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同洪魔奋战,为生命接力 ——武警宿州支队六安固镇镇抢险救援纪实

倪忆炎、杨功政  2020-08-03 10:33:18

 

  7月19日起,受连日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安徽省六安固镇镇严重内涝,约两万名群众被困。武警宿州支队紧急驰援,于20日起开始转移被困群众,在两天时间内,官兵们连续奋战近20小时,成功转移近千名群众。

 

初遇险情,勇夺智取过险滩

 

  不明地形,不明水域,无人机没有信号,面前是一片汪洋大海,身后是焦虑的百姓……当武警宿州支队百余名官兵到达六安固镇镇时,情况的危急程度和救援的危险程度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百姓的安危一刻也不能耽搁。刚结束长途行军的官兵们顾不上疲惫,立即做好准备,投入到救援当中,四艘由党员突击队组成的冲锋舟有序进入深水区。

 

  可刚驶出不久,险情便发生了。因水流湍急,地形复杂,在一个十字路口,开在最前面的冲锋舟突然侧翻,两名官兵被冲到水里,瞬间被冲开三四米。水深一米多,水流很快,水中的两名官兵拼命抓住边上的电线杆,勉强不被水冲走。几乎是在同一瞬,冲锋舟上的操作手张丽强一边高声警告后方减速靠边,一边调转方向,快速驶向落水位置。即将到达时,副手魏富强看准时机,立刻把安全绳扔在电线杆上,迅速绑住,固定住冲锋舟,两名落水官兵得以成功上船。

 

  虽然躲过一劫,可前方道路危险性极高,下方很有可能是急剧下降的台阶,难以通过,必须另辟通道,三艘冲锋舟不得已在后方焦急等待。

 

  为了探明前方道路,张丽强拿着竹竿爬下冲锋舟,利用竹竿一点点在半人高的水中探明水深,判明地形。有着四次冲锋舟集训演习经验的张丽强,在这一刻,脚步也变得颤抖。利用竹竿,他能够分辨水深和脚下的物体——有电瓶车、汽车,最让他惶恐的,是被掀开的阴井盖。

 

  走错一步,后果不堪设想。幸运的是,他还是用脚丈量出了两条安全道路。当他重新回到队伍的那一刻,所有人悬着的心才逐渐放下来,一阵欢呼声逐渐爆发。

 

  四艘冲锋舟顺利驶过“龙虎口”,救援行动度过首个难关。

 

情况危急,军民携手闯难关

 

 

  所有人都没有水上救援的经验,训练与实战又存在很大差距。但一种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本能,让官兵们立刻形成默契。

 

  “水流太急了,用救援绳把船体固定住!”“站到船头让群众踩着你下来!”……一下子,救援工作迅疾展开,大家紧密协作,很快,冲锋舟上便迎来了第一位生命。

 

  但对于老人和小孩,救援会是异常艰辛和复杂,小孩子常常哇哇大哭,老人很多行动不便。于是在救援的同时,官兵们还必须安抚群众。床单、窗帘、救援绳,各种器材在官兵的指挥下都成为了生命系带,一个个生命平稳落在冲锋舟上。

 

  时间已过下午一点,官兵准备返回暂做休息时,一名中年男子扒在街边卷闸门旁,向官兵大声呼救。他不断地喊着,不是让我们救他,而是告诉我们,村里还有十多个老人小孩没救出来。官兵立刻载上他,驶向村子。

 

  即将到达的时候,所有人都傻了眼:水深巷子窄,冲锋舟极易抛锚,搞不好就是进退两难。

 

  不仅是冲锋舟进退两难,巷子内的求救声也让官兵进退两难。这时候,支队长张永清当机立断,下令关掉发动机,用竹竿和划桨划行前进,必须将被困人员全部救回。

 

  就这样,大家用竹竿和划桨,一边掌控方向,一边缓缓前进,终于达到了巷子深处,将十五名被困人员全部救出。

 

  可是水流依然很急,又下起了暴雨,载着这么多人员返程过于危险。刚好,两艘志愿者的皮划艇从巷子边驶过,分担了部分人员。就这样,冲锋舟在前方开路,两艘皮划艇紧跟其后,军民携手顺利将被困人员成功转移。

 

势如破竹,三件“法宝”成美谈

 

 

  一天救援结束,成果不少,险情也不少。侧翻、抛锚多次发生,也因为这些问题,救援效率大打折扣。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张丽强坚信并且践行的一句话。在返程途中,针对一天来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他已在脑海中想出了一条主意。

 

  返回宿营点时,已近凌晨,可张丽强依然决定召集所有操作手,开了一个简单的会。他同操作手分享了自己的主意:随时携带剪刀、老虎钳、螺丝刀。剪刀用来剪断杂物,老虎钳制作简易铁丝,当做应急钥匙,螺丝刀检修发动机,三样东西都能装进迷彩服口袋。

 

  第二天天还没亮,冲锋舟又驶入了固镇镇。一天的休息不到五小时,但所有人员精神振作,信心满满。四名操作手装着三件“法宝”,开始了一天的征程。

 

  三件“法宝”非常实用,特别是剪刀和螺丝刀,能够解决大多数抛锚问题。带着这三件“法宝”,官兵们还多次解决了志愿者皮划艇抛锚的问题。

 

  这天的救援从清晨持续到傍晚,在多支队伍的齐心合作下,固镇镇的绝大多数被困人员已被安全转移安置。

 

  此时,固镇镇正被温暖的夕阳环绕,淅沥沥的雨滴打在脸上也变得温柔。大坝上,数百名村民正在有序转移,望着他们的身影,官兵们的眼中满是欣慰和希望。

 

作者:倪忆炎、杨功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