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价不断被刷新,突然火了

赵越  2025-04-10 15:25:52

土拍市场,突然回暖。

 

不少城市的土拍市场,开始创造新纪录。比如今年3月28日,杭州土地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西湖区蒋村文新单元地块经过102轮竞价后成交,土地成交价折合楼面价为8.8万元/平方米,溢价率115.39%。

 

而就在3天前的3月25日,滨江区西兴单元一宗住宅用地楼面价刚刚一举突破“7.7万元/平方米”的大关。

 

到了4月初,杭州又成交8宗住宅用地,其中6宗溢价成交,4宗溢价率超50%。

 

不仅杭州,最近多个一、二线城市的土拍市场持续升温,据中国新闻周刊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份,北京、杭州、成都等多城,最高楼面价被刷新。而最近一个多月,上海、苏州、天津、重庆、宁波、长沙等城市也不断拍出高溢价住宅用地,土拍溢价率已连续3个月上涨。

 

在市场沉寂许久之后,此轮土拍火热,释放出哪些信号?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词:土拍市场

 

多地土拍回暖

 

此轮土拍行情火热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从2025年初,土拍市场已经出现回暖的苗头。

 

今年1月16日,深圳2025年第一块住宅用地迎来出让,该地块起始价为17.99亿元,竞拍按照“价高者得”规则。最终,该地块在经过246轮的举牌竞价后,被中海地产以30.65亿元斩获,溢价率高达70.4%。

 

其他一线城市也出现类似情况。比如在北京,今年3月18日,经过10个买家(含联合体)274轮举牌之后,中海地产以75.02亿元的总价,摘得海淀树村35-1地块,溢价率达27.93%。该地块位于上地街道,折合楼面价10.23万元/平方米,成为北京首个楼面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的住宅地块。

 

二线城市也是如此,除了杭州,最近成都的土拍市场也备受关注。

 

3月27日,成都土拍市场以106%的溢价率,成交了位于金融城三期的一宗住宅用地。该地块起拍楼面价为20000元/平方米。经过213轮竞拍,最终被建发旗下成都兆欣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楼面价41200元/平方米竞得,成交总价约33.4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块起拍楼面价就已创下成都住宅用地的最高纪录。而该次土拍之前的半个月,在成都,招商蛇口刚以楼面价31700元/平方米斩获大源64亩住宅用地。

 

事实上,最近一个多月,上海、苏州、重庆、宁波、长沙、沈阳、天津等多个热点城市的土拍市场,均有高溢价宅地成交,溢价率均超10%,部分城市当月土拍平均溢价率接近40%。

 

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看来,此轮土拍行情,是市场信心恢复的重要表现。在他看来,市场行情向好已从房屋交易环节延伸到土地交易市场,止跌回稳态势明显。他说:“这些热点城市已成为房企土地投资的热点和焦点。”

 

高溢价背后

 

值得关注的是,此轮拍出高溢价的地块,大多数都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批住宅用地,堪称“压箱底”的优质地块。

 

以北京3月18日成交的楼面价超10万元/平方米的住宅用地为例,其北侧紧邻华联商场,生活配套完善;西、南双侧有公园环绕。同时,该地块临近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有联想、百度、腾讯、新浪、网易等众多知名互联网企业入驻。

 

此外,该地块东边是北京体育大学,再往南则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文教重地,周边有上地实验小学、101学校(上地分校)等名校,学区属性极强。该地块不论产业、学区还是地铁,都称得上海淀北区域的黄金地块。

 

而杭州3月28日成交的楼面价达到8.8万元/平方米的地块,同样地理位置优越,其临近西溪湿地,南侧为西湖区文体中心,1公里范围内有龙湖西溪天街、西溪银泰城等商业综合体。

 

“此轮最高楼面价的出现,与城市核心区域供地有一定关联。即使在几年前楼市较火热的时期,大城市核心城区的地块也非常罕见。比如广州天河金融城、深圳南山深圳湾、上海静安区、北京海淀区、天津和平区、杭州钱塘江区等,这些区域已有多年不供地,近期则有地块放出。此轮地方政府推出了不少优质地块,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广东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宇嘉分析。在他看来,近期地方政府供地已逐渐从外围为主,转向中心区为主。

 

在严跃进看来,大城市的核心地块,一直以来都是稀缺产品,从此轮土地拍卖行情的溢价率观察,目前大城市核心地块依然非常受市场认可,可能成为此轮楼市最先开始复苏的区域。

 

除了提供优质地块,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此前对于土拍溢价的“松绑”政策,也给予了市场信心。

 

比如,2024年5月底,上海出台“沪九条”楼市新政,提出要着力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高质量精准供地。到2024年7月,作为“沪九条”出台后的首次土拍,土拍不再实行限价竞价政策,溢价率10%上限原则取消,土地市场恢复了“价高者得”的规则。此后,多个城市的楼市政策,逐步解除了对土拍溢价率的限制。

 

优质产品“跑步进场”?

 

除了地块位置较为核心,此轮供应的地块,优质住宅用地的占比较高。比如,南京、杭州、重庆、福州等城市,近期供应的住宅用地平均容积率均在2.0以下。

 

以成交价达8.8万元/平方米的杭州西湖区蒋村文新单元地块为例,其容积率仅1.1,有望打造纯叠墅类改善产品。此前,其所处的蒋村板块,已多年没有低密项目入市。

 

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其重点监测的城市土拍平均溢价率为17.1%,较上月提升了约6个百分点,环比已连续3个月上涨。

 

在李宇嘉看来,2016—2021年的楼市,曾经进入高周转时期,这段时期的房子,金融和资产属性突出。2023年国家做出的住房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判断,是一个转折点,意味着由城镇化、市场化等驱动的购房行为一去不复返,“涨价预期”驱动的无差异式购房一去不复返,也意味着房子从“资产溢价”的神坛上走下来,回归到大宗消费品。他说,当房子成为消费品,居民会越来越关注其居住属性。

 

事实上,今年3月3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这一国家标准,该规范明确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提高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标准的同时,还提高了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这一规范,全面提升了国内优质住宅的标准。

 

据了解,目前已有12个省市明确表态,将“安全、舒适、绿色、智能”作为建设标准,打造“好房子”。另外,很多城市出台新规,支持建造新一代住宅,并在公摊计算、计容方面提供支持。

 

在严跃进看来,此类好地块适合建设高品质项目,这一趋势将推动房企不断增强对这类地块的投资开发,有助于“好房子”“优质住宅”产品的推出,更好满足高品质的居住需求。

 

作者:赵越

编辑:孙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