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王宁:向上生长

杨智杰  2025-01-03 15:28:01

 

王宁:泡泡玛特董事长兼CEO,2010年创办泡泡玛特。

 

2024年度新经济企业家

 

他是时下最火热的潮流文化娱乐集团创始人,重新定义了潮流玩具,打造了一个 IP 宇宙,引领了全球消费潮流。他也是国内创业潮中的一抹独特亮色,白手起家,不跟风口,以开拓精神将一个无人问津的赛道做成了风口。他的经历证明,在竞争激烈、 充满变数的市场中,当尊重常识被极致践行,终会赢得时间的馈赠。

 

不出所料,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的办公室里,摆满了潮流玩具。门边摆放着设计师王信明送给他的第一个MOLLY(潮玩IP);旁边的桌子上,有王宁从世界各地买到的“心头好”,另一边的展示柜上,整齐摆放着几排泡泡玛特经典系列。

 

王宁从柜子里找出了复古的物件:20世纪末生产的Sony随身听,几盘周杰伦出道早期的磁带。王宁按下播放键,磁带发出“咔咔”转动声,二十多年前的流行音乐从耳机中流淌出来,“瞬间你像是又回到了校园,能感受到时间流逝”。

 

“感受”,或者说情感的共鸣,在王宁看来非常重要。在讨论泡泡玛特的IP、门店和潮玩时,他多次强调“感受”,这也是泡泡玛特IP与用户建立联系的关键纽带。

 

2024年,泡泡玛特无疑是国内最受瞩目的零售品牌之一。前三季度,泡泡玛特的海外收入同比增长了4.4倍,股价年内飙升了340%,被一些媒体称为“今年二级市场最惊人的消费故事”。同年7月,37岁的王宁首次入选福布斯中国CEO榜单,并登上封面,成为该榜单历史上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创始人。

 

看上去无用的潮流玩具,为何会激发如此强大的消费市场?过去几年,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被无数人研究。创始人王宁始终保持低调,但他的性格却塑造了如今的泡泡玛特。理解王宁,或许能从一个新的视角洞察泡泡玛特。

 

“感性的人,做了感性的事”

 

创立泡泡玛特14年,王宁依然保持逛街和巡店的习惯。他走路很快,不是买东西,而是想观察商场、消费者的状态,看看年轻人喜欢什么。最“特种兵”的一次,是在2023年夏天,他和几个同事自驾3000多公里,4天去了河北、山东11个有泡泡玛特门店的城市。

 

不是每个商铺都要进去,但在商场逛一圈,大部分门店都能过一遍。他更多是在感受门店的“气场”。

 

王宁有近乎直觉的感受捕捉能力。如今泡泡玛特的门店设计已经很成熟,他在巡店时,还是会发现别人忽略的细节。他曾走进一家门店,立刻感觉灯光色调不对,“整体氛围是柔和的,但灯光太白了”。他当即要求门店下个月换暖光灯。2024年7月,泡泡玛特在韩国开设了首家K-POP主题店,店内有许多打卡元素,一切都很到位,这时,他听出了音响有杂音。旗舰店投入高,有人可能认为音响可以凑合。王宁觉得不够,每个细节,都可能会影响顾客与产品的情感连接。

 

2010年,王宁在北京中关村欧美汇地下一层创办了泡泡玛特。起初,它只是一家潮流杂货店。2016年,泡泡玛特谈下了MOLLY的IP授权,开始“减宽加深”,聚焦潮玩——与艺术家签约,获得IP授权,搭建生产供应链,在门店售卖商品。当沉淀出更多“MOLLY”后,泡泡玛特转型为IP运营企业。

 

当时,国内正经历移动互联网、电商、人工智能、硬科技等一波接一波的创业热潮。做线下零售,常常被认为“不性感”、不时髦。更多投资人则表示,看不懂泡泡玛特。2016年,王宁曾向投资人解释,泡泡玛特“要把玩具卖给大人”。对方拒绝投资,“大人买什么玩具,这相当于把洗发水卖给光头”。

 

2016年以来,MOLLY爆火,有人认为靠的是抽盲盒。但在王宁看来,盲盒只是一种玩法。重要的是,他们使原来小众、高单价、非工业化体系的潮玩,变成了让很多人能轻易买到的产品,进一步挖掘了更真实的情感需求:年轻人对惊喜、快乐以及自我表达的需要,泡泡玛特给这些需求提供了一个窗口。

 

当时不少创业者拥有理科背景,理性至上。学广告出身的王宁,是个感性的人。这一特质,使他在国内创业者中显得独特。他读大一的时候很喜欢一个广告语,至今还能脱口而出: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对王宁来说,风景和心情很重要,“特别是心情”。他和朋友在不同的城市郊区骑行爬山坡,爬坡很枯燥,累到极致,但他迷恋冲下坡时速度带来的自由。他喜欢去有人的地方跑步,尤其是深夜10点后,总能撞见一些平时看不到的生活碎片。有一次,他曾跑过一条河边,看到桥上有人扶着共享单车发呆,车上放着两袋行李,四周空无一人,“我很想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潮玩IP同样如此,它们像是容器,接纳着来自不同人的情感投射。王宁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提到,最火爆的IP之一MOLLY,是一个面无表情的小女孩形象,能包容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如今泡泡玛特的IP更多样化,一些IP展现出强烈的情绪,比如小野,它吸引着那些与它有着相同孤独感受的人。“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做了一个感性的事,运气好,做成了。”

 

实际上,这一模式并不陌生。玲娜贝儿是迪士尼近年来风靡中国的IP,主要粉丝群体就不是儿童。玲娜贝儿的人设是一只狐狸,可爱自由,爱憎分明,对不尊重它的男性游客拔剑抗议。不同的女性在它身上看到了自己,找到了共鸣,愿意为之买单。

 

王宁能快速共情这种情感需求。泡泡玛特的首席运营官司德喜欢哈利·波特,王宁曾组织团队去了环球影城,当天晚上,司德接到王宁的电话,王宁说:“我不是哈利·波特的粉丝,但去了以后热泪盈眶。”司德说:“他能感受到我们在那里的感受,也一天比一天更相信IP的力量。”

 

“做决策快,做事慢”

 

与泡泡玛特带给外界风靡全球的印象形成反差的是,泡泡玛特扩张速度是克制的。成立十四年的泡泡玛特,全球门店500多家,海外门店今年7月刚刚突破100家。相比之下,2024年,阿迪达斯在中国新开的门店就已经接近400家。2024年8月,李宁各品牌的门店数量有7677家。

 

王宁有意在控制门店的扩张速度。他更看重门店的健康度,包括店铺的地理位置选择、销售状态、服务状态、运营状态。“我们可以快,这几年电商直播这么火,有许多头部电商主播,但你会发现,基本没有卖过我们的产品。”王宁对《中国新闻周刊》坦言,这种方式只增加了销售额,但对线下门店的完善没有帮助。

 

他拒绝了更多机会。拉布布在泰国卖到断货,公司每天都能收到许多来自国内外的代理申请。这是巨大的诱惑,“我宁愿不赚这些钱,我希望泡泡玛特的IP是可持续的”。

 

面对中国巨大市场的诱惑,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创业者们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中国早期的零售类品牌,除了直营,还会开放加盟,开店速度快。近年来,大众熟悉的咖啡、茶饮赛道,模式也是拿融资、迅速开店扩张。

 

王宁的解释是,与互联网创业不同,线下零售的基因决定了,他们想快也快不了。线上业务想更改产品的颜色,可能只要一分钟。但在线下,如果一张桌子不合适,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有没有钱去更换。有的时候筹到了钱,可能已经过了两个月。

 

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泡泡玛特本身就不是靠门店规模取胜的零售公司,其内核是IP企业,过快的扩张反而容易损伤IP。

 

在早期,泡泡玛特的“慢”不被资本市场看好,公司上市后,这反而一定程度上成了一种优势。与国内许多创业公司在资本的推动下股权不断被稀释不同,王宁至今仍持有公司近半数的股份,公司财务也十分健康。这进一步帮助王宁在门店扩张等决策上不受外界干扰。

 

许多接触过王宁的人,评价中都会提到“从容”。当手头仅剩1000元时,有人会富贵险中求,豪赌一把,王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更现实,可以先送快递、送外卖,等攒下1万块钱后,我们再到地铁口摆摊卖红薯。挣了钱之后,再逐步升级到做麻辣烫。”

 

这种慢跑的模式对王宁来说,不是一个困难的选择。“我从大学时代开始创业,从摆地摊到开店,从几百几千块的小生意做起,没有加过很大的杠杆。不用急,就是相信时间。”

 

泡泡玛特副总裁刘冉是王宁的大学师妹。刘冉评价,王宁执行力极强,带着大家“边跑边调整姿势”。2007年,刘冉读大一时便加入王宁创立的社团,一起拍摄校园视频,刻盘售卖。第二年,一起转向创业,经营格子铺。这一风格延续到了泡泡玛特,直到现在,刘冉对团队风格的评价依旧是,做决策快,做事慢。

 

司德与王宁共事近十年,在他眼中,王宁不是一个破釜沉舟的人,很稳,在试的过程中,会不断调整和完善想法。一个有趣的佐证是,2023年夏天,一向低调的王宁受到好友黄磊的邀请,作为飞行嘉宾,参加了湖南卫视综艺《向往的生活》。王宁贡献了这期节目的“名场面”。

 

节目现场,他注意到农场有鸡鸭鹅,提议搭个小跑道,举办“赛大鹅”的比赛。其他人都不明所以,但王宁迅速行动,他说得最多的话是“试试看”。从捕捉大鹅进行试跑,到寻找木棍搭建赛道,王宁带着嘉宾经过了五次完善。最终,节目迎来了最充满悬念和青春热血的高潮时刻:所有人将自己挑选的大鹅放在赛道上,同时放手,紧张地观看谁先冲过终点。

 

一群“不牛”的人,做成了很牛的事

 

泡泡玛特总部在望京浦项中心。早上9点多还是上班高峰,电梯口排满了人。王宁的办公室在36层,一位泡泡玛特的员工介绍说,他早上也是这么挤电梯上楼的。王宁在公司经常穿着休闲卫衣,说话声音温和,内敛低调。

 

王宁认同自己是一个非典型的企业家。他曾参加一场CEO课程,参加者都来自国内顶尖企业。课程安排得像一次团建活动,还要分组赛龙舟。每个人的性格和管理风格在这一环节充分展现。有人主动承担领导角色,给团队成员分配任务,制定取胜的策略——这种强势的风格在企业家中很常见。王宁则更倾向于让团队以最舒适的方式参与,活动目标是团建,不是一定要拿第一。

 

王宁的核心团队性格都与他相似。“我们都不是张扬的性格,更内敛,内心比较平静,不是每天打鸡血的感觉。”王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公司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员工更迭,但管理层却保持着相对高的稳定性,而且许多核心成员在王宁发迹之前,便加入团队。司德和王宁是2014级北大MBA的同学,次年接到王宁的橄榄枝,“在北大认识王宁时,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泡泡玛特还是一家很普通的公司”。首席财务官杨镜冰和海外业务总裁文德一,分别在2017年、2018年进入公司。

 

在王宁看来,他在团队中更像是“观察者”或者“教练”,擅长敏锐地捕捉伙伴的性格,再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位置。

 

宣毅郎是最早加入泡泡玛特团队的成员之一,早期负责平面设计。“毅郎的性格很天马行空,不能用正常管理员工的逻辑来管他,他一路成长,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宣毅郎后来负责供应链,天天跑工厂,了解做玩具的流程。近几年,他又有了新突破,设计出了原创IP小野,摇身一变,成了人气IP的设计师。

 

王宁还提到了一位公司物流负责人张超,他曾做过两年卡车司机,学历背景普通。创业初期,王宁看中他为人憨厚,安排管理仓库,负责送货和码货。如今,他负责泡泡玛特全球物流管理业务。公司还有一位“神人”老肖(肖杨),他能快速和陌生人打成一片。王宁让他负责商务拓展,去和甲方谈判。“从第二家店开始,我就没有直接管过(商务拓展),到现在也基本没见过任何商场的甲方。”

 

在王宁看来,一个组织并不需要每个成员都拥有光鲜的名校背景,或标准化的履历,“团队汇聚了形形色色的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图腾。大家一起从不牛的人,做成了很牛的事情,这样的组织反而更加稳固”。

 

经历了两年的低谷期后,泡泡玛特在2023年业绩回暖。2024年上半年,王宁预测,2024年泡泡玛特营收将突破100亿元大关。在接受采访的前几天,公司市值重新回到了千亿港元,股价在年内涨幅超过340%。

 

但王宁看上去并没有很兴奋,表情平静,“我甚至比前段时间更加焦虑一些”。过去的半年中,他多次向团队强调,当满世界都是好消息时,不要被冲昏头脑,要看到运营中的问题,要更关注坏消息。

 

2024年,王宁将公司的年度关键词定为“向上努力,向外看”。他直言:“大家不要认为100亿元销售额是很厉害的成就,我们和真正优秀的国际品牌还有很大差距。”他希望公司在财务状况更从容时,能继续通过更好的门店选址、更优质的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满足用户的情绪需求。

 

最近,记录王宁创业历程的《因为独特》正式上线,正如书中刘冉提到一个细节:公司上市时内部制作的纪录片,一个画面是,一条丝带从空中飘落,王宁抬头看了一眼,“(他)只是看一眼,你就知道那是结束,也是开始”。

 

发于2025.1.6总第1171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王宁:向上生长

记者:杨智杰

编辑:闵杰