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清远英德:多措并举推进民生实事工程 着力解决群众关切

承孟华 黄振生 刘海军  2024-06-25 17:11:34

近年以来,广东英德市委围绕民生实事,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下英德,所到之处,建设现场却是一片火热: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的石门台饮用水二期项目;国道G358线英城至大湾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等正加紧推进;群众关切的看病难和学位不足等难题逐渐得到解决......一个个民生项目的开建和落地,让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获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兴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让市民喝上优质山泉水

 

英德市民对饮用上石门台优质水期盼已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英德石门台位于该英德市北部,面积约33555公顷。英德抓住南岭国家公园建设的发展机遇,2022年4月,英德市动工建设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项目,并将其作为2022年一号民生工程,全力推进,加快建设。同年12月29日,历经8个月紧张施工,英德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项目一期建成正式通水,让英德市城区居民及周边镇群众30多万人饮用上了清冽甘甜、品质优良的山泉水,兑现了英德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对百万英德人民的庄严承诺。

 

但是,英德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一期项目是直接在河床拦陂取水,枯水期因水量不足不能完全保障全年尤其枯水期的用水需求。为了让市民提前两年喝上优质水,要彻底解决用水量不足这一问题,建设二期项目势在必行。早在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设计建设初期,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提出建设二期项目,从根本上解决英德市区以及英红镇周边群众常年喝上优质水的期盼。  

 

位于英德市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门台生态水源。英宣供图

 

按设计,二期工程在横石塘镇石门台小水洞新建总库容2911.82万立方的石门台水库。建成后,加上原来在英红镇虎石水陂新建取水陂,形成1031万立方的秀才山水库库容,可完全保障市区及周边镇用水需求。

 

聚焦医疗教育,缓解学位不足和群众看病难题

 

随着英德城区日新月异发展,人口规模的扩大,市区学位不足和群众看病难问题相对突出。英德市委、市政府想群众之所难,一方面,为了解决市区公办学位紧紧等问题,宁愿不卖地减少财政收入,也要将此地块用于新建一所公办小学和幼儿园,以回应多年来老百姓增加市区义务教育公办学位的关切和诉求。

 

投资规模近3亿元英德市委市政府旧址教育项目。英宣供图

 

英德市政府旧址位于市区和平中路的教育项目于2021年4月启动建设,英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施工现场督导项目进度、协调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建成了一所崭新靓丽、设备齐全先进、占地约5万平方米、新增小学学位3000个的市第九小学和一个新增学前学位450个的幼儿园,投资规模近3亿元。

 

与此同时,英德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教育事业五年发展规划,用好用活每年1亿元的教育附加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每两年建设一所公办学校,计划增加1.65万个公办学位。相继完成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英德实验学校,以及城北小学、英城街中心小学、八一希望小学等学校的改扩建项目;计划将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搬迁到东华中学旧址,将原职业技术学校原址改造成为公办中小学,通过盘活现有教育资源,解决公办学位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 近年来,英德紧紧围绕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以最大的热情、责任与担当,主动作为,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积极建设一批医疗项目,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图为英德市人民医院概貌。英宣供图

 

在市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英德共投入7亿元建设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及住院大楼,推动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甲综合医院,市中医院创建为三级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为二甲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国家农村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特色)专科5个、清远市级重点(特色)专科11个。

 

目前,英德市辖区镇卫生院中达到国家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基本标准12家、推荐标准7家,其中2家为二甲综合医院、1家为二级综合医院;256个行政村卫生站均完成标准化建设。  

 

打好交通攻坚战,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

 

现在的国道G358线英城至大湾段公路作为英德市东西走向的主干道,也是连接英德市区、石灰铺、浛洸、大湾等10个镇和乐广高速、汕昆高速、广连高速、京港澳高速的重要通道。

 

据悉,该路段是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已无法满足英德市日益增长的交通发展需求,与该市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不匹配。尤其是车辆通行高峰期间,车流量日超3万辆,交通压力巨大,交通安全隐患大等问题突出,多年来群众要求升级改造、扩容提质的呼声强烈,群众迫切需要一条康庄大道以便出行。

 

图为施工中的国道G358线长径路段。英宣供图

 

2021年10月26日,在英德市十四届党代会一次会议上,英德市委提出:要加快国道G358线改建工程项目建设进程。同年,英德市政府将国道358线英城至大湾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列入清远市、英德市2022年度《十大行动方案》和英德市委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及英德市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

 

为加快推进全市交通一体化进程,构建通道更便捷、出行更顺畅、行走更安全的公路网络,方便群众出行,英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项目实地调研,加快推进国道G358英德市英城至大湾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规划、建设工作,并于2022年6月16日启动该项目全面建设工作。项目预算总投资约14.5亿元,全长53.336公里,建成后英城至浛洸段29.536公里,按双向六车道设计,路基宽32米;浛洸至大湾段23.8公里按双向四车道设计,路基宽24.5米。项目全线采用一级公路建设标准。力争2025年底英城至大湾段全线通车。

 

着力拓宽群众就业门路,助力“百千万工程”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中,通过深入调研,英德认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发展产业,发展产业的本质是提高农民的收入。解决农业农村问题,必须大力发展产业,特别是工业项目,要以工业化思维来发展推动,注重制造业企业项目引进,使企业成为劳动密集的载体,让更多的农民洗脚上田,就近进厂务工。

 

近两年来,结合目前实际,牢牢把握清远市提出打造英德红茶、麻竹笋五大百亿产值产业为契机,英德市大力发展英德红茶、麻竹笋产业,联农带农强农。

 

依托清华园、广德园两大园区,结合各镇(街)实际,注重招引一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进驻乡村。2022年8月,在沙口镇政府、沙口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位于沙口镇的广东臣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沙口镇2000平方米的乡村振兴车间,搭建“产业+就业”的乡村振兴平台,除能够提供约100个稳定的就业工作岗位外,还能够通过提供半成品让群众居家加工后回收的方式,辐射带动周边约200名群众增收。

 

在家门口就业的群众在车间工作中。英宣供图

 

此外,为让更多人在本地就业,英德每年都举办招聘会,今年春节刚过,英德举办10场巡回招聘系列活动,超6000名群众在系列招聘会中达成了就业意向。

 

目前,英德市大部分镇已引进了多个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进驻乡村,就近就业人数超过21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