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贝聿铭离世:这位华裔建筑大师留给世界一座玻璃金字塔

李行  2019-05-20 09:27:09

“让光线来做设计”


  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三子贝礼中向媒体表示,贝聿铭于5月16日凌晨在纽约曼哈顿的家中去世。

  

  贝聿铭近年深居简出,3周前才过102岁生日。他曾在1979年荣获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3年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一位大师”。他的作品遍布全世界,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馆和香港中银大厦等作品是他的部分代表作。

  

  设计卢浮宫成就辉煌

  

  贝聿铭出生于广州,为苏州的名门望族之后,其父贝祖贻为中国银行第一任总经理,其母庄氏出生名门,继母则是江南名媛“蒋四小姐”。他在香港度过童年后,到上海读初高中,18岁前往美国求学,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并在1955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贝聿铭的作品以公共与文教建筑为主,他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强调光与空间的结合,留下“让光线来做设计”的名言。他善于运用几何形体和光线。正如为卢浮宫前所做的设计一样,他经常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玻璃金字塔的形象。

  

  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是贝聿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他设计了一个21米高的钢框玻璃幕墙金字塔作为博物馆的大门,附近有三座较小的金字塔。这与法式风格的卢浮宫形成鲜明对比。

  

  参与过人民大会堂空调系统设计的吴德绳跟贝聿铭有过多次交流。吴德绳曾专门从卢浮宫东侧走到西侧,又反复折回。他发现标志性的玻璃方锥设计如果再高两米会太大,再低两米又太小。

  

  贝聿铭对吴德绳说,设计玻璃方锥时他住了几个月的现场。当创意方案决策后,主要的技术工作就是确定锥的高度。如何确定这个方案呢,贝聿铭用简单的几句话解释,在卢浮宫大院中不能做仿真的假古董,做新建筑也应不显眼、不夺主。如何做到不显眼不张扬:就是造型最简单的锥形,用质感最简单的光面,色彩做到最简单的透明。

  

  “因为他的语言、他的诙谐和我们的习惯不太相同。从这个设计中能看到贝聿铭的部分设计哲学。”吴德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早期作品曾被质疑

  

  贝聿铭的作品并非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肯定,卢浮宫前的设计落成之初,也遭到当地人的大量质疑,多年之后,这个作品才获得肯定。

  

  大师并非从开始就是大师,从业之初,贝聿铭设计的作品也曾出现过很多问题。

  

  1959年,母校麻省理工大学请他为地球科学中心设计一栋新教学楼。他设计了一座高达21层的混凝土大楼。这栋被称为“绿楼”的教学楼落成后,被波士顿居民评选为当年最美的城市建筑。

  

  然而不久人们发现,由于风力阻碍,大楼入门处的大门有时根本打不开,这让贝聿铭十分尴尬。他后来承认:“我是麻省理工毕业的,然而我居然不知道什么叫风洞效应!”

  

  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有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影子,多采用混凝土技术,如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镇心广场住宅区、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

  

  70年代中期,历练累积了多年的经验,贝聿铭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特性,作品趋向于勒·柯布西耶式的雕塑感,其中以全国大气研究中心、达拉斯市政厅,等皆属此方面的经典之作。

  

  但在尝试玻璃建材的设计作品中,他又有了新的麻烦。贝聿铭的合作伙伴亨利·考伯接下了波士顿汉考克大楼的设计项目,大楼出资人罗伯特·斯莱特只提出了一个要求:让竞争对手建造的保诚大厦相形见绌。

  

  贝聿铭采用了极简主义的大规模玻璃幕墙,这些幕墙大且偏蓝,这样的设计使得在晴天的时候,整座大厦与天空融为一体。在外形方面,该楼采用俯视看来是平行四边形的外形,使得整座楼有了现代主义的感觉。该楼是当时单块玻璃面积最大的全玻璃幕墙建筑,由于当时玻璃幕墙的技术不够成熟,大厦建成初期曾经出现过玻璃脱落的事故。

  

  这成为贝聿铭人生中的低谷,他和他的合伙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建于北京的香山饭店,当年也是备受争议。有些人不同意选址在比较偏远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将这栋建筑误认为是后现代主义风格,并进行了批判。实际上,香山饭店恰恰是贝聿铭对当时西方流行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次修正。

  

  85 岁时,贝聿铭决定设计苏州博物馆,用他的话说“给自己一个了解老家的机会”。遗憾的是,2006 年苏州博物馆建成后,他再也没有回来过,去过距离故乡最近的地方是香港。木心美术馆的设计师之一林兵是贝聿铭的朋友,他告诉记者,“贝老一直牵挂着苏州,再尝一尝儿时鸡头米的味道。”

  

  目前,贝聿铭的几个孩子创立的贝氏建筑事务所的业务遍及美国、法国、中国香港、中国内地等世界各地,次子贝建中参与了父亲法国卢浮宫、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等项目。未来,从贝氏建筑事务所的项目中,我们或许仍然可窥见贝聿铭作品风格的延续。

责任编辑:郭银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