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协助普京获得 解决“2024问题”必需的发展指标 米舒斯京未来的退场也就是必然结果 不过在当前情况下 米舒斯京依然是普京的最优选择
4月30日,米舒斯京向普京报告说,他本人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图片来源:CGTN截屏)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让普京为米舒斯京量身定做的加速经济发展的新政,变成了抗疫救灾的应急项目。
1月16日,此前任俄罗斯联邦税务局局长的米哈伊尔·米舒斯京被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名为总理人选,接替一天前刚刚率领政府总辞的梅德维杰夫。能从四名候选人中突围,无疑是米舒斯京政治生涯的一次难得机遇。
在确立“普京的2024问题”为绝对优先议程的关键节点上,米舒斯京的这次晋升,只要能完成普京设定的任务,就大概率会获得职场上的持久红利。
现在看来,1月21日正式组阁、4月29日执政满百日的米舒斯京既没有猜到故事的开头,也没有预料到事情的演变,更难以预见到最终的结果。
4月30日,米舒斯京向普京报告说,他本人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进入五月份,俄罗斯每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都在10000上下,成为欧洲的又一个“疫情中心”。
在此情况下,米舒斯京能否顶住新一轮危机的冲击,能否化危为机带领俄罗斯经济走上结构性优化的良性发展之路,能否成为“2024问题”的关键影响因子,或可从其短短三个多月主掌俄罗斯政府的历程中窥见一斑。
从发展型政府到应急政府
3月16日,在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和各联邦主体议会相继通过允许现任总统任期清零的宪法修正案后,俄罗斯宪法法院迅速做出了修正案不违宪的认定。据此,普京在2024年完全可以再次合法地角逐克里姆林宫大位。
不过,普京能否一直执政到2036年,关键的关键还是民众的支持率。毕竟,宪法修正案还需要经过全俄投票通过。自2000年以来,普京共参加了4次总统选举,都有着清晰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支持的正相关逻辑。唯一的例外是2008年的那次,梅德维杰夫轻而易举地胜选,但也是凭借着普京的强大背书。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的政治效应逐渐消退。从2018年普京推动的社会政策改革却受阻的情况来看,俄罗斯政治正重新向传统路径回归。换言之,对于普京来说,在未来四年可能以国内政治要素为重的情境中,经济发展质量就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
由是观之,足够忠诚但未能让普京满意的梅德维杰夫出局、注重执行力的米舒斯京接替组阁,都是围绕“2024问题”作出系统部署中的关键动作。普京跳过其侧近团队的候选人名单,直接点将米舒斯京,则主要是看中了其执行力。
在经济发展方面,普京并未能兑现将俄罗斯发展为经济强国的诺言。2000年,尚显稚嫩的普京立志要在15年内赶超葡萄牙甚至是法国和英国;2007年,以当时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部长格列夫为首的经济团队为普京制定了2020年成为世界经济五强的战略目标;2012年,普京竞选总统时再次宣布了这一远景规划;2018年,第四度登上总统大位的普京依然心志不改。
问题在于,即便是达到赶超葡萄牙的目标,按照当时的测算,俄罗斯经济必须保证8%的年增长率。1999年至2007年,俄罗斯GDP年均增长达7.1%,确实有超越葡萄牙的可能性。但此后,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4年乌克兰危机所引发的次生经济危机,都让俄罗斯距离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
目前来看,俄罗斯很有可能致力于推动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来排名,实现进入世界前五的目标。但这同样并非易事。
以2024问题为基线,米舒斯京政府的任务非常明确,即必须不折不扣甚至是超额地完成加速经济发展、落实国家重大项目、推动数字化发展这三大战略目标。其中,加速赶超是基础,重大项目是抓手,信息技术是关键。如果上述目标可以落到实处,普京在2024年再次当选将再无任何障碍。
这样一来,米舒斯京政府只要对标普京有关2024年前俄罗斯联邦发展的国家目标和战略任务的第204号总统令,制定出可操作的具体方案并坚决贯彻执行,就是俄罗斯稳定和有序政治的莫大功臣。
相较于“长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其他总理,米舒斯京足够走运又足够不走运。他在上台伊始就碰上了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大流行,原定的高质量加速赶超战略不得不被抗疫救灾的应急任务所替代。
最关键的是,在国际油价因为原油供大于求而呈现下降态势时,米舒斯京未能阻止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的增产计划,让俄罗斯卷入了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价格战。虽然俄罗斯最终在美国的压力下同意了沙特阿拉伯的减产协议,但俄罗斯经济却因此雪上加霜。
一场新冠疫情危机与石油价格危机的叠加,再加上原有的西方制裁,“三重大山”让米舒斯京本人及其团队面临空前的压力。
现在,米舒斯京政府不仅要带领结构性弊端严重的俄罗斯走出经济危机,还要通过改革使俄罗斯经济更具竞争力。从单一任务到双重挑战,且当务之急还必须先处理好新冠疫情,米舒斯京的工作难度确实已经大大增加。能否在应急救灾和长远发展的两难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米舒斯京的一场大考。
政府“提质增效”下的疫情应对
米舒斯京刚上任时确实是准备大干一场,志在推动俄罗斯经济加快转型。得益于普京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米舒斯京一开始就获得了较为自主的组阁权,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建立起相对高效的执行团队。
因为深知普京注重的是执行力,米舒斯京特别重视这方面的人事安排和制度建设。他将副总理从梅德维杰夫时期的10个减少到9个,撤销了北高加索事务部,并将部分原先在税务总局的属下带进了新政府。从教育背景看,米舒斯京政府的部长们具有工程师背景的较多,再加上整个内阁的平均年龄从上届的52.9岁降低到50.4岁,这些都有利于政府的“提质增效”。
最关键的是,米舒斯京意识到通过有发展的增长赢得民心对于普京当局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将梅德维杰夫时期负责社会政策方面的所有部长换了个干干净净。他明确宣布无条件执行普京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五月命令”,多次强调坚决落实1月15日普京国情咨文中相关指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税务系统深耕多年的米舒斯京深知政府运作的关键在于执行环节,因此格外重视科学管理。以预算执行纪律问题为例,米舒斯京反复强调,政府成员不得做出任何未经深思熟虑的拨款承诺,已经批准的联邦预算各类款项必须当年用完,确保预算执行率。
此外,为了刺激政府有效运转,米舒斯京以身作则提高工作强度,每个工作日上午的正式活动提前到9点开始,并且周末也经常不休息,直接赶到政府办公。这样一来,整个政府和下属各部委的懒政怠政之风明显好转,工作效率也比上届政府大幅提高。
正是得益于政府工作作风的转变,米舒斯京在新冠疫情的前期防范上还是可圈可点的,表现出了强大的应急反应和全盘统筹能力。
1月份,在内阁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米舒斯京已经做出了自1月20日起关闭与中国的边境口岸的决定。在意大利等俄罗斯传统伙伴国疫情大流行后,米舒斯京政府又于3月18日决定禁止所有外国人入境,3月27日起要求停飞俄罗斯与其他国家除用于撤侨以外的其他航班。
根据米舒斯京的要求,俄罗斯政府拨付了334亿卢布(约合32亿人民币),计划在4月底前将全国收治新冠病毒患者的床位增加到9.5万张,并另外拨款50亿卢布采购救护车。在4月28日普京发表电视讲话时,俄罗斯的新冠治疗床位已达到11.6万张。世界卫生组织在评估后也认为,俄罗斯的前期措施避免了新冠病毒确诊患者数量的急剧升高,给此后准备定点收治医院和床位留下了宝贵时间。这也被认为是俄罗斯病死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此外,考虑到新冠疫情带来的次生危机主要集中在社会民生领域,米舒斯京政府花了大量精力确保民众的正常生活不至于受到过大冲击。
和中国等采取严厉隔离政策的国家相比,俄罗斯试图在兼顾地区差别的情况下尝试找到隔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但莫斯科等超大城市的疫情发展表明,俄罗斯正在为早期的隔离不力付出惨重代价。
面对着累计确诊人数已升至全球第三的疫情,米舒斯京政府当前面临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困境:要想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消解新冠疫情,就不得不限制社会和商业活动;而要补充急剧下降的预算收入,则要求刺激经济活力。
最终,俄罗斯政府做出了和其他国家类似的优先保全生命的应对方略。正如普京4月28日在电视讲话中所强调的,俄罗斯还将根据疫情发展扩大反危机措施。同时,普京还要求米舒斯京政府会同各联邦主体和企业界准备旨在稳就业、促生产、保经济的复工复产计划。
但是,这一疫情下非常艰难的政治决断也已经损害了米舒斯京政府在俄罗斯民众中的声誉。独立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4月30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与普京和联邦政府的应对相比,更多的俄罗斯人赞成地方官员对新冠疫情的处置。
亲克里姆林宫的民意调查机构全俄舆情研究中心的数据也显示,上任100天后的米舒斯京只得到了38.9%的受访者的正面评价,只稍微高于梅德维杰夫离任前的38.3%。目前的区别在于,米舒斯京没有没有大量的负面评价,不信任米舒斯京的只有23.6%,而梅德维杰夫曾高达56.1%。
整体看来,米舒斯京政府表现出了学习型政府的特点,其组织力、执行力、行动力以及对信息技术的偏好保全了俄罗斯经济发展没有走入最恶劣的情境。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校长库兹涅佐夫等亲政府的经济学家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倾向于认为俄罗斯政府在米舒斯京的领导下可能会比以往更为有效地应对危机,并借此建立起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有效率和有竞争力的现代国家。
但囿于新冠疫情的发展、国际油价的下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议程被迫相对靠后,米舒斯京政府目前采取的各项措施似乎难以阻止生产和消费停顿,现有的稳定社会生活、防止社会危机和经济严重萧条的诉求在危机持久发展的情况下可能难以维系。当增长都难以保全时,俄罗斯要从有增长无发展过渡到高增长优发展,无疑会是巨大且棘手的挑战。
普京曾经主动透露,他对米舒斯京提名的几位部长有不同考虑,但最终还是同意了总理的要求。对于米舒斯京来说,这可能是预示着普京对他的信任取决于后续的政绩。如果不能协助普京总统获得解决“2024问题”必需的发展指标,米舒斯京未来的退场也就是必然结果。不过在当前情况下,米舒斯京依然是普京的最优选择。而其在应对新冠疫情中的亮眼表现,则是这位技术官僚站稳脚跟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