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刘道玉:要允许改革者大胆探索,也要允许失败

刘道玉  2021-10-10 15:26:24

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时代需要一批推动改革的志士仁人 站在潮流前列,知难而进

图/图虫创意

重新理解改革

 

文/刘道玉

 

发于2021.10.4总第1015期《中国新闻周刊》

 

当今,没有任何词汇比改革谈论得更多,但却理解得更少了,更鲜有敢于率先吃螃蟹者。什么叫改革?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改革是汉语词汇,现在常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对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作部分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其实,“改革”或“变革”在中国古代就有。汉代《礼记·大传》中记载了古代改革的事例,如“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兵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春秋战国以来,前后经历了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申不害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等。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变法应当是戊戌变法,通常称为“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这次变法的宗旨是,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的改良运动。但是,这次改良运动遭到慈禧太后顽固势力的抵制与镇压,戊戌变法首领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到国外,谭嗣同等六君子也遭到杀害,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改革自然免不了流血,但流血而非等于改革。我敢断言,反对改革者对改革者的伤害,向来并没有放松过,手段的利害也已经无以复加了,只是改革者还在睡梦里,总是吃亏,因而中国也总是没有改革。”

 

中国当代提出改革是在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会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国在“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大讨论和解放思想的推动下,出现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可惜的是,这个形势仅仅持续了不到10年的时间,很快就以发展代替改革。

 

改革虽然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口号,也常常被人们当作口头禅,但纵观历史,改革或变法有成功的也有失败或夭折的,失败的比成功的要多。这是为什么呢?英国17世纪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对此作了精辟分析:“既成的习惯,即使并不优良,也会因习惯而使人适应。而新事物即使更优良,也会因不习惯而遭到非议。”这就是改革遇到阻力的根本思想原因。因此,创新总是难于守成,人们宁愿抱残守缺而不敢冒改革的风险。

 

美国著名的新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斯诺,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试图从改革的本质对人类社会制度变迁作出全面分析和解释,由于其分析是基于古典的,所以“改革”这一人类社会重大课题,压根儿就没有进入他的研究视野。这说明,改革不仅在理论上存在争议,在现实中也困难重重。

 

但是,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时代需要一批推动改革的志士仁人站在潮流前列,知难而进。怎样才能将改革推向前进呢?据我的体会,最重要的是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是要营造一种改革创新的文化,文化虽然不能直接改变什么事,但文化能够改变人,而具有新思想的人才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正如康有为在总结戊戌变法失败教训时指出的:“变事而不变法,变法而不变人,则与不变同矣。”美国硅谷是迄今世界创新的温床,那里每天都有创新的奇迹发生,虽然世界各国都想复制硅谷的模式,但由于没有营造创新的文化,所以机械的模仿都不成功。改革创新的文化有以下特点:人人谈论改革、人人拥护改革;任何反对改革的声音都没有市场;自下而上的改革实验组织遍布,改革之花结出丰硕的改革之果。

 

其次是廓清改革与发展的区别,二者相辅相成,但不能互相代替。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教育改革回潮,就是因为以发展代替了改革,GPD至上、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其实,二者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发展只是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条件的改善,品质的提高等。而改革则是本质的改变,如制度的改变,模式的更新,规则的创新等。以这样的标准来判断,中国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只有数量和规模的变化,而完全没有概念、制度、体制等的改变,因此,以发展代替改革是不可取的,相对于80年代是倒退。

 

再次是要有对待改革者的宽容政策,改革是走前人未走过的道路,因此要允许改革者大胆地探索,也要允许失败。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在80年代初,胡耀邦总书记曾说过:“允许改革失败,但不允许不改革。”这句话就是我在80年代锐意改革的精神力量。实际上,对待改革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后来人是否敢于追随改革者足迹的问题。改革是创建千秋伟业,如果有了对改革者的宽容态度,他们就不会心有余悸,改革就会后继有人。

 

改革无禁区,改革者要敢于打破禁区。这才是我们需要倡导的改革精神,也是各级领导应当褒扬和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