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这个产业,郑州有望重回“中部第二城”?

孙晓波  2025-01-06 12:47:31

汽车年产量“百万俱乐部”,即将迎来新成员。

 

日前召开的郑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郑州新能源汽车实际下线52.9万辆、增速112.9%,有望带动郑州市的汽车年产量在2024年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

 

新能源汽车产量的高速增长,是郑州汽车年产量大幅飙升的最大“功臣”。

 

数据显示,2022年时,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只有6.98万辆,2023年凭借31.6万辆的成绩,首次跻身新能源汽车产量TOP10城市。而到了2024年,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一路猛冲,直接带动郑州汽车产业迈向“百万俱乐部”,也为郑州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汽车年产量突破100万辆大关,对郑州而言,意味着其在汽车产业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进一步巩固了郑州作为“汽车城”的地位。这不仅标志着郑州汽车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链的完善,而且对于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郑州和长沙围绕“中部经济第二城”竞逐多年,互有胜负,但差距始终未曾拉开。2024年以来,凭借汽车产业突破以及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郑州让外界看到其重回“中部经济第二城”的希望。

 

郑东新区CBD航拍。图/图虫创意

 

汽车产量飙升背后

 

宋向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郑州已经集聚了上汽、宇通、海马、东风日产、比亚迪等7家整车生产企业,以及150多家配套企业,汽车年产能超260万辆,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

 

郑州市副市长胡军此前介绍,按照目前的趋势,2024年郑州整车产量将突破110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是2023年的两倍,“增速非常快”。

 

助力汽车产量实现高速增长,最为关键的是比亚迪与上汽集团。

 

2017年,上汽集团开始投建郑州基地,此后,该基地的汽车年产量一路增长,到2023年时,该基地的汽车产销量已超44万台/年,郑州成为上汽在全国的最大乘用车生产基地。

 

2023年4月,比亚迪郑州工业园在郑州航空港区建成,郑州的汽车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2024年前11个月,郑州比亚迪的汽车年产量达到47万辆。

 

宋向清表示,汽车产业的发展对郑州的工业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汽车产业规模大、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能力强,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他说。

 

郑州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增长,已经带动了全市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郑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5.8%、11.8%。宋向清说,这表明汽车产业对郑州工业经济的推动作用已经显现,未来有望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宋向清预计,未来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等新技术、新模式和新平台加持下,郑州汽车产业将在包括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在内的诸领域进一步提升站位,在全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链上有望实现新突破。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链长,汽车每1个单位的产出,可带动国民经济各环节增加10个单位的产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带动能力更强,如钢铁、冶金、石化、机械、电子等众多相关产业都将从中受益。

 

比亚迪郑州基地厂区航拍。图/图虫创意

 

因此,近年来各大城市之间围绕汽车产业不断布局。同为中部省会的合肥,不仅早已实现了汽车年产量100万辆,更依托新能源汽车领域掀起的“造车风暴”,带动了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合肥规上工业增加值以15.2%的增速领跑全国所有万亿城市。而合肥的GDP,已从2000年的325亿元,一路攀升至2023年的近1.27万亿元,在中部六省会中升至第四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未来城市实验室主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刘治彦提到,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他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现在消费的主导产品,大件只剩下汽车还处在峰值状态,将来还可能有低空经济。郑州能够抓住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对地方经济及区域经济会有很大的拉动。

 

事实上,郑州一直有打造“汽车之城”的雄心,2022年,郑州喊出“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按照彼时河南的规划,全省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150万辆,郑州“认领”了100万辆。而在2024年9月,郑州再度更新目标——力争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50万辆。

 

不过,有分析认为,虽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作为地方政府,也不能一味追求产量规模,而是应该着眼于产业未来,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部第二城”争锋

 

郑州汽车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为郑州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让外界看到其重回“中部经济第二城”的希望。

 

过去多年,“中部经济第一城”的宝座一直被武汉占据,而同为省会城市的郑州和长沙围绕“中部经济第二城”竞逐,备受关注。

 

宋向清说,郑州和长沙在争夺“中部经济第二城”的过程中竞争激烈。在他看来,近年来,郑州的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为郑州提供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

 

宋向清提到,长沙虽然在第一、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上领先郑州,但郑州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领跑”态势,显示出郑州在工业领域的强劲增长势头。

 

“汽车兴,百业旺。”宋向清说,汽车产业的直接带动效应覆盖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整车生产、销售服务到后市场服务等多个行业,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汽车产业还在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和市场。

 

在他看来,随着郑州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郑州有可能超越长沙,位居“中部经济第二城”。不过,他也提到,郑州当前产业和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以及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等。

 

回顾历史,从1978年至2008年,除1998年被短暂反超外,郑州GDP均高于长沙。但2009年到2023年,除了在2019年,郑州曾以16亿元的微弱优势反超长沙外,其余年份郑州GDP都落后于长沙。

 

时间来到2024年,郑州GDP连续两个季度保持领先。郑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郑州GDP实现7252.4亿元,同比增长5.3%。与此同时,上半年长沙GDP为7170.21亿元,同比增长4.5%。郑州以82.19亿元的微弱优势险胜长沙,首次连续两个季度GDP超过长沙。此前的一季度,郑州同样以25.73亿元的优势跑赢长沙。这一度让外界看到郑州“逆袭”的希望。

 

不过,到了第三季度,郑州再次被长沙反超。根据两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郑州GDP实现10702.7亿元,同比增长5.5%;长沙GDP达到10987.9亿元,同比增长4.8%,长沙以285.2亿元的优势反超郑州。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郑州,长沙汽车产业的增长也不遑多让。2024年1—10月,长沙汽车产量突破80万辆,同比增长17%,长沙也有望在2024年实现汽车产量100万辆。而在长沙已经生产的80多万辆汽车中,71.1万辆都是新能源车。

 

分析认为,郑州想要重返“中部第二城”,并非易事。毕竟2022年,郑州也曾在上半年短暂领先,但最终未能实现“逆袭”。

 

刘治彦说,郑州是人口大省河南的省会,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这是其很重要的发展优势,城市发展的天花板也比较高。

 

但在他看来,郑州相比长沙有一个明显的劣势,就是顶尖高校数量较少,科教资源相对较弱,这制约郑州进一步做大、做强。他说,从未来的城市竞争来看,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以及科技创新,在此基础上再吸引投资形成的一种产业优势,这方面郑州还需要更大的改变。

 

作者:孙晓波

编辑:蔡如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