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声中,一架“鸿雁”大型无人机升上了天空,北屯的女孩心中满是期待,因为她们很快就能穿上裙子了。
每当夏天来临,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北屯市就会被蚊虫大军“攻陷”,而这架无人机上装载的就是灭蚊的药液。经过2个月129个架次的灭蚊行动,北屯市的蚊虫消杀率高达80%以上,居民终于不用再“全副武装”出门,短袖与裙子也重见天日。
事实上,这种“无人机灭蚊子”的场景,是低空经济在新疆的众多应用场景之一。广阔的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新疆发展低空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也为大型无人机在新疆的生产及市场应用创造了众多可能。
1月20日,我国首款起飞重量5.25吨、最大载重1.9吨的大型无人机鸿雁(HY100)在新疆天域航通石河子生产基地成功实现批量化生产下线并交付客户,填补了我国大型无人机规模化生产的行业空白。
新疆“抢跑”低空赛道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抓产业,抢的是发展先机,拼的是谋划布局。新疆能成为实现大型无人机量产的地区,离不开自治区、兵团各级政府和天域航通数年来的共同努力。
对新疆来说,发展低空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地域辽阔,空域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良,全年可飞天数达300天,为无人机飞行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保障;耕种林区面积大,城市之间距离较远,非常适合开展农林牧飞行作业、航空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工业应用等。
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兵团及自治区将航空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健全航空产业鼓励机制,同时,瞄准通航产业头部企业开展精准对接与商洽,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2019年,天域航通在兵团党委支持下,在南疆各师市开展大型无人机民航试点与场景验证任务;2023年9月16日在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启动大型无人机生产基地建设,该基地规划面积400亩,一期260亩投资约2.6亿元。
2024年7月,石河子绿洲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基金1亿元股权投资天域航通,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24年10月,石河子基地竣工投产,仅仅两个月,12月27日首批3架鸿雁大型无人机完成生产下线并交付客户。2025年1月20日在石河子举行了隆重的交付仪式。
如今,作为一款实现量产的大型无人机,鸿雁又一次引领大型无人机步入了一个崭新发展时期。
在产业示范层面,天域航通探索出了从研发、制造、运营、售后维保全产业链发展的清晰路径。石河子基地120架年产能,可吸引上下游企业汇聚合作,让企业加速规模化发展。
在标准引领层面,天域航通作为民航局大型无人机适航审定试点和大型无人机综合运营管理试点单位和标准起草单位,加上4年的商业运营实践经验,可为行业规范制定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推动大型无人机行业有序发展,为低空经济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在产品迭代层面,借助生产实践和商业运行积累的数据反馈,为天域航通新机型的研发指明了方向,与第一代产品互补,为企业高速持续发展“造血”。
得益于国家低空经济产业政策,此次鸿雁大型无人机量产下线并交付,反映了市场对大型无人机的需求迫切。随着石河子基地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将以更高效的模式,让鸿雁源源不断奔赴低空经济建设一线。
量产破局,解决“卡脖子”难题
近年来,在政策产业共振下,低空经济持续“出圈”,也打开了一个万亿级的新赛道。根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2023-2024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8月底,我国无人机实名登记数达198.7万架,比2023年底增加72万架。
然而,大型无人机作为全新业态才刚刚起步,不少企业还在产品研发、试验试飞、适航审定、商业化运营等方面艰难探索。鸿雁大型无人机的产业化路径,仿佛是一颗投向低空的“问路石”,为行业健康发展找到了一条路规范化路径。
2017年12月,天域航通被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为唯一大型无人机适航审定标准起草、适航审定试点单位。
2020年11月27日,鸿雁(HY100)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无人机系统设计/生产批准函(DPA0001)”,使我国在国际上率先制定了民用大型无人机适航审定标准,影响深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自2021年起,天域航通陆续生产十余架鸿雁(HY100),投入商业化运营,已累计作业飞行4600余架次、安全飞行4000余小时。天域航通在低空飞行空域管理、航线规划等方面先行先试,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全国低空经济空域管控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截至目前,天域航通在新疆库尔勒、阿克苏、喀什、阿勒泰、石河子等地区拥有9个自主运营通航机场,1个可使用的支线运输机场,9条无人机专用航线,获批空域面积逾76000平方公里。
在我国传统通航领域,长期以来都以国外进口的有人驾驶飞机为主。如今,鸿雁(HY100)的量产彰显出我国在大型无人机领域已具备完全自主研发和制造的能力。这意味着即便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们也不会再被“卡脖子”。随着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陆续投入市场的其它大型无人机,低空产业关键装备的稳定供应与产业安全具备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鸿雁展翅,开拓低空新景象
一架装载着胡杨、红柳等耐干旱、耐盐碱树种的大型无人机,从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飞过。一粒粒包含树种和营养土壤的合成“树种球”从空中落入土中。
这是鸿雁(HY100)在新疆阿拉尔市对当地5万亩沙漠进行飞播植树的场景。除了飞播造林外,大型无人机还能在集中连片的农田进行高效作业。鸿雁(HY100)一次可装药1000公斤,能在真高4米超低空长航时稳定飞行,将药剂均匀地洒落在农作物上,还具备超视距自主控制飞行能力,打破了传统有人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限制,能够实现全天候作业,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鸿雁(HY100)的卓越性能与创新应用,改变了传统行业的运转效率,推动新疆农林牧作业加速了智能化、精准化、无人化转型,并为大型无人机在全国市场应用打了个样。
此外,鸿雁在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物资跨海投送投运等各类场景也有广泛商业应用。天域航通与中国邮政、中通、京东等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大型无人机的优势,积极探索“干支末”相结合的创新型物流体系建设,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8年来,天域航通的每一次前行,就像“鸿雁”扇动了翅膀,于低空领域掀起一场变革的风暴,大型无人机产业逐渐从“小众探索”走向“大众同航”,天空的无限可能正徐徐展开。
有业内人士认为,低空经济就是下一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政府的政策护航和法规的不断完善下,大型无人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在真正步入繁荣之前,仍需要一批像天域一样,对行业怀有初心、对科技抱有热情的企业不断耕耘。
作者:肖皖璇
编辑: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