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90后朱家磊:在“巴铁”办报

李鹏  2019-10-14 10:06:43

“未来某一天抬头看,或许这根救命稻草已长成参天大树。”

  朱家磊。

 

  90后朱家磊:在“巴铁”办报

  本刊记者/李鹏

  发于2019.10.14总第919期《中国新闻周刊》

 

  最近两年,朱家磊的睡眠一直不怎么好,好不容易睡着了,偶尔还会突然惊醒坐起来。他的朋友塔佳伟说,朱家磊有时会让司机开车拉着他在伊斯兰堡大街上转悠,在颠簸的车上他反倒能踏实休息会。

 

  2016年7月创刊的《华商报》是目前唯一一份在巴基斯坦获得发行权的中英文双语周报,朱家磊是总编辑,也是报社的实际总负责人。

 

  90后朱家磊喜欢看《士兵突击》,有时候感觉自己像许三多一样傻得可笑,但他希望自己能像许三多一样坚持下去,把为数不多的发展机会看作是救命稻草,紧紧抓住。“然后未来某一天抬头看,或许这根救命稻草已长成参天大树。”

 

  初战

 

  “巴铁”巴基斯坦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优先方向,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启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巴基斯坦。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6年7月,在巴政府以及中国驻巴使馆的支持下,曾是华为巴基斯坦分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耿思萌创办了《华商报》。

 

  海外的华文媒体人多数并非从传媒开始创业,而是创办者在别的领域事业有成,有钱补贴才进入传媒行业的。朱家磊则不然,他是被动来到遥远的巴基斯坦办报的。2017年初,他受邀来到巴基斯坦,主持刚创办不久的《华商报》。

 

  皖西青年朱家磊2012年大学毕业,学新闻专业的他选择留在上海工作,进入一家财经媒体。很快,在从业老师的带领下,朱家磊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上海浦东张江的深入报道上。三年多时间里,他先后在《张江报》《张江新经济》杂志等媒体发表创新创业报道近百篇,采访过近百位创新创业者和顶尖专家。

 

  此前从未走出国门的朱家磊对在国外办报一无所知,但收到邀请的他非常心动。“我一直想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与时代脉搏的跳动,再加上在张江工作期间,张江‘创新创业、汇聚集成,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发展精神一直烙印在我思想深处,因此我想去尝试一下。”

 

  2017年5月,刚刚过完26岁生日的朱家磊怀揣这份新闻理想和创业激情,登上了飞往伊斯兰堡的航班。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下飞机的那一刻,“城乡结合部”的既视感映入眼帘,还是让长期生活在上海的他感到不适。

 

  抵达伊斯兰堡的当天,朱家磊就直接去了《华商报》,投入到熟悉的报社日常工作中。信心满满的他准备在一个月之内对报社原有的运维、版面、纸张、发行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首先就是语言关。朱家磊虽然毕业于外语院校,但当地雇员操着一口“巴式英语”,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此外,巴基斯坦的生活节奏以及工作效率非常缓慢,当地人对生活的热衷远高于对工作的激情。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让他到巴第一周就因水土不服躺进了医院。

 

  就在此时,一位中方员工已到离职日期,另一位中方员工因年假在国内未回,剩下的中方员工和巴方员工恰巧都因病告假,整个编辑部只有朱家磊和美术编辑留守。临近采访时间,他只好拔下点滴,让医生开点药,然后立即赶往采访地点。

 

  这个月里,编辑部常常加班到深夜。为了改版和提高印刷质量,朱家磊通常会在深夜前往印刷厂,盯着每一份报纸的印刷和裁剪。为了扩大发行渠道,他利用周末时间一次又一次前往拉合尔、费萨拉巴德、卡拉奇等其他城市,寻找发行合作伙伴。他四处采访,以更贴近华人生活,提高可读性。

 

  努力很快有了回报。《华商报》打出了知名度,得到了传媒同业的关注,CNN、BBC、路透社等都曾对这份报纸做过报道。

 

  2017年10月,《华商报》与巴基斯坦最大传媒公司战斗传媒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每周为其旗下英文报《The News》提供两版中文内容。《The News》为巴基斯坦最大英文报纸之一,日发行量超30万份。

 

  这是中巴两国媒体间的首次登版合作,合作提升了《华商报》在当地媒体的话语权,使《华商报》走进了巴方读者的视野。

 

  时任中国驻巴使馆公使衔参赞(现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赵立坚说:“《华商报》已成为巴基斯坦人民全面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中巴两国媒体间开展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两国间的友好合作起到示范作用。”

 

  战斗传媒集团总经理Sarmad Ali表示:“《华商报》每周登版《The News》两页版面,将极大促进两国人民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中国朋友来到了巴基斯坦,他们带来了商机,也带来了中国的文化。我们两大媒体之间的合作能让两国人民更好的融入彼此,这将促进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和加深中巴两国的友谊。”

 

  困境

 

  然而,因投资重心转移至别国,2018年1月31日,《华商报》社长耿思萌决定解散《华商报》,遣散除朱家磊之外的所有工作人员,并将交易《华商报》的想法提上日程。

 

  在朱家磊的坚持下,这年3月,《华商报》召回部分员工,以保持和《The News》的版面合作。自4月开始,出于降低运营成本的考虑,《华商报》暂停发售本部刊物,编辑部仅保持每周为《The News》提供两版中文内容,以报道中国“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主,辅以报道中国人在巴创业故事、中国的商业发展、各地文化等。

 

  4月至7月,许多得知消息的巴方媒体欲购买《华商报》股权。朱家磊说,当时他面前只有两个选择:放手回国和接手死撑。

 

  他没怎么犹豫。“我不能眼看这份在巴基斯坦唯一获得发行资格的中文报纸就此倒闭,或委身于当地媒体。作为报社负责人的我其实早已没有退路。”

 

  他说,如果说自己来到巴基斯坦的动机是新闻理想,那么接手报纸完全是出于不舍和承诺,外加一厢情愿的坚持。“我就把报社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经过三个月的胶着和谈判,最终在耿思萌的理解和支持下,朱家磊2018年9月接手报纸,积极寻求复兴之法。他说:“从内心而言,我对他充满了感激和怀念,也感谢他最终将报社交付与我。”

 

  在此期间,他不得不缩减运营成本,大家都感到前路迷茫。

 

  在2018年下半年的艰难时期,《华商报》仅有一名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本部刊物停刊已有6个月之久,如再继续停刊下去,对过去花费巨资所经营起来的名誉和影响力等是致命的。

 

  面临困境,朱家磊对《华商报》现任编辑部主任王琳说,只要自己还在巴基斯坦,《华商报》就不会倒下。“我会提前回国,寻求解决办法。虽然这段时间可能有点长,但请等我回来。”

 

  2018年12月,做好准备的朱家磊带着想法和积蓄,再次回到巴基斯坦。他向老员工发出集结号召:“所有人都回来吧,所有人。”

 

  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朱家磊愈挫愈勇,对办好《华商报》也愈有信心。“很多人看好《华商报》,他们并不缺钱,只是缺乏接下这块‘烫手山芋’并坚持下去的勇气。”

 

  在朱家磊看来,越是困难就越是要坚持。巴基斯坦与中国有特殊关系,并且人口众多、地理位置优越,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发展可能会迟缓,但绝不会停滞。巴基斯坦是中国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中巴经济走廊”给巴基斯坦带来了太多的发展机遇,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来到这里,只需要等待时机。

 

  复兴

 

  2019年3月,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华商报》顺利复刊。

 

  3月8日,报纸复刊前夜,朱家磊郑重写下了《致读者的一封信》,宣布“即将步入深渊的报社重新回到了正轨”。

 

  复刊后的《华商报》内容不断丰富,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版面。现在每周16个版,主要有6大板块,包括巴基斯坦要闻、访谈天地、商业财经、华人之声、旅游文化,涉及中巴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各个领域。

 

  《华商报》还开设微信公众号,实用性也获得了提高。它不仅是新闻信息的载体,也成为了当地华侨华人的实用工具。“我们提供当地衣食住行的信息,让大家更好、更方便地生活在巴基斯坦。”

 

  中文版复刊的同时,朱家磊还决定面向巴基斯坦读者出版《华商报》英文杂志。

 

  在朱家磊的设想中,中文报纸主要服务当地华侨华人,在内容方面贴近在巴华侨华人的关注焦点,同时寻找巴基斯坦诚信企业作为报道对象,为在巴华侨华人及中资企业提供可靠的巴基斯坦企业信息。而英文杂志则是对中文报纸的补充,一方面广开资源渠道,获取一手巴基斯坦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着重报道“中巴经济走廊”相关项目和企业,宣传走廊项目,同时也为巴基斯坦企业提供全面的中方企业信息,促进中国与巴基斯坦企业的互联互通。

 

  在朱家磊的带领下,《华商报》十分注重原创新闻的采访,本地雇员与主流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他还邀请熟悉巴基斯坦的专家担任专栏作者,为读者释疑解惑。

 

  随着中英文报刊逐渐走上正轨,朱家磊和《华商报》的“朋友圈”逐渐扩大,在巴基斯坦政府官员和华侨华人圈里的人脉越来越广。

 

  在伊斯兰堡、拉合尔、卡拉奇等地的中餐馆和中资企业里,常常能看到《华商报》中英文的宣传海报。伊斯兰堡一家烤肉店的老板长相酷似香港影星黄秋生,因为《华商报》的报道,这家店从一个小烧烤门面变成了三层楼的网红餐厅,在华人圈中更是需要经常去打卡的“黄秋生烤肉店”。

 

  朱家磊接手《华商报》半年时间后,报社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目前报社共16人,其中不少是一度离开的老员工。员工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工作氛围十分融洽。

 

  1991年出生的朱家磊看上去确实不像老板,反而像个敦实的邻家大学生,但在伊斯兰堡和拉合尔等地华人侨领眼里,这个在巴闯荡才两年多的青年是个“有干劲有办法”的后起之秀。

 

  实际上,90后朱家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内敛。不管是在巴基斯坦还是回国参加各种活动,他永远是那个安静沉稳的低调参会嘉宾。

 

  朱家磊坦言在忙碌的这一年中有许多收获,《华商报》的道路也越走越宽,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未雨绸缪吧。那段艰苦的日子对我影响很大,也越发坚定了我来巴基斯坦的初衷:守望在‘一带一路’的‘桥头堡’上,为国家顶层倡议贡献一些力量。”

责任编辑:郭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