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孩家庭每套补贴10万元,三孩家庭每套补贴20万元。”日前,有“世界小商品之都”之称的义乌,出台购房补贴新政,引发广泛关注。
浙江省义乌市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关于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购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多项购房补贴政策,包括首次置业购房补贴、多孩家庭购房补贴以及住房公积金政策的优化等。
根据《通知》,除了针对个人首次置业给予一定额度的购房补贴外,针对多孩家庭义乌还推出专项购房补贴,即符合国家全面两孩、三孩政策实施后生育的多孩家庭,购买一手新建商品住房时,两孩家庭每套补贴10万元,三孩家庭每套补贴2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首次置业补贴和多孩家庭购房补贴可叠加使用,每套补贴总额度不超过25万元。补贴额度共计8000万元,采取“先购先得,用完即止”的原则。
航拍义乌城市建筑。图/图虫创意
在义乌从事房产中介工作已有8年的孙育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政府给予的8000万元的补贴额度,在政策出台第二天就用完了。“很多购房的客户都在等这个补贴,手慢一点这拨补贴没有了。”他说,“我的客户基本上都是二胎加首套,最高能获得23万元左右的补贴。”
义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政策法规科一位工作人员也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政策公布之后不久购房补贴就“已经没有额度了”。当记者问到后续是否还会出台其他补贴政策,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等官方公告”。
“手快有,手慢无”
义乌此番出台的购房补贴新政,共8条,其中第一条“首次置业购房补贴”明确:个人及配偶名下在义乌市行政区域内无商品住房的(以不动产登记和网签备案为准),购买建筑面积小于150平方米且预(现)售备案总价不超过350万元的一手新建商品住房,给予1000元/平方米补贴。
也就是说,只要购房者名下在义乌没房,买150平方米以下、总价350万元以内的新房,直接按1000元/平方米发放补贴。有网友估算:按最小面积80平方米计算,至少能省8万元,相当于首付打9折。
义乌购房补贴新政还明确“实施多孩家庭购房补贴”。具体内容为:符合国家全面两孩、三孩政策实施后生育的多孩家庭,购买一手新建商品住房时给予补贴。其中,两孩家庭每套补贴10万元,三孩家庭每套补贴20万元,每个家庭仅可享受一次。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义乌新房库存去化周期达18个月,部分乡镇楼盘滞销,而补贴精准导向总价350万元以下房源,正是库存主力。此外,把生育补贴从“发现金”变成“买房抵扣”,可谓是一举两得。
更为关键的是,义乌首次置业购房补贴可以和多孩家庭购房补贴叠加使用,每套补贴总额度不超过25万元。根据补贴额度,先购先得,用完即止。而根据当地政府给出的政策解读,今年该市购房补贴额度共8000万元。因此,就有了购房补贴额度一日即被“抢光”的情形,可谓是“手快有,手慢无”。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义乌2024年就出台了多孩家庭购房补贴政策。根据该市公布的多孩家庭购房补贴实施细则,2024年度2000万元补贴额度,先购先得,每户家庭仅可享受一次。而当年2000万元补贴额度,在30个小时内即被预约完。
孙育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他们所有购买新房的多孩家庭客户都享受到了这一拨补贴,“从去年七八月份开始,这批客户就陆续付了定金,补贴政策出了之后进行网签、申报购房补贴,所以这次8000万元额度的补贴,才会在政策出来1天之后就没有了”。
不过,孙育宁也提到,现在购房的客户都在等相关补贴政策,“补贴来了就卖一拨,补贴额度没有了基本上就很沉寂了”。
除了前述两条补贴内容,《通知》之中还有其他“隐藏福利”,比如允许提取本人、配偶及直系亲属账户内的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带押过户”,鼓励国有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乡镇买房送“学位优先权”,旧房拆迁户可用“房票”买新建商品住房等。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义乌的购房补贴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对于二孩、三孩家庭,以及一些刚需的购房有比较多的补贴,体现了当地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支持,也体现了一些政策工具更加给力。
他说,义乌房地产市场去年以来整体表现不错,是县一级城市中相对比较好的,体现了当地政府在购房政策方面的持续发力,更好地促进房屋交易市场的向好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义乌购房补贴政策对于户籍、社保没有任何限制。相关补贴政策,可以惠及数量庞大的外来人口群体,当地吸纳外来人口意图十分明显。
义乌国际商贸城风光。图/图虫创意
以小商品市场著称的义乌,“含外量”不亚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据微信公众号“义乌发布”,截至2023年年末,义乌常住人口190.30万,其中外来人口101.22万,占常住人口的53.19%。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随着楼市需求端政策应出尽出,加上抢人口、抢人才的泛化,商品房市场止跌回稳的压力仍在,近期各地救市开始转向购房补贴、生育补贴等,为城市未来消费和住房发展积蓄可持续的消费力。“这是义乌补贴政策出台的背景。”他说。
他提到,义乌的商贸物流非常繁荣,但受外贸形势和电商红利高位回落的影响,近年来也面临转型的压力,迫切需要转向内需增长,集聚更多的人口。尽管义乌当地居民收入高,但也是房价最高的县级市之一,这是其加大补贴力度,吸引外来人口、常住无房户购房扎根的原因所在。
安居客数据显示,2025年4月,义乌二手房挂牌均价为20088元/平方米,新房公示均价为25478元/平方米。近三个月来,义乌的房价有所上涨,近3个月的均价分别为1.99万元/平方米、2.05万元/平方米和2.10万元/平方米。
“不能只盯着卖房子”
那么,义乌的购房补贴政策具有可复制性吗?对于其他城市有何借鉴意义?
在李宇嘉看来,义乌的补贴政策具有借鉴意义。他说,人口红利下降,转向存量时代,每一个城市能否获得发展动力,关键看是否有人口集聚,特别是年轻人集聚,是否有适宜的、低成本的生活环境、创业土壤。这就需要在住房、生育上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因此,如果能把前期发展的红利,让出一部分给到降成本方面,这是极有眼光和长远意义的事情。
李宇嘉说:“推动楼市向好,当既有的政策出尽以后,要跳出楼市,从就业、生育、营商环境、住房保障等方面发力,修复基本面,不拘泥于短期的数据波动。”
在严跃进看来,义乌购房补贴新政对于其他地方是有启发的。因为现在很多人还是有购房需求的,所以这些补贴政策的作用要发挥好,这就是所谓的“小车拉大车”,这样能够更好地激活潜在需求。
“对于其他城市来讲,购房补贴方面的政策,还要进一步优化,更好地去支持一些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他提到,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像义乌这种有潜在市场需求的城市,拿一些补贴可以引导潜在需求。但是,像其他一些地方,可能潜在需求量少,纯粹去补贴的话,市场表现也并不一定好,对于政府的财力要求也比较高。
义乌市购房补贴政策主要围绕人才吸引、刚需支持和多孩家庭保障三大领域。早在2014年义乌就推出人才住房保障政策,2020年取消户籍限制和“在义工作满2年”要求,且允许补贴全额用于首付。2022 年后,义乌逐步推出面向刚需和多孩家庭的普惠性补贴。
以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为例,孙育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只要是大专(职业技能等级二级)及以上毕业生,在义乌购房就可以获得20万元以内及以上不等的购房补贴,“符合要求就可以领取到,政策是很宽松的”。
李宇嘉说,义乌的补贴额度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其财力可观。他也提到,财政补贴本来就是阶段性的,一定时间内可以使用,特别是预期比较低迷时。但从财力的角度,不能把特惠变成普惠,从而混乱市场的预期,还是要靠市场自身的力量。
在严跃进看来,不能单纯依靠购房补贴,还是要看当地有没有比较大的潜在购房需求,还是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适当地在城中村改造等方面发力,与财政补贴和一些专项补贴相结合,效果可能会更好。”他说。
最近,不少地方都在发布楼市新政,除解除购房限制、降低首付比例、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发放购房补贴等政策外,一些地方也奇招迭出,比如江苏无锡就推出跑马拉松就给购房优惠;安徽亳州推出购房券,100元抵10000元……
严跃进提到,当前各地购房政策方面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体现了各地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力度。
李宇嘉说,各地“花式救楼市”,一方面在于吸引关注和流量,另一方面也是多个方面发力救市,尽管每一个政策兑现的规模不大,但加起来也有一定规模。
“地方救市不能只盯着卖房子。”在他看来,下一步,要把城市的宜居性、生育友好性、住房保障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或者政策更多在这几方面做出一些示范,“让大家看到,这个城市是为百姓福利考虑的,而不只是让你掏钱包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