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美太平洋舰队军舰“好人理查德”号爆炸致21人受伤,曾活跃在南海

陈永  2020-07-21 09:45:44

  美军“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LHD6)在圣迭戈海军基地的发生爆炸,现场浓烟滚滚。图片来源:CNN截屏

  据美国海军协会(USNI)网站报道,当地时间7月12日8时30分左右,“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LHD6)在圣迭戈海军基地的发生爆炸,现场浓烟滚滚,入夜后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截至发稿时,爆炸引起的大火已造成至少17名水兵、4名平民送医。由于船上人员已经全部撤离,圣地哥地区消防队长斯特威尔周日告诉CNN,大火可能会持续数天,而爆炸原因更有待进一步调查。

 

  “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在中国可以说是“明星军舰”。“好人理查德”(Bon Homme Richard)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笔名,美国海军为了纪念这位开国元勋,一直用他的笔名命名军舰。因此,在美国参加的战争中,“好人理查德”号军舰经常出现。

 

  这艘已服役23年的“好人理查德”号隶属于第三舰队,排水量达4万余吨,曾在2012~2018年部署在日本佐世保基地,经常在南海及周边活动,占据中国媒体的头条。在2018年5月返回美国本土并以圣迭戈为母港后,“好人理查德”号仍然不时来南海炫耀武力。

 

  太平洋舰队的水面舰队司令部发言人表示,这艘军舰起火时正在进行例行维护,仅有160名官兵和一些平民在船上,而非部署状态的“上千人”。这也是受伤人员较少的主要原因。不过,当地消防部门负责人称,如果任由大火“烧数天”,而非积极扑救,这艘军舰基本上会报废。如此,这将是美国海军近20年最严重的安全事故。

 

  “好人理查德”号爆炸,火势难以控制也与其处于“特殊时期”有关。军舰检修维护期间是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即使没有装载弹药,燃油、油漆、高压气体和电路都易燃易爆,物料堆积的军舰稍遇明火便可能发生火灾乃至爆炸事故。所以,在调查结论出来前,很难准确估测这起爆炸的原因。

 

  此外,虽然军舰检修会把坏的地方修好,但也能把好的东西修坏,不经过调试往往看不出来。这样的时期,船上的消防和其他应急功能也可能是紊乱的。结合视频分析,封舱灭火不及时、码头消防设施不足和地方消防队驰援缓慢都可能是火情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的原因。

  对“好人理查德”号军舰大火进行扑救。图片来源:美国海军部官网

 

  不过,“好人理查德”号爆炸及处置不力可能并非纯客观、技术原因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而有可能是一起人为的安全责任事故。毕竟,这些年美国太平洋舰队事故频发,有些事故堪称离奇。这起骇人的爆炸对这支美国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而言,不过是沉疴再添新病而已。

 

  2013年9月,绰号为 “胖子伦纳德”(Fat Leonard)的马来西亚承包商伦纳德·弗朗西斯(Leonard Francis)被捕,揭开了太平洋舰队腐败黑幕的一角。在数年间,这个精明的商人为了赢得后勤合同,用金钱、宴会、精美的礼物和妓女等,收买了第七舰队从水兵到上将在内的数百名海军军官,直至腐蚀了整个太平洋舰队。而时至今日,“胖子伦纳德”没有宣判,太平洋舰队也仅在2018年有1名准将和15名校级以下官兵被判有罪。而这个让美国朝野大哗、让世界瞠目结舌的腐败窝案还没有查清楚,也可能永远都查不清楚。

 

  腐败蔓延的直接后果就是影响了太平洋舰队的战备水平,非作战事故接二连三发生。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类:

 

  第一,撞船。2017年6月17日,第七舰队的“菲茨杰拉德”号(DDG-62)驱逐舰与悬挂菲律宾国旗的“ACX水晶”号集装箱船在东京西南约80海里处相撞,导致7名水手死亡。同年8月21日,“麦凯恩”号(DDG-56)驱逐舰自与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油轮“阿尔尼克”号在马六甲海峡附近相撞,10名水手丧生。撞船事故后,美国海军处理了包括第七舰队司令和太平洋舰队水面舰队司令在内的一干军官,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Scott Swift)的仕途也由此走到了终点。

 

  第二,危险接近。在事故连发后,太平洋舰队遏制了撞船事故发生,但与其他国家海军的危险接近却没有杜绝。2018年9月30日,美国海军“迪凯特”号(DDG-73)导弹驱逐舰擅自进入中国南海有关岛礁邻近海域,危险接近中国海军“兰州”号(170舰)导弹驱逐舰。两舰相距仅41米,险些相撞。2019年6月7日,美国海军“钱瑟勒斯维尔”(CG-62)导弹巡洋舰与俄罗斯海军“维诺格拉多夫海军上将”号(DD-572)驱逐舰在菲律宾海遭遇,两舰相距仅15米。这些碰撞一旦发生,将会引起严重的国际安全危机,甚至可能发生擦枪走火。

 

  第三,匪夷所思的航行事故。2020年1月,“迪凯特”号在返回圣迭戈港时推进系统发生故障,当年指挥该舰危险接近“兰州”号的舰长约翰·鲍温(John Bowen)命令属下修改船舶位置。事后,他被解除了舰长职务。2020年5月,美国海军解除了“菲律宾海”号(CG-58) 导弹巡洋舰女舰长艾瑞卡·霍夫曼(Erica Hoffman)的职务,理由是她命令军舰向约克河排放了4000加仑的燃油。由于海军没有公布细节,人们也很难猜测这两位舰长的行为动机,只能将这两起事件归结为离奇的事故。

 

  第四,生活作风腐化堕落引起的其他事件。驻外美国生活腐化、强奸抢劫、吸毒等贩毒犯罪事件频发,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在从新冠疫情恢复的工作指导中也要求海军官兵与霸凌、强奸和过度用药等违反军规的行为做斗争。但是,太平洋舰队仍有一些事情超出人们的认知。2018年3月1日,“布雷默顿”(SSN-698)核潜艇在苏比克湾停靠,艇长特拉维斯·策特尔(Travis Zettel)一次性招10名妓女,被下属举报后于夏季被革职。对此,美国《星条旗报》评论道,这“绝非孤例,而是惯犯”。

 

  太平洋舰队问题重重,而“好人理查德”号的爆炸又给舰队增添了新的事故类型。这艘两栖攻击舰曾长期部署在西太,与“胖子伦纳德”多有交集。虽然其突然爆炸且可能“烧数天”与这位监禁许久的承包商应该没有直接联系,但是舰队的腐败混乱既受他影响,也给他提供了可乘之机。“菲茨杰拉德”号的调查报告指出,舰队“内部混乱”让人难以想象。“好人理查德”号与以上提到的太平洋舰队的其他军舰,一样是舰队管理混乱的受害者。

 

  事实上,美国海军高层对其军纪不整、腐败堕落和事故频发也多有不满。美国海军代理部长托马斯·莫德利(Thomas Modly)不但认为“西奥多·罗斯福”号(CVN71)疫情扩散是因为应对不当,而且辱骂其舰长“愚蠢”。莫德利辞职后,接替他短暂担任代理海军部长、曾任海军军法局长的詹姆斯·麦克弗森(James McPherson)也在国会听证中历数太平洋舰队的种种不断,发誓要进行整顿。但是,他熟悉海军弊病,有能力整顿太平洋舰队,却很快也被特朗普免职。

 

  (作者供职于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

责任编辑:郭银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