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梁祝》如泣如诉,闻者动容。小提琴大师吕思清用精湛的艺术表达,让小提琴“说”中国话。11月21日下午,《众说学习•师说》吕思清专场在苏州保利大剧院举办。吕思清为苏州观众带来“行路在远 弦歌不辍”的主题分享。
本期《师说》吕思清以小提琴为媒介,穿梭于东西方音乐文化之间。吕思清不仅分享了小提琴演奏的精髓与奥秘,解析经典曲目的独特韵味,如《梁祝》中的深情与细腻,以及他在国际舞台上屡获殊荣的演奏技巧。更讲述自己与小提琴结缘的故事,以及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与追求的执着与坚持。
“学习音乐每天必须勤加练习,这是对个人自律、坚持、毅力的很大考验。”在吕思清看来,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并保持对事业和技艺的热爱十分重要。任何行业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坚持,永远保持热爱和激情。
今年是《梁祝》创作65周年,而在吕思清的演奏生涯中,最绕不开的就是《梁祝》。“1988年那会儿的《梁祝》我拉得比较‘清新’,1993年以后就慢慢变得更深刻和痛苦。”在吕思清看来,这样的变化与人生经历有关。
当被问及当下再次演绎《梁祝》会涌现怎样的灵感或者赋予何种基调时,吕思清卖了个关子,笑称这是“秘密”。他笑言,一个人在走进音乐厅之前,假如刚刚确立了恋爱关系,他来听《梁祝》就没有悲伤,全部都是甜蜜。但如果一个人刚失恋来听《梁祝》,就全是悲的。“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它适用于任何场景、任何心情、任何人。”
聊起同苏州的缘份,吕思清称那是童年美好的记忆。“我的堂姐在苏州,很小的时候我就来过这里。”“从昆曲、评弹等音乐中,以及和大家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苏州是一座非常委婉、细致,可以说精致、宁静的城市,非常美。”吕思清说,苏州的很多地方他都很想去,比如体验苏州园林,还有贝聿铭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作为一位“生活家”“美食家”,吕思清对苏州的美食如数家珍,太湖“三白”、大闸蟹都令他念念不忘。
在互动环节,当有“粉丝”提出“能否来苏州园林里办一场音乐会”时,观众席中响起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面对大家的热切期待,吕思清回应,声音就是从大自然中诞生的,音乐与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融合,他曾在很多地方有过类似的表演,包括雅典的卫城、美国的好莱坞露天剧场等,都是同大自然亲密的结合。“非常期待能在苏州园林来一场音乐会。”吕思清与苏州观众许下约定。
作为第一位夺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之一——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吕思清是当今乐坛最活跃的杰出中国小提琴家。其美妙绝伦、激动人心的琴声早已遍布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洛杉矶好莱坞碗形剧场等世界著名的演出场所。
《师说》栏目是苏州市委宣传部“众说学习”理论品牌重点项目之一,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推出的人文社科类品牌节目,邀请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大咖、杰出人物,与苏州对话,分享思想成果,启迪未来方向,让不同领域内的思想能量相互补充、相互激发,共同营造城市的浓郁人文氛围和独特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