的多,在科研上提供虚假信息、违法违纪的反而少。

 

一边是学者追求更高待遇的“走穴”,一边是高校间猛砸重金的“挖人”,大学的跳槽不比企业风平浪静,亦遵循相当原始的丛林法则。

 

追索

 

遭撤销称号的人才,来自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多个单位。

 

具体来看,24人被撤销称号的原因是“在聘期内或项目执行期内擅自变更工作单位”,12人是“未到岗履行义务”,合计超过总人数的90%。

 

剩余几人,属于“违法违纪”行为。概而言之,“不干了”的占绝大多数,“干不了”的是少数。

 

通知要求,用人单位要在12月30日前,按原渠道退回已拨付的资助经费、结余经费,对严重失信行为,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信用信息系统。

 

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林元苍表示,要切实加强科研诚信管理,依法依规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实行终身追究。

 

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未经人才计划主管部门同意,在支持周期内离开相关单位和岗位的,取消人才称号及相应支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当地因为人才跳槽而取消其人才称号,这是可以理解的。

 

人才计划本身是个资助项目,资助项目往往有一些限定条件,比如必须在当地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如果人才拿到科研经费后,就离开跳槽到其他地方去,就违背了资助的宗旨。当然,这些人才心里也清楚跳槽的后果。

 

“昆仑英才”是青海省推出的重要人才引进政策。中国人才计划的开端,始于上世纪90年代。

 

1994年中科院率先推出我国首个海外科技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尔后针对本土科技人才的资助项目也相继上马,比如中组部的“万人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杰青”项目等。

 

2006年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设立人才计划成为各省市地方、高校落实决议的抓手,各类人才计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高校的人才争夺,近30年来一直都在进行。整体来说,东部沿海以及北上广这些地方的高校,肯定占据优势,而中西部高校相对来讲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东北高校由于受人口外流的影响,也存在着人才外流的风险。

 

因此,中西部一些高校,对引进的人才设置一些条件或约束,这是正常的。

 

流动

 

高教系统像个人才市场,人才有进也有出,只不过东部高校进的多,中西部、东北出的多。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日前公示一则因项目承担人离职而终止的杰青项目。事件起因,是大连医科大学因某项目承担人离职,提出申请终止项目。

 

“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原校长王利民多年前的这声控诉,如今已是家喻户晓。

 

根据广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官网,兰州大学一教授不久前受聘广州大学。兰州大学是985高校,而广州大学既非985也非211。

 

最近,南京大学发布了2021年第31批公开招聘相关学科高层次人才名单,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一次引进5名人才,均出自武汉大学。

 

熊丙奇指出,人才被挖走的问题,在中西部地区确实存在。第一个原因在于,当下高校还存在恶性抢人才的竞争,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关注点多用于抢人才“帽子”,带来重立项轻研究的弊病。

 

这就导致高校的人才竞争并不是良性的。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曾明确要求,东部地区的高校不能够去中西部挖人才,直到现在难有有效治理。

 

其实,诸如长江学者等人才工程,国家对西部还有所倾斜。只不过,一些在东部难获头衔的学者,借此先跳到西部镀金,再跳回东部捞金。

 

储朝晖指出,只要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在加大,地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在加大,那么高校人才的流动也会加剧。

 

高校人才流动,本身只是一个结果。如果对世界各个国家的高校人才流动做一个分析比较,关键因素是跟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在近年人才争夺战中,深圳砸钱多出力猛。根据软科统计的中国各高校2020年“杰青”当选数,来自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是引进“杰青”数量最多的高校,多达22名。深圳大学也不少,达9名。

 

而随着高校人事管理改革的推进,一些地方新政出现了,诸如对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其流动可不受流向限制。

 

高校人才的合理流动,确能促进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不过,无序流动的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

 

生态

 

促进区域间人才的有序流动,背后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问题。

 

储朝晖指出,仅仅靠中西部和东北的高校来约束,解决不了人才“东南飞”的问题。

 

高校的人才流动,主要原因跟薪酬待遇直接相关,与高校获得资源的条件和能力直接相关。

 

熊丙奇认为,各大高校的挖人大战背后,还有一种所谓的“人往高处走”的流动趋势,因此必须要解决中西部缺乏人才吸引力的问题。

 

人才的吸引力,本身与相关人才的待遇、事业发展空间、所在地区的生活教育环境息息相关,那就必须从人才的关切点出发,去提高人才的待遇、拓宽人才的发展空间、解决人才所关心的子女求学问题等。

 

这些都是必须系统去考虑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让中西部地区留住优秀人才、吸引人才。

 

不过,提高薪酬待遇,对中西部高校而言谈何容易。一些中西部高校,将本就有限的经费用来吸引人才,再无力去提高广大教师队伍的待遇。至于培养团队、鼓励成果、重视教学、给学生更多的资源,更是望洋兴叹。

 

各种“帽子”非去不可了。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强调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不单纯以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评价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储朝晖指出,东部的一些高校靠薪酬待遇来吸引人才,也存在问题,因为目前没有一个规范的机制,来区分、评价一个人究竟是不是人才。

 

“帽子”也只能代表过去的荣誉,引进以后是不是还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呢?目前来看,这个效果并不明显。国内高校的流动人才,基本上也不是顶尖人才,在世界高校间流动的是。

 

在这种情况下,储朝晖认为,如果中西部的高校,真正能够在管理和评价上有相对先进的手段,也能留得住人才,这可能是中西部高校可以做出的一种选择或者说策略。

 

基于此,建议各个地方,尽可能不要搞什么“帽子”人才,给一个人戴帽子,意味着其他人都没有帽子,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就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