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我开跑车送孩子上学,招谁惹谁了?

李志全  2018-10-11 11:07:56

成人的角度, 成人的想法, 永远都是这么怪。

  学校那点事,总能刺痛公众的神经。经不起撩。

 

  前脚学生会官僚气未破,后脚家长开跑车接送孩子,被踢出群。一个是即将走出社会的大学生,一个是踏进校门不久的小学生,足见学校那点事,非同小可。

 

  换句话说,人们对学校即将输出的不满意,对刚刚送进学校的还有意见。大学生关乎不久的当下,小学生关乎未来,学校那点事,怎不令人忧心忡忡。

 

  新闻连连看,更有助于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

 

  前者闹得沸沸扬扬,起因是学校社团逞官威,一句话“主席是你直接@的?”显露无疑。应该说,学生组织“官僚化”、学生干部沾染“官气”,不是一日之寒,但今天越加疯狂,的确出乎意料。

 

  再看看后者,你发现前者早就有某种土壤。最近某网友截图爆料说,有家长开跑车接送孩子上学,老师和其他家长认为会引起孩子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跑车家长回怼,随后却被移出微信群聊。

 

图片来源:微信群截图
图片来源:微信群截图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微博截图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微博截图

 

  管理一群家长本应放宽心的大学生,学校包括学生会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实在叫人不放心。那方面,不用教,孩子们似乎浑然天成。

 

  管理一群家长不放心的小学生,学校的做法更加让人闹心。把开跑车的等同于“坏人”,这堂活生生的“三观课”,一开始就充满偏见。

 

  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观点,在此问题上很鲜明,少有中间派。有争议是好事,说明扎到了软肋,戳到了痛点,问题就在于该谁吃药。

 

  无故被扣上一顶“会引发学生攀比”的大帽,开跑车的家长满脸委屈,“如果开跑车就攀比,那是不是你们孩子太脆弱了?另外,我凭什么再买一辆‘普通’的车来为你们服务呢?”

 

  这番话有些过激,但也不无道理。应该认识到,贫富悬殊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开跑车的家长带来的。自己赚的钱合法合理,就像家长说的,“不偷不抢,想给孩子最好的,有啥不对”。

 

  给孩子最好的,是不是一定要开跑车接送,这要看每个家庭的情况。这同走路、坐公交,以及骑自行车接送孩子的道理一样,说白了,这都是家长的权利和自由,情理上并无不妥。

 

  从老师的角度而言,不应该公开站队。家长群本质是工作群,老师不能因为开跑车就踢群,更不能因为家长多辩解了几句就踢群。这种家校问题的处理方式,太过简单粗暴。

 

  想想看,学生会的官僚气怎么来的,言传身教很重要。老师一言不合就开踢,说到底还是权力太任性。平等,相互尊重,哪儿去了?

 

  开跑车感官上可能不好,但是否真的会带坏风气,那就看这堂社会课怎么上:

 

  如果我有,别人没有,该怎么看;如果别人有,我没有,该怎么办?

 

  一个底线是,不能把坐在跑车上的孩子,与没有坐上跑车的孩子搞人为对立。

 

  还有,把跑车换成普通车,这种所谓“整齐划一”,更像生硬、冰冷的行政手段,与要求所有家长都骑单车接送孩子般,并没有二样。

 

  分析反对开跑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和群体,为什么看不惯,无非就是,你有豪车就了不起了?有豪车就一定要炫出来让全世界都知道吗?

 

  听上去义正言辞,可细究起来,不过是站在高处,错误地认为高人一等而已。开跑车不行,开什么车行,不开车就没有攀比吗?

 

  开合法挣来的钱买的跑车,不可耻,更不是犯罪。这一点,没必要迁就自己,更没有必要看他人脸色。

 

  至于说,是否真的会引发攀比,这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如何引导学生看待家庭财富。借用一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钱不是坏东西,跑车也是大家公认的豪车,开跑车的人突然成了“异己”,难以自圆其说。成人的角度,成人的想法,永远都是这么怪。

 

  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教育,选择“眼不见为净”回避矛盾,远不如告诉孩子如何直面现实。

 

  退一步讲,家长有玻璃心可以理解,但告诉孩子这是攀比、炫富,就是人为的划线,给孩子种下仇富的种子。无非就是说,看那个开跑车的,一看就不是好人。

 

  不是非要朴素才能教育好孩子,财富也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那种充满偏见的观念,带给孩子的,不知道除了狭隘、势力,还有什么?你可以羡慕,但不要仇恨。

 

  孩子还小,在价值观念认知方面有欠缺不可怕,反倒是大人有攀比心理,才是真正的可悲。

 

  看看前述学生会的官僚,你以为怎么来的?别把小学的问题带给大学,就从现在起。

责任编辑:杨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