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把保护民企落到实处

李明子  2025-03-10 13:11:21

“不是说民营企业要超国民待遇,(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就对了。”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会后,在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被追问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对民企有怎样的影响?

 

目前,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已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看过“最新材料”的刘永好对媒体表示:“确实对民营经济的保护作用在提升。”

 

“我理解民营经济促进法所表达的一些内容,(是)怎么把中央已经定下来的政策变成法律保证。”刘永好表示,国家已经出台很多政策,怎么把政策落地,在资源占用上一视同仁,在法律保护上一视同仁,不只是一个文件,而是落到实处。

 

刘永好今年带来了5份提案,主要围绕“三农”、民营经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个方面展开。在2月底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上,刘永好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采访时回顾,1993年第一次作为政协委员在大会发言时,谈的就是《私营企业有希望》。履职32年来,刘永好共提交了208份提案,其中,“民营经济如何健康发展”一直是他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

 

“必须创新变革,否则就会落后”

 

“民营企业最大的挑战是信心问题。”刘永好坦言,目前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局势,外有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压力,内有转型升级的压力,“稍不注意就会被淘汰”。

 

尤其是作为推动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科技智能化不足、融资难、升级转型难等困境。刚刚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再次被提出。

 

“国家给了很多支持。”刘永好表示,金融监管部门也正在利用大数据,跟地方政府合作试点。以四川为例,新网银行前期在四川省大数据局等部门支持下进行大数据信贷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把小微企业的税务发票等企业基本数据导入系统后,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不但有贷款需求,而且经营稳健。

 

以往小微企业有贷款诉求,要到银行填表申请、提交证明能够还款的资料,但小微企业普遍规模不大,资金有限,历史信贷记录等材料不够健全,拿不出资质证明。“如今通过大数据就能判断出来。我们完全有可能为批量的小微企业,特别为农民创业,做小额的信贷、100万元以内的信贷。”刘永好介绍。

 

在提振民营经济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刘永好建议,可以将发放消费券与对大额消费品的补贴相结合,形成更全面、更立体的支持体系。“很多农村人和小微企业,当下的需求并非购买汽车、家电,而是如何保障生活,让产品有销路。”

 

在刘永好看来,和家电、汽车相比,餐饮活跃、基础肉蛋奶需求同样重要。众多农业企业和小微企业所生产的农产品和家庭必需品属于刚需,且带来重复消费。通过国家的消费券支持,最基层的老百姓也能通过日常消费改善生活,实现一举多得的效果。

 

作为“老农人”,每年全国两会履职期间,“三农”问题同样是刘永好的关注重点。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但当前年轻人流失现象严重,农村缺乏新生力量。

 

“希望国家重点培养农村农民,培养新农人,特别是年轻人。”刘永好建议,鼓励青年人毕业后到农村就业,对返回农村干事创业,特别是科技创业的年轻人提供补贴,例如每年大学生毕业到农村就业,给一万元补贴。

 

“中国经济如今的发展,民企做了相当大的贡献。”刘永好认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困难和矛盾。当前,中国14亿人口的统一大市场没有变,改革开放形成的消费能力和经济格局没有变,但在国际竞争复杂、出口压力较大、传统产业“内卷”的新形势下,一些民营企业难免暂时有所不适。

 

具体如何应对?刘永好表示“信心更重要”,他建言“不畏难、不焦虑、不躺平”“尤其是传统产业必须走新质生产力的道路,必须创新变革,否则就会落后”。

 

“假如20多岁,一定积极参与AI创业”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六位企业代表先后发言,其中五位来自科技与制造业,刘永好是唯一一位来自传统产业的企业家。“这说明传统产业仍然是国家经济主要的支柱,不可或缺。但同时,传统产业必须转型升级。”刘永好认为,相比做大,更要做强,“从规模化增长向科技型方向迈进。”

 

会后的用餐环节,刘永好专门和深度求索(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交流了一些细节:“DeepSeek 只有160多名员工,融资规模不大,还没上市,居然做到这么大影响力,还是全开源。”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感叹,“假如我还是20多岁,一定积极地参与到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创业中去,先到企业里当扫地工都行。”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变化转型和发展比我想象的还要快,这时候面对巨大的世纪变革,我们必须跟上,不能落后。”刘永好表示,关键是怎么跟。传统产业不太可能直接去做大模型,但首先可以知道大模型是干什么的,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跟产业结合,谁在这个产业做得好,怎么向他们学习。

 

座谈会结束后第二天,刘永好要求集团研发部门在半个月内上线DeepSeek,三个月后检查对照,看哪些业务可以通过AI推动、推动的效率提高了多少,能否对原有生产、科研等环节有所帮助。

 

今年全国两会,刘永好也将着重关注农业科技创新效能问题。在农业领域,种子尤为重要。“‘猪芯片’‘鸭芯片’必须搞上来。”刘永好直言,此前很多猪的原种都需要进口,“猪种源”甚至可能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目前新希望正联合多家研究单位和企业进行攻坚,以争取摆脱对进口生猪种源的依赖。

 

“我们还承担了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预测猪周期的课题研究工作,结合饲料销售和养殖格局等数据,来为生产安排作出预判。”刘永好表示,猪周期调控长期依赖市场,波动非常大,三五年一次,不仅影响养殖户收益,也关系到整个农牧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应建立更透明的产能预警机制。

 

他表示,在大模型的辅助下,做好猪周期预测同样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此外,精细化管理、自动检测、自动投药、饲料配方优化等措施,都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在引入新科技提高效率的同时,刘永好认为,还应帮助农民获得更大的价值。“一方面,国家可以制定一些政策,给予基层劳动者以关心、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可以对传统或低级的劳动岗位进行培训学习,熟练掌握新技术。科技的进步要结合保护原有劳动者的价值和利益,这需要政府来考虑,需要社会和企业来帮助。”

 

他举例,新希望使用机器人,但没有减少用工,主要因为采用了公司和农户结合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承担育种、饲料和技术等环节,也提供一定的金融支持,农民负责养殖,规模化以后,农户依然可以得到较好、较稳定的收益。“总是能够找到解决办法的。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相信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在推动生产力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一定也会为不同劳动者创造一些价值。”

 

“我羡慕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因为科技在进步,人工智能将会席卷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是最伟大的变革。”但刘永好同时表示,在和年轻企业家交流时,对方也谈及,最想学习“老企业的稳”,老企业走过的坡坡坎坎多,经验多,“看得明白,知道怎么去做,这是老企业的优势”。

 

记者:李明子

编辑: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