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0日,在紫光集团旗下新华三Navigate 2018领航者峰会上,紫光集团重磅发布“紫光云战略”,宣布投资120亿元,开始进军公有云市场。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峰会现场表示,云产业是紫光“芯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紫光集团开始进入到公有云领域,未来将进一步扩展云产业的版图,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具产业优势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和最值得信赖的数据运营合作伙伴。
紫光云战略启动仪式
近年来,IT巨头和互联网新秀蜂拥而至,公有云市场价格战日益激烈,已经出现退出者。紫光为何选择此时进入公有云市场?紫光云又要如何实现预期目标?对此,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紫光集团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
预见新红利
“我们进入的时间刚刚好。”紫光云公司总裁吴健说。
对于时机问题,紫光集团有着清晰的认知。当前的技术和市场现状,决定了中国公有云进入了“下半场”。
“公有云不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种商业模式,如果能满足快速更迭的市场需求,发掘“云”的更大价值,做企业级和城市级公有云,这个市场至少是十倍以上的规模,市场正在爆发。”吴健说。
来自IDC的一组数据也印证了紫光的预判:2021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收入预计达到1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3%。从用户类别来看,制造业、金融、行业ISV、政府等企业级用户成为公有云增长新的驱动力。未来,公有云有望成为像水厂、电厂一样的基础设施,迎来全面爆发。
整合升级
市场红利已经显现,紫光集团注定不会是最后一个进入者,面对前赴后继的云玩家,紫光集团对自身的“云路径”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位。
吴健用4个“Uni”概括了紫光云的特色——
第一,Unisplendour:紫光优势,紫光集团的“芯云”战略将为紫光云提供各个层面的技术、能力与业务支撑,紫光云是“芯云”一体的云;
第二,University:大学背景,紫光集团源于清华,具有国家战略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家国情怀,同时大学背景也决定了紫光云的高科技含金量。紫光云也是一朵重科技的云;
第三,Unique:独一无二,紫光云坚持场景驱动、混合交付、授信安全,是用户最贴心、最信任的云;
第四,Union:联合联盟,紫光云坚持平台+生态战略,做“好产品、好服务、好伙伴”,做大紫光云生态,为用户交付全栈式的云服务解决方案。
紫光集团总裁张亚东在发布会现场表示,“紫光集团旗下新华三、紫光云数、紫光股份、紫光软件、紫光数码、紫光西数等云网板块企业已经承担了紫光云战略的一部分使命,有了多年的积累和沉淀。”
由此不难看出,紫光进入公有云不是从零到一的创新,而是优质资源的全面整合升级。经过一年多的评估,紫光集团最终完成了云战略的顶层设计,成立紫光云公司,承担公有云整体的责任和使命。
轻装上阵
尽管此前关于紫光将进入公有云的传闻“热身”已久,但本次高起点、高投入的正式发布还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质疑与叫好声各执一端。
相较于外界的喧闹和焦灼,从2011年就涉足公有云的紫光云公司联席总裁焦刚表示,紫光云已经轻装上阵,后劲十足。
“公有云是一个规模经济,必须将成本降到最低,在建设中服务器是最大成本,紫光集团和旗下新华三一个做芯片、一个做服务器,能够让建设和运营成本降低,提升我们的整体效率。”焦刚说。
对于业内关注的市场竞争问题,紫光云公司副董事长王竑弢表示,紫光已经拥有服务企业级客户的良好基因,未来将继续面向B端,聚焦城市云、行业云和大型企业的公有云服务,在公有云领域与“先入者”形成错位竞争。
“紫光集团做云一定是不一样的。”王竑弢说,“我们不会只做计算、存储等传统服务,我们要解决端到端的问题,为产业和行业提供更多的价值,为产业升级赋能。”
看似失去先机,实则已经抢占先机。“后来者” 紫光集团能否成为“领头羊”,仍需拭目以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