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雄狮少年》被吹爆,结果......

  2021-12-24 14:19:08

 

近日上映的《雄狮少年》是一部不太寻常的电影:这个年头,大部分电影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市场风险,都会选择在上映第一天“捂分”,直到第二天才“开分”。它却采用了大规模点映的方式提前掀起了波澜,影片正式上映前一周,豆瓣上就开出了8.3的高分,如今上映一周,评分又上涨了0.1。

 

这显然是口碑营销的路子,反映出主创团队对影片质量的极度自信,不少影评人和业内人士提前看过影片后,不禁大为赞赏,甚至将其同此前创纪录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相提并论,认为该片具有破20亿的潜能。在这种乐观情绪的推动下,出品方之一的华录百纳股价还一度飙涨了45%。

 

《雄狮少年》被吹爆,结果......

截至发稿,华录百纳股价走势

 

但口碑并不能代表市场,影片正式开画后,首周末两天票房加起来不过4000万上下,总票房预测从最初的3亿以上,掉到了如今的2亿出头,但无论哪个数字,同“20亿”这个数量级都差了十万八千里。主创们和投资者的自信、影评人和从业者的乐观预期,同市场的真实反应构成了悬殊对比。

 

剧情与特效

 

《雄狮少年》的剧情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过于简单,一句话便能概括:一个因为从小体弱多病、被取了个女孩名字“阿娟”的留守少年,不甘一辈子就在小城市蹉跎,决心做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便叫上两个朋友,组成了一个舞狮队,立志要在广州举办的一场舞狮大会中夺冠……

 

整部影片在叙事上,就是一条简洁明了的直线:底层少年觉醒的英雄之旅。

 

这种“英雄觉醒”故事线十分常见,好莱坞无数影片都是遵循此模式。可见剧本创作上很保守,不容易出差错。

 

而在美术、技术上,《雄狮少年》做得也无可挑剔。主角阿娟在天台舞狮时,一缕阳光破晓,从该单一画面,就不难看出导演对光影效果的运用已经炉火纯青。

 

《雄狮少年》被吹爆,结果......

《雄狮少年》

 

而在广角镜头下,影片对城市场景的还原精确度也极高:排队买早点的居民,成群结队进车间的工人,街道两侧叫卖的摊贩,在其间玩耍嬉闹的小孩……这些画面完全抓住了生活的精髓。

 

可以不夸张地说,论场景画面、视觉特效、细节处理,《雄狮少年》都达到了当今国漫第一梯度的水平,技术上,国内几乎没有对手可以与之相比。

 

接受媒体采访时,导演孙海鹏表示,《雄狮少年》几乎所有的画面都是一体化渲染的,而非沿用以往常见的分层渲染。以男主角阿娟在天台独自舞狮到黎明、继而拥抱城市的镜头为例,前景有树和衣服,中景有高楼大厦,远景有烟雾和鸟,一帧一体化解算约需十个小时,此一镜头至少需要两百多帧。此外,舞狮的毛发、夏夜的飞虫、溅起的水花、掉落的木棉等等虽然皆为镜头特效,但也是与相关场景共做一体化渲染的。

 

“影片中一眼能看出来的特效变少了,但实际上的特效工作和渲染量并不少。此次做特效的难度不在于说有多少镜头特效,而在于一体化渲染的解算量特别大。”

 

《雄狮少年》被吹爆,结果......

《雄狮少年》

 

故事线简洁明了,特效上不惜成本,可为什么这部电影的市场反响依旧远远不及预期?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问题所在

 

故事主线只不过是剧本的骨架,骨架之上还需要血肉的填充,才能构成一部成功的影片,这些“血肉”便是细节。然而仔细一看,片中的细节却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从早年的老电影中挪用来的桥段:

 

全片的主要故事围绕在“舞狮”上,开篇也用粤语配音提到了“黄飞鸿”这一概念,毫无疑问是受《黄飞鸿之狮王争霸》的启发;

 

《雄狮少年》被吹爆,结果......

《黄飞鸿之狮王争霸》

 

外出打工的父亲在工地上出了事故,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也促发了儿子的奋斗精神,这一段来自《长江七号》;

 

主角不停地去说服同龄伙伴,让他们从各自的困境和心结中走出来,最终组成一支竞赛队伍,这一段来自《少林足球》;

 

为了学舞狮,主角们找到前退役选手“咸鱼强”,后者的外形性格都致敬了《满汉全席》中钟镇涛饰演的廖师傅一角(事实上,这种“大隐隐于市”的落魄高手形象在港片中颇多,常见于武侠动作片);

 

在参加师父组织的训练赛时,被看似实力一般的对手故意违规暴打了一顿,对面领头的还是个看似文弱的“四眼仔”——这一幕同样来自《少林足球》,相似程度之高,都不能说是“致敬”,简直就是原样复制过来了。

 

《雄狮少年》被吹爆,结果......

《少林足球》

 

上述部分都关于亲情、友情、师徒等情感,爱情元素也有,影片中表现得较微妙,占比也不高。但拆开来看,男阿娟对女阿娟的情感,无非就是底层少年对“白富美”的一种倾慕和向往。这类跨越阶级的情愫,老香港电影中简直铺天盖地,无须特意举例了。

 

平心而论,挪用桥段也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倘若大方向都是原创,稍许一两处如此处理,完全可以理解为“致敬”。譬如迪士尼的经典动画《疯狂动物城》就致敬了《教父》的场景和配乐,逗得观众会心一笑。问题是《雄狮少年》中这类桥段实在太多,密度大过了头,就不好笑了,反而会让观众怀疑编剧水平不足,不抄就写不下去。

 

除了桥段东拼西凑,更大的毛病出在人物性格的转折上,以下几处处理得简直堪称灾难:

 

主角本人以及两个同伴,原本都对自己全无信心,之所以下决心改变,靠的是在天台上相互说服、幡然醒悟:难道我们一辈子就这样了吗?

 

咸鱼强的妻子原本不支持丈夫舞狮,认为一切都应该以赚钱为重。结果突然就被丈夫偷偷带孩子训练的场面所感动,后悔自己当年耽误了丈夫的逐梦之旅……

 

《雄狮少年》被吹爆,结果......

《雄狮少年》

 

人物改变状态,总要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动不动靠着回忆、台词、风景来顿悟,实现180度大转弯,未免太过草率。这种创作风格,不禁让人想起《神奇宝贝》《火影忍者》等一些日本漫画来。

 

漫画特点在于体量大,动不动几百章。这类情节即便再无聊,全书占比也不多,读者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即便如此,大家对这种偷懒式的创作法依然十分反感——例如《火影忍者》中,主角漩涡鸣人之所以被读者们讥讽为“嘴遁”,就是因为岸本齐史花了大篇幅设计出佩恩这样一个满怀仇恨的反派,却让他因为鸣人的几句话就改了初衷,造成了人设混乱及观众体验的崩溃。

 

相比漫画,电影更接近5万字以下的短篇小说,对情节密度和逻辑承接的要求更高。能用动作来推进情节,就别耍嘴皮子,这可以说是电影编剧的入门常识。但《雄狮少年》却在几个最关键的人物动机转折处如此处理,将剧本硬伤暴露殆尽,倘若不是不走心,只能归结为能力不足所致。

 

桥段东拼西凑,转折生硬无味,单拎出这两点来,该剧本便难以及格。

 

设定混乱

 

前述问题都只在技巧层面,倘若宣传得当,勉强还能补救。更深层次还是影片的定位出了毛病,这一点直接导致了市场的溃败。

 

之前被大众称为“国漫崛起”,且确实在市场上引起了一定讨论度的动画影片,要么如《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罗小黑战记》等,靠着电视频道上多年积累的观众基础取胜;要么就如《白蛇》《青蛇》《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选择古典神话形象作为改编蓝本,观众事先有认知,不至于太过陌生。如此处理,无论影片本身质量如何,至少都能保障一下票房基本盘。

 

《雄狮少年》被吹爆,结果......

《哪吒之魔童降世》

 

《雄狮少年》没有遵循以上所有定规:它既无剧集为依托,本身也不具备任何神话概念,走的是纯粹现实主义的路子。这条路国内此前也有过先例,比如2018年初上映的成人动画《大世界》。该片获得了第54届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以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然而市场并不接受,最终票房只报收200余万元人民币,堪称惨淡。

 

纵观全球,最受欢迎的动画电影,如迪士尼、皮克斯的《疯狂动物城》《飞屋环游记》等,都是老少皆宜的架空之作。“老少皆宜”这个词看上去简单,真正做到却很难。

 

以《疯狂动物城》为例,其之所以成为经典,在全球拿下超过10亿美元票房,原因在于除了讨论“梦想”这一母题外,还嘲讽了政治正确、党派斗争、种族歧视、刻板印象、乌合之众、官僚低下的办事效率……对比、反讽,几乎扣在了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中,悬念的设置、节奏的推进也堪称完美。在这一个个精妙的细节上,才构筑起了一部全球范围的成功之作。

 

当然,这些元素只有成年人才能心领神会,孩子们只消看到兔子朱迪和狐狸尼克携手成功破案、战胜绵羊秘书的过程也就够了,至于其余部分,稍许领会一点就是教育上的成功。这正是所谓“老少皆宜”的精髓所在。

 

《雄狮少年》被吹爆,结果......

《疯狂动物城》

 

归根结底,动画电影想要成功,的确需要反映现实,但这种反映是通过“隐喻”来间接作用的。直接对现实进行高精度模拟,不光丢了动画片的先天优势,还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拍成真人片呢?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雄狮少年》导演就提到:为了做出“烟火气”的效果,剧组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采风积累,试图还原鸟瞰视角下的村落布局、墙上斑驳效果的形成原理、墙角杂草的生长规律、村庄植被的分布种类等等。为了使视觉语言同实拍片接近,影片不仅在镜头语言设计上应用了很多实拍片的摄影参数,比如机位、景深、焦距、光圈等,都尽量遵循了物理摄像机的设置模式。

 

只能说精神可嘉,但力气完全用错了地方。

 

更糟糕的是,花了这么大力气去模拟现实,可故事又恰恰和现实发生了大偏移:

 

高桩舞狮这一小众民俗表演为什么能和“成功”挂钩?奖金多少?观众基础在哪?为什么拿了冠军,就能收获男主角渴望的尊重?

 

《雄狮少年》被吹爆,结果......

《雄狮少年》

 

男主角既然觉得自己没有出息,对不起父母,那为什么不走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路径,去好好读书?

 

这一设定实在颇为吊诡。在中国这样一个对学习考试如此重视的国度,学校场景覆盖了每个学龄儿童的绝大部分成长时间,居然从头到尾都没在影片中出现过。主角不甘心做一条“咸鱼”,第一反应是舞狮,第二反应是打工,完全没想到过还有“读书”这样一个选项。

 

这还是现实主义吗?反映的是哪里的现实?

 

再回看《黄飞鸿之狮王争霸》,其之所以选取“舞狮”为故事素材,本意乃是反讽:清朝时期,外敌犯我国门,然而庸官却依旧不思进取,还搞出一个“狮王争霸”来劳民伤财、自我感动。结尾黄飞鸿将金牌掷了回去,为的就是将这种荒诞行为否定。选用这样的素材,还硬给转化成励志片,最基本的文化逻辑就理不通。

 

《雄狮少年》被吹爆,结果......

 

“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举办的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依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请李大人三思。”

 

——《黄飞鸿之狮王争霸》

 

外观上,《雄狮少年》尽可能对现实进行模拟和还原;内核上,却又完全脱离现实,用“舞狮”来试图将抽象的“成功”和“梦想”概念具象化。与其说这是现实主义,不如说是对现实的意淫式模拟,还只模拟出了半截,搞得两头不沾。这正是《雄狮少年》不被大众所接受的根源所在。

 

豆瓣评分和影评人也许会撒谎、会自我感觉良好,但观众永远是公正的。老旧港片的桥段堆砌,日本漫画式的尴尬转折,早已过时的叙事手法,混乱颠倒的文化基础,现实幻想两头不搭的故事背景……这样一系列错乱的设定下,即使画面再精致,制作上再花心思,也难阻市场的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