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佛山市南海区科技局、南海区科协、南海区教育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与空间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承办的第20届佛山市南海区“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水火箭挑战赛决赛今日在狮山镇石门高级中学举行。
水火箭挑战赛是第20届南海区“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新增的赛项之一。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与空间生物学专委会科教项目负责人李鹏介绍,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通过水火箭发射活动,能直观地了解导弹、运载火箭的发射升空和回收过程,理解导弹与飞机飞行的原理及其不同点。同时,水火箭也是物理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典型的案例之一,用于解释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惯性、能量守恒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展示环节上,各式水火箭亮相,选手们围绕水火箭发射原理等维度进行作品介绍。
本次水火箭挑战赛决赛包含展示环节和发射环节。在展示环节中,选手们围绕水火箭发射原理、火箭结构与特点、设计理念及设计过程等维度进行作品介绍。发射环节则是比赛的“重头戏”,不仅要比拼发射高度,还将从是否开伞降落、中学组作品是否可以实现箭体分级飞行等方面进行评比。现场不少辅导老师表示:“比赛难度还是很大的,对于水量调控、角度偏差和箭头降落伞的要求都有考究。”
小学组参赛选手在进行发射准备。
水火箭成功发射。
上午9时30分,小学组决赛准时开始。参赛选手分成四组一批,52个形态各异的水火箭依次亮相发射。伴随着一声声巨响,“水火箭”从操场上腾空而起,高度记录不断被刷新,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将水火箭比赛一次次推向高潮。“这次决赛我们飞得没有初赛高,回去还要继续改进,明年一定卷土重来!”一位参赛同学不服气地说道。
中学组参赛选手在进行发射准备。
与小学组相比,中学组竞赛难度大大提高,选手需要设计一个气压差式的分离器,待气压差值达到一定值时才能让二三级箭体自动分离,这将对制作的可分离式水火箭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下午14时30分,紧张又刺激的中学组决赛拉开帷幕。现场一支支设计精良的火箭从成功发射、分体、开伞,每个环节都十分扣人心弦,比赛气氛高涨,观众热烈的掌声及欢呼声不绝于耳。
水火箭升至高空,大家向天空望去。
水火箭发射至高空后开伞降落。
“虽然水火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但通过科学课进行水火箭物理知识的讲解,教师、家长和孩子们共同研究,让孩子们了解水火箭以及降落伞方面的原理。”怡海小学科学老师李建辉表示,通过此次比赛,孩子们锻炼了自主学习探究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推动孩子们深入认识科学,主动研究科学并爱上科学。
激发青少年航空航天兴趣
南海打造青少年科学教育亮丽名片
据悉,报名参加本届水火箭挑战赛的队伍达267支,分别有小学组221队和中学组46队。此前已在桂城怡海小学、南海翰林实验学校分别开展了两场小学组初赛,筛选了52支小学组优秀队伍晋级决赛。
近百支队伍进入决赛。
参加本次比赛的除了小学生,初中生,还有高一、高二年级选考物理或技术的学生,他们还为自己的水火箭取了充满个性的名字,如“东方巨龙”“涅盘之火”“梨膏问天”等,展现了南海区中小学生优秀的精神面貌与科学素养。
第20届佛山市南海区“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水火箭挑战赛决赛现场。
“截至今年,南海区‘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成功举办了19届。为激发同学们对航空航天的兴趣,增加对物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我们在本年度新增了水火箭挑战赛。报名期间,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赛事的热情、认真与坚持,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与对探索太空的好奇心。”佛山市南海区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熊惠芬表示,希望通过活动,让学生们了解更多基本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等方面知识,推动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帮助广大青少年了解航天科技、热爱航天科技,为国家航天事业培养、造就、输送优秀人才。
火箭腾空,一飞冲天,搭载着学子们的心与梦想,飞向诗与远方。长达数周的制作、修改和试飞,一个个平平无奇的塑料瓶,在参赛选手的设计、组装下,变成了一飞冲天的水火箭。本次比赛不仅让参赛的同学们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实践中来,同时也展现了南海区学子们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接下来,南海区科技局、区科协将继续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抓手,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探索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在全区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为南海产业科技发展储备更多创新人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