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到底在哪闹的海?

赵越  2025-02-14 12:20:42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不断创造历史,关于哪吒的话题越来越火爆,出来认领哪吒“老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最近,多地出面为哪吒发“户籍”,比如天津称哪吒是“天津娃娃”,四川宜宾认为哪吒是宜宾人,而安徽固镇县则认为哪吒的出生地和闹海的“陈塘关”,都在安徽固镇县。

 

那么,作为一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哪吒的“老家”究竟在哪里?其形象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宣传海报 图/《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故里之争

 

事实上,近年来多地将哪吒相关传说申报非遗,比如“宜宾哪吒传说”早在2010年就被列入宜宾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哪吒闹海传说”在2012年被列入天津市河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哪吒闹海传说”则在2021年被列入了安徽固镇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地区也成为此次争相认领“哪吒故里”的主力军。

 

比如天津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公众号近日陆续发布了《“天津娃娃”哪吒 “闹海”就在陈塘庄》《从“天津娃娃”登顶看传统文化创新》等文章,其中主要观点便是哪吒是“天津娃娃”,天津的陈塘关就是哪吒传说中出现的陈塘关。

 

上述文章引用了天津作家魏定渤的研究,根据魏定渤介绍,明代《天津卫屯垦条款》地图上,就标有“陈堂庄”地名,位于土城村南。清乾隆年间《天津府志》卷八天津县南路百村名中称为“陈唐庄”,道光年间的《津门保甲图说》始称陈塘庄。陈塘庄是重要的“海口”。这样靠海临河的地方与《封神演义》中描述的陈塘关“东海口上的九湾河”相吻合。

 

魏定渤认为,按小说《封神演义》描述,“北伯侯起兵取陈塘关,陈塘关即在朝歌之北”,朝歌位于河南省北部的淇县,相比其他几个地方,靠海临河的天津更符合小说中陈塘关的介绍。

 

跟天津思路类似,安徽固镇县的目光同样瞄准了地理证明。比如安徽蚌埠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固镇县人大办公室主任王中华指出,在《封神演义》中,哪吒降生于陈塘关,七岁时于九湾河戏水,引发与龙王的争斗。而在固镇县刘集镇,浍河从固镇至澥河入浍口共有九道大湾,故俗名九湾河,与小说中“九湾河”的描述如出一辙。九湾河南岸,至今留存“陈塘渡”地名,相传为陈塘关旧址。

 

而官方账号四川文旅则从文物遗存等方面,阐释了哪吒与宜宾的关联,比如宜宾翠屏区至今仍保存有哪吒洞、哪吒行宫、天池、骑龙坳等多处哪吒文化遗迹。

 

宜宾翠屏山哪吒行宫航拍 图/视觉中国

 

此外,四川文旅和宜宾融媒还引用了宜宾当地的民间传说,其发布的相关文章称:“相传,远古时期的四川本是一片汪洋大海,古时宜宾的陈塘关(今南广镇)即为东海海口,经过万年造化,方才水势渐退,山岳耸峙。陈塘关总兵李靖就驻守于此。李靖妻子殷夫人怀胎三年六个月的哪吒也在陈塘关出生。”“宜宾南广镇陈塘关是哪吒出生地。南广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龙脊石是由龙王三太子被哪吒打死以后的尸骨化身而成。”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9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宜宾翠屏区正式评为“中国哪吒文化之乡”。

 

“近年来,为了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不少地方文旅部门都在深度挖掘本地的民间传说和民俗文化。像哪吒这样的大‘IP’,自然被部分地方文旅视为宝藏。”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哪吒的历史形象

 

有分析认为,要想了解哪吒故里争议背后的故事,研究哪吒传说的起源以及其历史形象是必不可少的。

 

“哪吒形象和哪吒传说在形成过程中,实际上经历了不断的融合、发展,其吸收了众多佛家、道家和中国本土民俗文化的元素,非常具有文化研究价值。”哪吒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哪吒与千年古镇南广》作者王乾彬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不少文化学者的研究显示,哪吒形象最早见于佛教典籍。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哪吒形象也通过相关经典进入中国。

 

据部分学者考证,“哪吒”这个名字来源于梵语中的那罗鸠婆,也译作哪吒俱伐罗。在佛教经典中,哪吒是毗沙门天王的儿子,为父亲率领夜叉大军;而在佛教的传说中,哪吒曾为了参透佛理,把骨肉还给父母,成为神的孩子。这些记载出现在多部唐代翻译的佛教典籍中。

 

宋代《五灯会元》也记载了类似的故事——“问:‘哪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于莲花上为父母说法,未审如何是太子身。’ 师曰:‘大家见上座问。’曰 :‘恁么,则大千同一性也 。’ ”

 

不过,最初佛教典籍中的哪吒并不等于我们熟知的哪吒,哪吒形象不断融入了中国本土文化和民俗叙事,逐渐构建了我们熟知的哪吒形象。其中关键一步,就是哪吒形象接受了道教文化的改造,不仅有了汉姓“李”,而且成了道教的护法神,而随着明代《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问世与流传,其形象最终在国人心中定型。

 

比如《西游记》 中说:“哪吒下海洗澡,踏倒水晶宫, 捉住蛟龙要抽筋, 其父天王恐以后生患,想杀哪吒。哪吒愤怒,用刀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其灵魂上天告诉佛,佛以藕为骨,荷叶为肉,再造哪吒之身。”

 

而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是灵珠子转世,在海边玩耍,用乾坤圈打死巡海夜叉李艮,又用混天绫将龙王三太子敖丙打死,而被龙王告发时,为了不连累父母,哪吒“剖腹剔肠,剜骨肉还于父母”“自剖其腹,刳肠剔骨,散了三魂七魄,一命归泉” 。在哪吒死后,太乙真人用莲藕为其重塑身躯,使其复活。

 

不过,在不少民俗学者看来,作为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哪吒这一形象有着丰富的人文意蕴,相比确认哪吒故里究竟在哪里,哪吒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更值得深度挖掘。

 

王乾彬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宜宾,“中国哪吒文化之之乡”的研究重点之一便是对本地哪吒民俗文化和非遗传统的发掘和保护。

 

“在宜宾有很多关于哪吒的民俗活动,特别是在哪吒的显化日前后,会举行多个相关的民俗活动,比如‘告龙迎水’——从哪吒井迎来圣水祈福,比如举行哪吒正朝——请‘哪吒’接收朝贺,这期间还会演出《哪吒出世》《哪吒闹海》等当地传统剧目。近些年来,我们还在宜宾收集整理了众多关于哪吒的民间歌谣。”王乾彬介绍。

 

“不同时代对哪吒形象有着不同阐述,不同文艺作品也在不断丰富着哪吒的形象,比如最近上映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同样让大家心目中哪吒的形象越来越生动、立体。”王乾彬分析。

 

“活化”利用才是关键

 

据了解,目前天津有座哪吒小镇,位于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13号。哪吒小镇以封神主题文化为底蕴,融入商业、休闲、娱乐等多种元素,力图打造天津首个神话主题园区。

 

而作为宜宾最知名景区之一的翠屏山,更是与哪吒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翠屏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便是哪吒行宫。整个行宫建筑雄伟壮观,由山门、太子殿、哪吒洞三部分组成。在大殿内,一尊哪吒神像身披金色斗篷,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据悉,如今的哪吒行宫重建于1991年。而翠屏山上的哪吒洞,相传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哪吒托梦母亲为其而建的。

 

除此之外,哪吒欢乐世界游乐园也坐落于宜宾翠屏山景区,其占地9000平方米,有莲花大转盘(神州飞碟)、哪吒旋转塔、哪吒碰碰车等一系列游乐设备。

 

黄璜认为,相比争夺哪吒故里,如果想真正挖掘哪吒这一“IP”的文化价值,“活化”利用才是关键。

 

在他看来,国外部分知名主题乐园,其运营成功的关键就是充分利用了手中的“IP”,比如迪士尼、环球影城等,这恰恰是国内不少主题乐园和旅游景点所欠缺的。随着《哪吒》一、二两部电影在票房上陆续取得巨大成功,哪吒这一“IP”可供挖掘的潜力也越来越大。

 

“如果游客想去一景区沉浸式感受哪吒文化,更需要的是‘可观可游可品可览’的旅游产品和项目,而非一些单纯的历史遗迹或简单的人造景点。目前部分地方虽然申请了哪吒文化方面的非遗,但是面对游客,仅仅拿出几张非遗证书是远远不够的,创造有说服力的旅游产品才是关键。”黄璜说。

 

作者:赵越

编辑:孙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