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5万亿城市,真的来了!

孙晓波  2025-01-17 14:56:59

2025年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预计全市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城市经济规模进入了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

 

这意味着,上海成为中国首个GDP突破5万亿元的城市,也成为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五大城市之一。

 

“上海GDP达到5万亿元,意味着上海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知名经济学者、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说。在他看来,上海的成功经验也可以为其他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这个指标“非常重要”。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体量上来看,上海已经超越伦敦和巴黎,在全球主要城市中位置更加突出。他说,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上海的经济怎么样,不只国内关心,国际上也将其视作观察中国经济的一个窗口。

 

上海的天际线。图/视觉中国

 

上海率先突破背后

 

在曾刚看来,上海GDP突破5万亿元是高质量发展的结果,“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他提到,近年来上海转型升级较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新旧动能转换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

 

“上海的GDP有规模,并且最关键的是还有质量,是在新的发展方式下达到的,与一般传统规模拓展有很大区别。”他说。

 

根据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此前,上海官方发布的新年贺词还提到,上海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500万亿元,口岸贸易总额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以先进制造业、金融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及对外贸易三条主线并重,除金融市场和口岸贸易取得亮眼成绩外,上海还坐拥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这些都是上海GDP实现突破的关键支撑。

 

盘和林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上海是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在为长三角其他城市制造业服务的过程中,上海集聚了大量关键要素,如技术、人才、资本等,上海以自己的要素资源赋能长三角企业,将长三角企业和全球连接起来,充当出口贸易和资本跨境的桥头堡。上海的金融业、科技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成为城市支柱产业,撑起了5万亿的GDP。

 

上海的经济增长也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走向纵深。2024年以来,上海大都市圈实现了从“1+8”到“1+13”的升级。作为中国面积最大、包含城市数量最多的城市群,长三角目前内部共有六大都市圈。而上海大都市圈,包含了上海、宁波两大成熟都市圈,再加上苏(州)(无)锡常(州)都市圈全域也被囊括在内,堪称“三圈合一”。

 

同济大学教授、同济规划院院长张尚武提到,长三角地区已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集聚了多个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组织内部联系紧密,已形成产业创新和人才等要素在大都市圈范围内网络化的组织形态。

 

盘和林认为,长三角一体化让上海的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突出,一体化使得区域内部各个城市之间的分工更加明确,适合上海的一些产业,比如高端制造、科技创造领域的产业向上海集中,从而提高了上海经济发展的创新力,提高了资源要素的汇集能力,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赋能长三角其他地区产业的同时,也助推了上海自身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曾刚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对一些大城市而言,通过与其他周边城市联动的方式实现发展非常重要。他说,上海正在打造“五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原来“五个中心”建设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内,现在与长三角其他地区一起建设,实现了联动发展。

 

谁是下一个?

 

不少人关心,上海之后,谁将是中国第二个“5万亿城市”?答案是:北京。

 

2023年,北京的GDP就已达到4.38万亿,北京官方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预计实现5.2%的增长。这意味着,北京2024年的GDP将超过4.6万亿元。以目前的发展态势推算,北京最快将在2025年突破5万亿。届时,全球前五大城市中国有望增至两席。

 

北京国贸CBD建筑群。图/视觉中国

 

此外,以深圳、广州、重庆为主的第二梯队,GDP也有望在2027年左右突破5万亿元,进一步形成龙头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

 

目前,深圳、广州、重庆仍在冲刺4万亿,其中深圳2023年的GDP为3.46万亿,按照年初5.5%的增速目标来计算,再加上经济普查的调增,深圳2024年的GDP有望接近3.7万亿,最快将在2025年突破4万亿。广州和重庆可能会比深圳再晚两三年才能突破4万亿。

 

回顾历史,2006年,上海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万亿城市。以上海为起点,2008年北京,2010年广州,2011年深圳、天津、苏州、重庆陆续突破万亿。

 

2014年,武汉、成都携手跨入“万亿俱乐部”。之后,万亿城市呈现井喷之势,几乎每年都有新成员诞生。2015年,杭州GDP超过1万亿元;2016年,南京和青岛GDP双双突破1万亿元;2017年,无锡、长沙跨入“万亿俱乐部”;2018年,宁波、郑州实现突破;2019年,佛山跻身GDP“万亿俱乐部” 。2020年,更是出现济南、西安、合肥、福州、泉州、南通6城集体晋级的盛况。

 

2020年之后,“万亿俱乐部”扩容之路开始放缓。2021年东莞突破万亿,2023年烟台和常州晋级万亿,中国内地万亿城市达到26座。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内地没有新增万亿城市,这是过去10年来第二次,上一次是2022年。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关注。

 

在曾刚看来,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转轨换挡阶段,部分城市增长速度稍微放缓,属于正常现象。他分析,上海经济结构转型六七年前就开始了,其他城市的步调稍微慢一点,2023年以后开始大规模进行结构转型,“但结构转型是有代价的,过渡期内增长速度必然会慢一点,但新的生产能力形成以后,就会好起来”。

 

从全国城市GDP数据来看,目前,最接近第27座万亿城市的是唐山和徐州,其中唐山GDP于2023年突破9000亿元,达到9133.3亿元。截至目前,唐山尚未公布2024年GDP数据,但鉴于前三季度5.1%增速,唐山2024年GDP突破9500亿元问题不大。而根据徐州公布的最新数据,徐州2024年GDP增长6.3%左右,预计将达到9500亿元,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小。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这两座城市都有望在2025年突破万亿GDP大关。届时,河北将告别没有万亿城市的局面,而“苏大强”江苏则迎来省内第六个万亿城市。

 

大连和温州,紧随其后,2024年均有望突破9000亿元,但GDP想要在短时间突破万亿还有不小的压力。沈阳和厦门,目前还在冲刺9000亿元的路上,进入“万亿俱乐部”可能需要更多时间,但这些“准万亿城市”为了“过线”都在“加速跑”。

 

可以预见,中国的万亿城市将不断迎来新的扩容。当然,也要看到,衡量城市发展不只是总量的突破,更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

 

作者:孙晓波

编辑:蔡如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