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对话崔斯韦:想要黏稠有颗粒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震老师

冯超  2019-05-05 10:11:48

电影注重极致条件下的人性


  采访结束时间已到,工作人员拎着外卖走了进来,沙发上的崔斯韦摆手示意,坚持回答完了最后一个问题。之后,他打开饭盒盖子,凑近还不及膝盖高的桌子,弯下腰大口吃起来。听见记者的补采需求,他边吃边举起手机回应。

 

  和他的导演处女作《雪暴》气质完全不同,《雪暴》残酷血腥,崔斯韦温和随意。

 

  采访期间,他对最初站出来支持他的张震称作老师或者“震哥”,大加夸赞。面对着拍摄前后的种种困难,他说:“好在张震老师他们鼓励我坚持下来。”

 

  中国新闻周刊:您总说张震给了您很多鼓励,让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怎样的?

 

  崔斯韦:张震老师给我鼓励最多的其实是前期。当时我还没有找到投资,通过朋友把剧本递给张震老师,他传话回来说很喜欢这个剧本,写得也很好,然后让我加油,说有合适的机会可以演。

 

  之后剧本成熟了,每次见面他都鼓励我,说:“导演,压力不要太大,剧本非常好,很喜欢,演什么角色我都愿意。”我很感动。

 

  中国新闻周刊:您曾说选择张震是因为他身上的气质,这是一种怎样的气质?

 

  崔斯韦: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就想做一个悲情的浪漫英雄主义电影。我希望(故事)很冷,但是画面不要那么干燥,要湿漉漉的,像南方的天气,很黏稠、有颗粒感。

 

  当你想到这个画面的时候,你选择的演员就很有限,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震老师。

 


  中国新闻周刊:您写的剧本大都有很强的悬疑色彩,为什么对悬疑(和犯罪)情有独钟?

 

  崔斯韦:年轻的时候荷尔蒙比较足,觉得那才是电影,够力量、够创意,很多人都喜欢。

 

  但是慢慢我觉得不一定是那样。所以我现在涉猎的东西很多,我现在自己在写的、未来要拍的有体育片、战争电影、爆笑喜剧,还有都市爱情电影,比较现实主义的爱情电影,都在写,在尝试。

 

  中国新闻周刊:《雪暴》故事发生在东北,您将哪些东北元素结合到了故事中?

 

  崔斯韦:我们这次没有刻意地去追逐东北元素。我们了解的东北好像都是东北大碴子话、毛绒的帽子,但其实不是那样的,年轻人都很时髦,谈吐也很好。所以我们没有过多强调东北,张震老师饰演的是一个南方警察,刘桦老师也直接说北京话。

 

  但是我们在哪方面强调呢?一是冷,二是林业,三是在表演方式。我们严格遵循了在极寒情况下人的表达状态,动作场面上没有那么“飞”,都是按照真实的极寒环境下,人说话的语速、反应的快慢来设计。

 

  中国新闻周刊:听说这部剧本打磨了5年,哪个场景写起来最难?哪个部分是几经修改?

 

  崔斯韦:其实我写得断断续续,不止5年,当然我也不是每天都在写。

 

  最难的一个是ending戏,另外是人物设定的部分。因为还是要围绕警察来叙事,这个角色又不像写悍匪那么自由,所以人物的建立难度稍微大一些。结尾是故事的完成,是最消耗功夫的点。我曾经写过一版结尾,悍匪挂在最高峰冻死了,金子一块块坠落在冰湖上,但拍摄成本太高了。就经常会有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

 

  中国新闻周刊:有网友评价说倪妮的角色和感情线刻画在影片中相对逊色,您是怎样设计倪妮所扮演的角色的?感情线在您的电影里重要程度排在第几位?

 

  崔斯韦:倪妮的角色非常重要,她代表理性、悲悯和对所有人的关照。同时她是跟林区之外接轨的一个人物,她处理三角恋、面对悍匪的方式、包括很多判断都非常智慧。

 

  爱情线在电影里是辅助线,因为电影更注重故事的对抗性跟极致条件下的人性,以及整场戏强调的张力。但是它非常重要,因为倪妮这个角色给了观众一个光明的出口。

责任编辑:郭银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