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人才联动育人助推了一批新质学校快速崛起
10月11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首批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示范区示范校名单,深圳市致理中学成功入选。
值得一提的是,致理中学是深圳市龙华区一所新学校,去年9月才正式投入使用,短短一年时间,该校以“科教联动”育人方式不断丰富“科教+”育人生态,成果显著,学生获得了国际、国内各种科创大赛冠、亚、季等奖项230余人/次,在深圳市高中最近两次联考中,学生成绩均名列前茅,学校成为备受当地市民群众热捧的新锐学校。
近年来,深圳市龙华区持续保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建一所优一所”的民生承诺,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需要。据“深圳龙华”报道,仅今年9月3日当天就有14个新教育集团、10所新学校和13所新幼儿园揭牌。
“‘科教联动’育人方式助推学校快速崛起。”深圳市致理中学校长冯大学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为高中学校,致理中学开办之初就提出办一所以科创教育为特色的科技类高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以课堂改革为核心、以科创课程构建为载体、以体验式学习为重点,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科教资源,搭建多种跨学科、跨文化的全领域应用、全链条创新的科教育人新场景,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催生“科教+”育人生态体系,探索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培养新机制,不断满足市民群众优质教育需要。
据了解,在这一年的“科学教育类示范校”建设过程中,致理中学从整合资源形成“高校+高中”“科教+科普”“场地+场景”“课程+课堂”的“科学+基础教育创新融合”新路径,构建了多维度、立体化的“科教联动”育人生态体系。
致理中学聘请清华大学、电子科大、深圳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9名院士、科学家担任学校科学院首批指导专家,形成顶级专家助力和学生自主管理的科教育人模式。(致理中学供图)
“高校+高中”协同育人
整合资源形成“高校+高中”协同育人方略。
“‘致理中学科学院’是学校‘科教联动’育人的强大智囊团队。”致理中学专职副书记徐军表示,致理中学创办于2023年4月,是深圳教育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大湾区公办全寄宿品牌高中,是深圳市全力打造的一所文理兼长的特色化标杆学校和创新型示范学校。学校目前聘请了清华大学教授关添、电子科大教授郭罗乐、深圳大学教授秦斌等高校和科研机构9名院士、科学家担任学校科学院首批指导专家,还请北京大学邹月娴教授担任致理中学科学副校长、科学院名誉院长,形成顶级专家助力和学生自主管理的育人模式,实现“高校+高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科教育人。
例如,致理中学与深圳大学合作,建设了STEM创新实验室,重点培养学生3D建模和Python编程技能。
深圳大学教授张烌祥介绍,深大STEM创新教育项目已经运行六年,探索了出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青少年STEM人工智能培训模式。仅2022年8月至今,已有87名参与培训的中小学生通过 SolidWorks全球助理工程师证考试,引起了法国达索公司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早在2018年,冯大学围绕“提倡中国制造”理念,率先提出在高中学校建创新实验室,并与深圳大学合作探索“高校+高中+企业”共建STEM创新实验室。
冯大学介绍,STEM创新实验室结合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以课程为载体,融合了科学、数学、艺术、信息技术等各学科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做、做中创”,培养学生创新、动手、实践能力,带动学生自我提升,张扬个性。
实践中,致理中学的STEM创新实验室,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目前已经吸引了20余名学生参与,学校营造出了浓厚的创新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型创新型数智化英才,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张烌祥如是说。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芯片实验室主任何进教授为致理中学校颁发“少年中国芯实验班”证书(致理中学供图)
“科教+科普”一体施教
致理中学通过整合、融通、跨界、连接各种科教资源,让学生、学校、家庭、企业、政府形成良性融合育人关系,构建了校、家、社联动的“科教+科普”一体育人格局。
致理中学科学院院长李强介绍,学校致力于“培养理科精进专长与全面和谐成长的科技拔尖创新人才”。为擦亮科创教育特色品牌,学校从开局就在资源配置、顶层设计上不断向科创倾斜。
例如,学校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芯片实验室建立了全国首个基础教育“中国芯实验班”,打造中国芯实验室,推进中国芯实验校建设。主要开展院士大讲堂、博士科普课、教授指导课、家长科普等“芯科普”系列,包括开设电子芯片DIY、芯云EDA、芯研室、芯竞赛、芯游学等“芯主题”课程。通过“芯”未来、“芯”应用、“芯”人物、“芯”技术、“芯”历史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一年来,学生在省、市科创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奖的等次及数量均处于深圳前列。
在院士、科学家进学校开展专题讲座时,致理中学特别邀请了家长与学生一起感受科技的育人力量。
今年5月29日,深圳大学副校长、国家特聘教授张学记院士来到致理中学,为师生和部分家长带来“从智能传感器到数字生命:通往永恒生命的路线图——是事实还是虚构”专题讲座。(致理中学供图)
据统计,在短短一年中,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览会评审团成员、“世界三大发明展”广东指导中心主任覃宝学到致理中学开展创新发明讲座和交流培训高达5次。
“学校营造‘科创+科普’育人氛围,努力为有科创潜力的孩子争取更多通过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进入国内‘双一流’、985重点高校或国际名校的机会。”冯大学如是说。
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览会评审团成员、“世界三大发明展”广东指导中心主任覃宝学到致理中学开展创新发明讲座。(致理中学供图)
“场地+场景”融合创新
数字技术应用催动教育全过程“场地+场景”融合创新。
冯大学介绍,在数字技术支撑教育教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方面,致理中学突破了“工具性赋能”阶段,探索创新了诸多学习新场景、教育新形态,让学习场景连接学习场地,在多个场地实现学习场景,让体验式学习无处不在。
例如,致理中学与深圳大学合作开设的STEM人工智能实验室,包含三个功能室:教学室、操作室和多功能展示室,不仅给学生提供最先进的硬件设施和多样化的实践场地,而且可以生成多个鼓励创新和创造力的体验式学习场景。
致理中学学生动手探究创造的智能车(致理中学供图)
张烌祥介绍,学生创造的智能车可以在校园穿梭、可以自控运载灭火器到火情现场等,实现了从学习场景到实践场地的融合创新。
目前,致理中学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电子科大深圳高等研究院、深圳大学、华大基因等多家高校和企业合作建设了6个科创实验室,一楼开设4个拥有激光切割机和3D打印机的先进制造实验室、能够进行无土栽培实验的地球生态实验室、深圳市高中唯一的动作捕捉实验室、STEM创新实验室,此外还有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无人机9个探究型实验室。
李强介绍,在这些实验室里,教师可根据学科需要,生成跨学科、跨文化的各种学习场景,学生们喜称这些实验室是“科创梦工场”。
在致理中学STEM创新实验室,学生研发的机器人手臂在进行抓取演示。(致理中学供图)
“课程+课堂”联动改革
以课堂为核心推动“课程+课堂”联动改革。
冯大学表示,课堂是育人方式改革的核心,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其最终落地在课堂,因此,致理中学以课堂为抓手,以课程为载体实施联动改革,构建“科教+”课程体系。
例如,致理中学开设创新课程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兴趣、让学生沉浸式参加科创赛事点亮“科技梦”、开展科技活动带学生体验“黑科技”产品等等,这些新型特色课程生成的新的教学空间,就成为学生体验式学习的新课堂。
致理中学立足课堂创新,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模式,构建了适合学校实际、独具特色的“1+3”课程体系,即国家课程、个性课程、科创课程、爱生课程。
致理中学科创导师还根据自身的研究专长与兴趣爱好,带领科创项目剑指国内外科创大奖,形成了18门包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产教、科教融合以及普及类三类课程。
一年来,致理中学通过“课程+课堂”联动改革,学生科创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在各级科创比赛中表现出了出色的科创素养,获国际级奖项7人次、国家级奖项17人次、省级奖项81人次、市级奖项78人次、区级奖项47人次。
例如,今年4月,6名学生代表中国队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参加第20届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运动会RoboGames,凭借出色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成功包揽了灭火机器人项目的全球冠军、亚军和季军;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中, 卢冠伯同学和他所在的团队凭借出色的能力,荣获金牌,充分展现了学校在生物科技教育方面的强劲实力 。
致理中学构建的“科教联动”育人运行新机制,是科技、教育、人才在基层学校融合应用的有益探索,其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