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曹文轩给百万孩子的在线课:部编版教材改革背景下,语文应该怎么学?

杜玮  2019-09-19 07:25:56

  “我小时候很奇怪,好像很多程序没输进大脑”,曹文轩说。那时,他每天从早玩到晚,忘了回家,上着课,看到教室外有条狗,就立马冲出去追,一直追到天黑。凭借这些记忆碎片,他完成了代表作《草房子》,之后,又根据一批城里人到他家乡开荒种地的故事,写就了《青铜葵花》。

 

  9月5日晚,曹文轩做客学而思网校,在线下与40多位网校小学员分享了一堂阅读写作课——《曹文轩带你走进阅读写作》,该课程视频已于9月17日上线,学而思网校大语文的百万学员可以在线观看。这位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大家:即使在8、9岁这么小的年纪,身边已有足够多的素材可以用来写作。

 

  (曹文轩做客学而思网校,分享阅读写作经验)

 

  曹文轩是部编版小学、初中语文教材的主编之一。今年9月1日起,这套教材在全国各个年级实现全覆盖。新教材对阅读的要求高了不少。从高考角度讲,语文试卷卷面由原来的6000—7000字变为8000—10000字。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在一次论坛上称,“今后新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此次曹文轩应邀为学而思网校大语文百万学员讲授阅读写作,也是针对部编版教材改革的一次深度解读。

 

  随着新教材使用、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地位及重要性愈发凸显。如何拿下阅读和写作这两员镇守语文山头的大将,是学生、家长及老师共同关注的命题。对此,曹文轩说了一句名言:阅读是张弓,写作是把箭。

 

  写作应像画素描一样

 

  讲座中,曹文轩谈到了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一部名为《草原》的作品。小说里,一个小男孩坐着马车行进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这时,“天空中飞来三只鹬”,这句话让曹文轩觉得尤为精彩,“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这位叫契诃夫的大师把它们数了一遍,一只、两只、三只。”

 

  (学而思网校大语文学员现场提问)

 

  在曹文轩看来,在很多中小学生的写作中,极为缺乏的就是这种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如果让你们写,你们只能写一句话,天空飞过一群麻雀,一群是几只?”他将契诃夫的这种观察世界的方式称为凝视,凝视时的心态称为素描心态。

 

  196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萨特在其代表剧作《苍蝇》中,也有这样的描写:在长途汽车里,一只瘦小的苍蝇已经飞来飞去好一会儿了。曹文轩说,和人一样,苍蝇分两种,一种是“瘦弱”的,一种是“肥胖”的。

 

  在中小学语文教育领域有着18年教龄、曾承担过高考语文阅卷工作的学而思网校文科产品部教研部负责人石雪峰觉得,当下一些学生对自然的体察比较“冷漠”。不少孩子作文里都有“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风吹得树叶哗哗响”等类似的描写,但只是停留在表面。如果与古代诗人的描写相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树和鸟都有具体的名称,这才是对细节的体察,“只有具体到了物态,才能够描写得更加准确。”

 

  正如著名画家梵高在创作其《吃土豆的人》时,会进行大量的素描练习。曹文轩说,写作时也应像画素描一样,仔细打量、观察这个世界。比如说,一棵树、一片云的形态是怎样的;下雨时,不要写整体态势,而要写一颗雨滴落在树叶上是什么形状,当树叶不能承受其重时,雨滴又怎么掉落,落在哪里,“凝视,盯着一个东西,把它看穿、看透”。“要非常耐心地面对眼前的世界,你看到的表面是和其他人一样的,但只要仔细,观察到的就是不一样的东西,然后,不加修饰地写到你的作品里,”曹文轩说,提升观察力的方法就是先不要问什么意义、精神,而是将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如实记录下来。

 

  石雪峰给出的建议是,提升孩子的观察力,要注意日常多引导,引发孩子的一系列思考,比如说,鸟叽叽喳喳地叫,“什么鸟?长什么样?叽叽喳喳的叫声像我们生活里的哪些声音?为什么鸟在这个时候叫?通过这个叫声我们发现鸟的位置在哪里?”如果能引导好,孩子观察时就会比较准确。“写作就是在思考,思考到了,写作自然也就到了”。

 

  难以从生活细微处挖掘出内容来,这是没得写;而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观察,就是不会写,即写作技法的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部编版语文的新教材中,写作的分量也同样加重。此次部编教材的每一单元,都设置了关于写作的独立专题,传授文从字顺,抓细节,写人物精神、特点等行走于写作江湖的“招式”。

 

  石雪峰说,自己在教学中,也会将优质或经典文本的内容拆解成诸如人物描写、篇章架构、遣词造句等不同要素,通过分析、讲解,让学生理性感知文字组合背后的美。比如说,红色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不一样的含义,灿烂烟火中的红色,意味着一种向上的情绪;而落日余晖,则传达出一种伤感与低落。学生在感知后,进而模仿、创造,这也是学而思网校大语文在写作教学中的“宝典利器”。他还发现,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很多孩子在描写时会非常夸张。对此,石雪峰说,在写作中,学生还要尽量避免看各类所谓“满分作文”,要保持自己的天性,只有这样的文章,才有独特的味道,有其生命力。

 

  事实上,学而思网校邀请曹文轩这样的名家,也旨在搭建起大师和学员交流的平台,让写作大家们能结合人生经历,以专业视角,将其特有的观察世界以及写作的方法传递给学生。今年5月,学而思网校大语文还联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著名文学家勒·克莱齐奥,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苏童成立了“少年文学院”。阿来、苏童任少年文学院顾问,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提供由作家担任主讲的写作、阅读课程。目前,阿来、苏童也已录制了大师阅读写作课,将于近期上线。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苏童见证“少年文学院”成立)

 

  写作的根本在于大量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阅读的结果,”曹文轩说,这就像“如果把箭射得很远,就需要一只很强劲的弓”一样。在他的时间表中,70%用作阅读,30%用于写作。

 

  《草房子》是曹文轩少年生活的描摹,除了有熟悉的人和事的滋养,更大的功劳要归于读书,“书本帮我培养了一种发现当下生活的眼力”。

 

  2017年9月,曹文轩作为主编之一的义务教育语文部编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新教材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做了平衡,并特别强调了“读书为要”。小学古诗文增幅达80%,初中增强了“名著导读”,对整本书阅读做了要求,并纳入考查体系。曹文轩说,“新教材建立了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途径。”

 

  此次新教材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同时,近几年,高考命题方式发生改变,阅读材料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延展。

 

  石雪峰说,这次部编新教材最大的改变在于教授了学生各类读书方法。过往的语文教学中,因为过分强调精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学生面临的实际困境是,拿到一篇文章不知道怎么读,不知道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因而,读起来不得要领,效果也不好。在石雪峰看来,学生作文经常不会写,实质上的问题是不会读。只有真正掌握阅读的方法,才能打开通往写作的大门。

 

  (学而思网校文科产品部教研部负责人石雪峰)

 

  对于不同类型的文本,应有着不同的应对之策。部编版新教材“名著导读”版块,就特别讲授了跳读、速度、默读、浏览等多种方法,石雪峰认为,这无论对于学生课内阅读,还是课外海量阅读都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石雪峰说,从考试的维度来看,如今对阅读的要求也较以往有所提高,除了对知识点的涉猎,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名著名篇里的人物气质、情节架构,这称之为深度阅读。比如说,在考察时,题设会问如果在一处广场上塑一座雕像,在以下的名著主人公里,你会选谁?为什么要选他?“实际上等于把名著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在学而思网校大语文的课堂上,石雪峰会选择兼具写作技法和赏析价值的经典名篇,通过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背景详实的介绍,带学生进入特定的时空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当下学生课外阅读中,曹文轩认为,很大的一个问题在于各类出版物良莠不齐,而学生缺乏有效引导,读了太多对他们的成长与写作用处不大的书。“今天很多学生对鲁迅作品不感兴趣,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他们的阅读趣味和我们的阅读生态出了问题。”他建议学生要多读托尔斯泰、鲁迅等名家的作品,要读《红楼梦》等经典的书,同时在阅读的题材、风格、思想广度和深度上也要尽可能开阔。

 

  除了学生,老师也离不开阅读。“课堂只是一小部分,课堂外才是大头,”曹文轩说。语文的课堂要多大有多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读书少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阅读,教师可以淘汰掉过去死亡、机械、僵化的知识。很多时候,以过去的套路介入对课文的分析,是无效乃至不对的,必须更新知识。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曹文轩都认为,阅读最大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使之拥有正当的道义观、审美、悲悯情怀。

 

  学而思网校简介:

 

 

  学而思网校,纽交所上市公司好未来旗下在线教育品牌,为6-18岁孩子提供小初高全学科课程辅导。课程历经十余年教学沉淀,陪伴千万孩子成长,在家长间口口相传,用户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

 

  学而思网校优选清华、北大、哈佛等高校毕业生打造一流的师资团队,整合世界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携手诺贝尔物理学、文学奖得主和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权威学术机构共同打磨课程内容,采用“主讲老师+辅导老师”的双师直播模式,并将自主研发的语音识别、语音评测、表情识别等AI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力争打造千人千面的新型在线学习平台。

 

  十余年来,学而思网校始终致力于让在线学习变得更加专业、高效、生动、有趣,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升孩子的学习效果,让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同步提高;并且依托教育和技术优势,怀揣为人师者的初心,努力让更多孩子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积极推动教育公平和普惠。

责任编辑:郭银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