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内蒙古再确诊一例鼠疫,确诊难点在于很多首诊医生没接触过鼠疫

李明子  2019-11-18 15:44:44

中国鼠疫病例十几年仅报告二十多例 大部分医生没见过鼠疫 遇到发热、肺炎病人 较难和鼠疫做鉴别诊断

  11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官网发布,锡林郭勒盟一病人被确诊为腺鼠疫。

 

  11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巴音塔拉苏木采石场1人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医院就诊期间,反复发烧,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腺鼠疫确诊病例。患者,男,55岁,曾于2019年11月5日在采石场剥食过野兔,目前,未发现本病例与此前2019年11月12日确诊的2例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患者已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医院隔离救治,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密切接触者28名,已就地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无发热等异常表现。

 

  11月12日,北京市确诊两例由内蒙古输入型的鼠疫患者。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对外发布消息称,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转入北京朝阳医院的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

 

  据国家CDC官网,感染鼠疫菌以后,临床可表现为腺鼠疫、肺鼠疫及败血型鼠疫等类型,其中腺鼠疫最为常见。

 

  已赴内蒙的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16日在接受医学专业自媒体“呼吸界”采访时表示,此次感染鼠疫的2位患者所在镇曾于8月中旬4次在动物监测中检出鼠疫菌共12株,而两名患者也曾自行进行过灭鼠,目前还不清楚他们是否直接接触过鼠类尸体。

 

  据财新网报道,一位疾控中心内部人士表示, 鼠疫菌12株“已经属于高了”,鼠疫菌在动物中阳性率比较高,意味着鼠疫传播风险较高。

 

  不过,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宋志忠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我国的疾控体系是非常完善的,包括国家、省、地、县四级人间鼠疫监测网络。在有鼠疫疫源地的省份,县一级有专门的科室进行监测,在疾控中心或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蒋荣猛在接受“呼吸界”采访时介绍,甲类传染病报告管理,2小时网络直报,疾控中心2小时响应,就地隔离治疗,24小时即可拿到培养细菌,拿到细菌即可确诊,但人感染鼠疫后往往擅自使用一些抗菌药物,不利于检出确诊,这是确诊难点之一。

 

  其次,目前主要检出方式(抗原检测、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都在疾控中心,一般医院都不开展,“早诊断早确诊”非常依赖首诊医生的经验,第一个接诊的医生要想到是鼠疫的可能,及时报告并将标本送到当地疾控中心检测。中国鼠疫病例十几年仅报告二十多例,属于散发,大部分医生没见过鼠疫,遇到发热,肺炎病人,较难和鼠疫做鉴别诊断。

 

  鼠疫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炎症等。鼠疫传染性强,如不治疗,病死率高达30%~6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北京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依然存在鼠疫输入和传播的风险。

 

  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尹家祥曾于2016年在《中国热带医学》发表文章《我国鼠疫流行形势分析及其防治策略探讨》,指出“尽管目前鼠疫发病有下降趋势,但新的鼠疫疫源地不断被发现,疫源地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鼠疫复燃的不确定性和远距离传播的危险仍然存在,鼠疫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目前存在着1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于19个省区、286个县,疫源地面积115平方公里。主要在西藏和青海,其他地区也有散发。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等机构发布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青海省60年鼠疫流行病学特征》一文表示,60年间青海省动物鼠疫及人间鼠疫流行自21世纪50~90年代末缓慢下降,但从2000年以来至今有回升的趋势。

 

  “近年来,鼠疫暴发偶有发生,并出现了向人口密集区传播的趋势。”2016年发表于《中国热带医学》杂志上的文章《我国鼠疫流行形势分析及其防治策略探讨》指出,随着交通的改善,鼠疫患者可以在潜伏期内到达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偏僻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作为旅游景点逐渐被开发,更多的人进入到这些地区,与鼠疫病原体接触的机会剧增,这势必增加了鼠疫疫情的发生和远距离传播的危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根据中心的监控数据,与往年相比,今年鼠疫在鼠间比较活跃,增加了感染人的风险。随着冬季来临以及内蒙古当地监测、灭鼠、灭蚤等一系列防控措施的干预,目前整体风险可控、并处于下降趋势。


责任编辑:郭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