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东北雨姐,哭了

石晗旭  2024-09-29 11:00:19

月初被质疑盘锦稻田蟹摆拍造假,月中又因带货的红薯粉条涉嫌虚假宣传,且被曝出殴打打假博主后,一个月内接连“翻车”的东北雨姐,在直播间哭了。

 

9月26日,东北雨姐先是和其团队一起发了视频,后又开启直播,给网友们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表示自己被职业打假人“欺负到家了”,还遭到了对方开价30万元的勒索。

 

对这一过程中自己爆的粗口以及团队成员的动手,东北雨姐道了歉;至于红薯粉条的问题,其表示自己也在等官方的质检报告,并承诺如有问题,倾家荡产都赔,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

 

情绪激动之时,东北雨姐和其“娇夫”老蒯泪洒直播间。

 

但多数观众并不买账,“你卖之前得了解产品质量吧”“拿家人们当傻子了”“卖假的时候没哭,打人的时候没哭,没钱赚了就哭了是吧”……诸如此类的评论,充斥着直播间。

 

飞瓜数据显示,9月23日至26日,东北雨姐四天掉了41.6万粉。

 

可以想见,在能令大众信服的证据和处理结果出现前,这一风波仍将持续。而如此一样的直播带货乱象,或许短时间内也尚难治理。

 

东北雨姐致歉。图/截图


涉虚假宣传

 

愤怒的网友中,不乏东北雨姐的粉丝。

 

关注东北雨姐一年多的黄洁(化名)便是其中之一。最早刷到东北雨姐的视频时,黄洁沉迷于其呈现出来的陌生的东北农村生活,更为其身上源源不断的力量折服。

 

这个扛着半扇猪还能健步如飞、一次买上一千斤白菜、熟练地焊好狗笼、把瘦小窝囊的老公宠上天的彪悍女人,一度成为了黄洁的赛博精神养料。

 

也正因如此,在东北雨姐开始直播,表示要为家乡产品代言时,黄洁只要有需要,都会在直播间里支持一把。

 

独自从市场扛回半扇猪的东北雨姐。图/截图

 

但随之而来的,是信任一点点被失望消耗。

 

此次红薯粉条事件前,黄洁动摇最大的一次是去年。彼时,东北雨姐一度被质疑直播间卖的大鹅是非洲雁冒充的,事情最终以东北雨姐晒出打假博主澄清假大鹅与自己无关的视频告终。

 

而到了最近,摆拍造假宣传盘锦稻田蟹的事儿才过去二十天,东北雨姐直播中介绍的配料“只有红薯淀粉、饮用水和食用明矾”的红薯粉条就又出了事儿。

 

公开资料显示,9月23日,有打假博主爆料称,其今年5月、8月从东北雨姐直播间买的红薯粉条,分别送检后发现产品中均掺入了木薯淀粉,而没有红薯成分。该博主还提及,9月20日,在其上门打假的过程中,遭遇了东北雨姐团队的群殴,还被限制了人身自由。

 

另据贵州广播电视台当日报道,此事涉及的厂家朝阳县六河粉条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回应称,涉事产品确实含有三分之一的木薯粉,但强调主要是为了调整指标才掺入的木薯粉,且只是辅助材料,红薯是不可或缺的原料。不过这一回应,已与其包装配料表上的标识有所出入。

 

2022年,央视3·15晚会曾曝光有企业用木薯粉、玉米粉替代制作红薯粉条、山药粉条的行为。当年,木薯淀粉的市场价为1.8元/500g,红薯淀粉则为4元/500g。

 

争议越来越大,“五天总共只睡了六个小时”的东北雨姐却在三天后才做出回应。

 

其直播内容概括有二:自信产品没问题,已经送去正规渠道检测了,目前在等报告,出来后会给“家人们”交代;骂人、打人确实有,也为自己和团队的冲动道歉,但这些举动是被目的不纯的打假博主偷录给逼的,而且这事儿明明已经和解,对方却还在断章取义地作梗,并表示对方后续要求的30万元“和解费”,还是中间人从46万元谈下来的。

 

但看了这场被黄洁总结为“卖惨”的直播后,她更生气了。“你都说送检了,也就是你自己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这就敢在直播里‘假一赔万’地说,不是纯纯地欺骗消费者吗?”

 

据飞瓜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东北雨姐共直播带货红薯粉条4次,销售额总计接近100万元。

 

她打定主意,这个事儿自己一定要关注到有个真正的结果。这也是不少网友共同等待着的。

 

“翻车”不断

 

近段时间来,网红主播带货“翻车”的情况似乎愈发频繁了。

 

从骆王宇带货的护肤精华被检测出根本不含其宣称的主要成分、交个朋友和疯狂小杨哥销售的“李鬼”品牌月饼,到刘畊宏直播间卖的旅行产品实际住宿条件与宣传不符,再到如今东北雨姐不知道有没有红薯淀粉的红薯粉条——似乎只要走到一定知名度和规模,产品出问题就是这些网红们无法避免的宿命一般。

 

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直播电商行业走到4.9万亿市场规模后,愈演愈烈的共性问题。

 

根据《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年,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反映的主要问题中,涉及虚假宣传问题占比38.97%,位列第一,第二大问题则是产品质量,占比34.59%。

 

这不禁令人疑惑,这里的乱象为何总是丛生?

 

在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看来,直播带货本质上是一种口碑营销,消费者选购商品的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主播的崇拜与信任。“而一些主播正是抓住粉丝的这一消费心理,为了增加销量,势必要放大、刺激、鼓励粉丝的消费行为。遂浮夸、虚假的宣传就在直播间上演了。”

 

就算带货主播们本无意于主动涉假,品控对于这些年轻的团队而言也充满了挑战。

 

尤其是当前的直播间普遍在选品上涉及多个品类,从食品、美妆护肤到服饰、电子类产品等,每一品类的供应链拉出来都颇为复杂,非经营多年不可全面了解,若投入检测则会带来高昂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直播电商的快节奏和高压力环境,又使得主播和团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严控产品的质量。”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据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分析,这一难题在知名品牌方逐步将阵地转向自播后变得更加突出了。带货主播们不得不从贴牌或白牌商品中选品,最终导致了这种“翻车”的集中爆发。

 

同时,直播电商这一新兴模式牵涉到的主播、品牌方、物流公司等多方环节,也给相应的监管带来了难度与挑战。

 

“直播带货在高速发展,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可能未能及时跟上,导致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监管漏洞从事违法活动。”康德智库专家、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付永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想要摆脱信任危机,网红主播还有方方面面的功课要做呢。

 

作者:石晗旭

编辑: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